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核船船人员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保证核船船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快速、有序、高效应急响应的重要基础。作者综述了国外对核舰船人员进行辐射防护与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要求、内容及方法,希望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前摄宁颗粒对SD大鼠前列腺炎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摄宁颗粒(黄芩、黄柏、黄芪、党参、牡丹皮、丹参等)对大鼠前列腺炎的抗炎作用。方法:(1)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前摄宁颗粒大剂量组(6g/kg)、中剂量组(3g/kg)、小剂量组(1.5g/kg)和前列通阳性对照组(2.0g/kg),连续灌胃给药,第7天给药后1小时,1%角叉菜胶造模,测定外周血和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前列腺重量指数。(2)采用大肠杆菌致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动物分组及给药方式同角叉菜胶模型,于给药第4天造模,第7天给药后,测定外周血和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密度和前列腺湿重,摘取前列腺,进行解剖学观察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1)在急性前列腺炎模型中,前摄宁颗粒对前列腺湿重的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明显抑制前列腺液白细胞数的升高,减轻前列腺与周围组织黏连。(2)在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中,前摄宁颗粒明显降低前列腺湿重,前列腺肿胀度抑制率达到48%~73%;明显升高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密度,降低前列腺液白细胞数;明显抑制前列腺组织间质增生。结论:前摄宁颗粒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急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TSF的设计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选择PF4和TSP1的高活性片段设计融合基因-TSF,在大肠肝菌表达,细胞水平上检测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PF4的C-末端13肽和TSP1的429-459片断31肽通过Gly-Pro-Gly肽桥设计为融合蛋白-TSF。采用pGEX-2T载体在E.coli JM109中表达TSF蛋白。采用MTT方法测定TSF及其相关性GST-TSF,PF4(58-70),TSP1(429-459)等对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QGY7721人肝癌细胞,HLF人肺成纤维细胞等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 合成的TSF融合基因,克隆到pGEX-2T载体,转化E .coli JM109,获得了TSF蛋白的高效表达。建立了TSF蛋白的纯化复性方法,获得了GST-TSF融合蛋白及TSF蛋白。TSF,GST-TSF,PF4(58-70)和TSP1(429-59)均特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其中TSF的活性最强,活性大小次序为TSF>GST-TSF>PF4(58-70)>TSP1(429-459)。结论 融合表达蛋白-TSF在细胞水平上能高效特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鲨鱼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综述鲨鱼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SCAIF)的研究进展,为改进制备工艺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献资料结合我们的研究成果,综述不同作从不同鲨鱼软骨中提取的SCAIF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抗肿瘤试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前景。结果 近10年来, 不同实验室从不同鲨鱼软骨中获得了相对分子量大小不一,生物活性亦有差异的SCAIF,但它们都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生物活性和荷瘤小鼠的确切抑瘤效果。尽管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不一,究其原因可能与制剂纯度和病例选择等因素有关。结论 应用高纯度的SCAIF于临床治疗,因其具有生物活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天然而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等优点,在治疗肿瘤及其它血管增生性疾病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1974年以来,我们对某核反应堆周围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基本上一年一次)健康观察,以积累小剂量照射对人体作用的资料,为反应堆的辐射防护和受照人员健康评价时参考。现将这方面的工作报道如下。一、观察对象及其受照剂量估计反应堆周围工作人员(受照组),男性,年龄18~30岁者占绝大多数,工龄l~12年。按工作岗位分为近堆组和远堆组,按工龄分为>5年组和≤5年组。根据剂量监测,人员尿中放射性、甲状腺放射性碘以及整体放射  相似文献   
6.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最初(1978)从小鼠肉瘤病毒转化的3T3细胞无血清培养液中分离得到,因其能刺激正常成纤维细胞不贴壁生长(转化),而得名。  相似文献   
7.
人工虫草B_(414)菌丝体的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人工虫草B_(414)菌丝体作了较系统的毒理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小鼠腹腔注射LD_(50)为27.26±4.38g/kg,口服最大耐受量为252.5~300g/kg;对家兔外周血象、肝功、肾功及各重要脏器无明显毒性作用,未见诱发细胞遗传毒理学方面的损伤,但能促进兔睾的生精作用。从而为临床安全使用人工虫草制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在肿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肿瘤的生长是血管依赖的,实体瘤的生长需要血管生成来输送营养,血管也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目前,已经发现许多具有血管生成抑制活性的物质,其中一些已进行了作用机理和临床试用研究,显示良好前景。深入研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继续寻找高效,低毒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有可能为肿治疗提供一条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角燕胶囊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海洋生物提取物角燕胶囊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30d喂养试验以及致突变试验对角燕胶囊进行毒性评价。[结果](1)角燕胶囊的急性毒性试验LD50大于每公斤体重10.0g,表明属无毒级样品;(2)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结果;(3)30d喂养试验显示角燕胶囊无毒性,无体内蓄积中毒。[结论]角燕胶囊属无毒级产品,无致突作用,无遗传毒性,无明显体内蓄积中毒。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率中子长期照射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造血系统对电离辐射非常敏感.多年来,人们对X射线、γ射线等低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辐射对外周血的影响研究较多,而对高LET辐射,如裂变中子照射对动物的生物效应研究较少,低剂量率中子长期照射所引起的生物效应研究就更少.由于辐射的品质不同,中子对动物所产生的生物效应与变化规律可能与低LET辐射有所不同.为此,本文对不同剂量的低剂量率中子长期照射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