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应用CT测量维吾尔族正常膝关节参数并探讨其临床价值及膝关节假体设计的指导作用。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招募维吾尔族志愿者120名,男性62名,女性58名;年龄18~70岁,平均(35.1±2.7)岁。行膝关节伸直中立位CT扫描,扫描图像行三维重建处理后,随机选取左侧或右侧膝关节,分别测量记录髌骨厚度,胫骨平台内翻角( PT角),小腿机械轴垂直线与双侧股骨髁远端切线的夹角( FT角)和胫骨内侧平台最低点至腓骨头尖端高度的差距( DPF)等膝关节参数。将所得数据分别按男女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将所得数值同汉族相关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维吾尔族正常膝关节髌骨厚度、PT角、FT角、DPF,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汉族相比髌骨厚度、PT角、FT角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PF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吾尔族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术等操作时,不能直接参考其他人群相关数据;为确保操作的精确性,设计国人膝关节假体时应考虑到性别及不同族别人群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固定角度侧块、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38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机械不稳定胸腰段爆裂骨折且无需减压的患者,采用后路固定角度侧块(-100、-50、00、50、100)、椎弓根钉棒系统经椎弓根复位固定:无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者给予单纯短节段固定,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但伤椎椎弓根完整者给予伤椎椎弓根螺丝钉固定,合并伤椎椎弓根损伤者给予上下两个椎体固定,所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者均后外侧植骨融合。所有病例术后1~3天戴支具下地活动。所有病例均行术前、术后x线片及CT、MRI扫描。结果32例获得了完整的随访,随访时间4~40个月,平均28.2个月,无断钉、断棒、内固定失效;平均手术时间92f82.6±19.2)min;术后伤椎高度由术前平均41.6%,恢复到术后平均91.2%;后凸Cobb’s角由术前平均35.3°,恢复到术后平均7.8°;矢状面位移由术前平均(32.7±7.6)%,恢复到术后(8.7±4.9)%(P〈0.05)。结论固定角度侧块、椎弓根钉棒系统是治疗无神经损伤机械不稳定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该固定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固定确实,手术时间短,骨折复位理想等近期优点,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10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DHS组51例和PFNA组5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a评定2组Harris功能评分。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为(61.21±12.78)min,术中出血量为(187.12±88.12)mL,骨折愈合时间为(220.34±75.55)d,并发症发生率为3.85%;DHS组分别为(94.28±15.21)min、(330.87±112.22)mL、(269.21±88.12)d、17.6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PFNA组Harris功能评分(88.98±5.45)分高于DHS组(84.71±4.98)分,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缩短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王鑫  杨琳  谷长增  李强  史振满 《山东医药》2013,53(21):95-96
目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且其疗效肯定.2008 ~ 2011年,我们采用PVP治疗老年OVCF患者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同期选择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收治的老年OVCF患者20例,经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脊髓MRI检查明确诊断为新鲜OVCF,且椎体压缩程度不超过椎体高度的1/3,并排除椎体后壁破裂及伴有神经压迫症状者.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50~82岁、平均65岁;骨折部位T10~L5,共22个椎体,其中双椎体骨折2例;手术方式均为PVP,其中单侧穿刺8例、双侧穿刺14例.骨折至手术时间为2d~1个月、平均7.2d.随访6~24个月,平均12.6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I)和CT技术在脊柱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并对两种技术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在该医院同时进行低场磁共振及CT检查的28例脊柱创伤患者,并对患者的低场磁共振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三柱解剖结构、脊髓受压程度及骨性椎管情况;低场磁共振显示脊椎、腰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碎裂或单纯性椎间盘突出,脊柱滑脱,脊柱损伤等多种病理变化。结论低场磁共振能够全方位地诊断脊柱和脊髓创伤的程度以及病理变化,能够对椎间盘韧带、脊髓及软组织的创伤作出全面地评价,是一种临床诊断、治疗评价和改善预后的最佳检查方法,特别对CT不能发现的脊柱创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青壮年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进行影像学分析,揭示其截骨重建手术规律。方法 27例(27髋)DDH行髋部截骨重建,术前依据X线、CT片着重分析髋臼、股骨头外形、股骨头骨质质量及髋关节重建关键点。结果髋关节发育不良表现为髋臼变形,股骨头正常;不完全脱位表现为股骨头、髋臼重度变形;低位脱位表现为髋臼浅、髋臼壁不全,股骨头伴髋臼变形并生成头赘;高位脱位表现为代偿骨赘形成臼顶、髋臼壁残缺;股骨头与髋臼对应面平直,宽大裸区骨质萎缩。结论髋关节发育不良者应行髋臼截骨,恢复原有髋关节;髋关节脱位应采用联合截骨,重建有效髋关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体黄骨髓一期移植对骨折愈合作用的实验疗效,观察黄骨髓是否具有成骨能力,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建立左侧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模型,A组仅以钢板内固定;B组钢板内固定后,植入空白明胶海绵,C组钢板内固定后,植入黄骨髓与明胶海绵复合物。术后每组分别于2、4、8、12周各处死3只动物,进行影像学检测、大体观察及HE染色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骨痂形成情况。[结果]A组及B组在术后4周只可见少量骨痂形成,而C组在术后2周即可见骨痂形成,术后4周可见大量骨痂形成,至术后8周C组骨折线消失,而A、B组骨折线仍可见;术后12周,A、B组仍可见骨折线存在。[结论]黄骨髓在骨折后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在预防骨不连或骨折延迟愈合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