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所致肺不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所致肺不张邵国光,徐佩然,蒋科支气管内膜结核所致的肺不张单纯用全身药物治疗,疗程往往超过一年以上,而且部分病例最终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本文就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及意义进行探讨。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分析适用于飞行教官的FT动作的抗荷效果.方法 FT动作以腹部、腿部肌肉持续用力为主,呼吸不用力.7名受试者在力量训练前和力量训练后分别进行了4组离心机试验:FT组采用FT动作,载荷峰值时发出指令;HP组采用HP动作;FT+KH-X组采用FT动作与KH-X抗荷服,在载荷峰值时发出指令;HP+KH-X组采用HP动作与KH-X抗荷服.记录分析G耐量(G值×时间之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力量训练前的G耐量,HP组显著高于FT组、HP+KH-X组显著高于FT+KH-X组(P<0.05);力量训练后的G耐量,HP+KH-X组显著高于FT+KH-X组(P<0.05);训练后FT组、HP组、FT+KH-X组、和HP+KH-X组的G耐量分别增加了60.8%、34.6%、50.5%、51.7%.力量训练前HP组的平均心率与最大心率均显著高于FT组(P<0.05),HP+KH-X组的最大心率显著高于FT+KH-X组(P<0.05);力量训练后,FT组与HP组、FT+KH-X组与HP+KH-X组之间的平均心率与最大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量训练后,只有HP组的平均心率与最大心率显著低于训练前(P<0.01、P<0.05).结论 适用于飞行教官的FT动作具有良好的抗荷效果,对飞行教官安全有效的指导带教,提高自身抗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常见的关节疾病,也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活负担。虽然OA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关节软骨代谢平衡的破坏被认为与骨关节炎的发生息息相关。研究发现连接蛋白43(connexin43)在维持关节软骨代谢平衡的稳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所参与形成的半通道(hemichannels)和缝隙连接(gap junctions)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以及细胞之间建立起直接的物质信号交换通道。同时,连接蛋白43的高表达和(或)分布的变化都将影响软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因此,连接蛋白43被认为与骨关节炎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连接蛋白43与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对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抗炎作用和软骨修复作用。【方法】 将75只健康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氢青蒿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给予Ⅱ型胶原诱导构建 RA 模型。成功造模后,双氢青蒿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对应给予双氢青蒿素 6.25、12.5、25 mg/kg灌胃处理,1次/d,连续给药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骨指标(骨体积分数、骨表面积/骨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学表现、阿利新蓝染色法观察踝关节软骨组织蛋白多糖的表达,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观察踝关节骨组织破骨细胞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7、IL-23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踝关节组织成骨标记物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和骨钙素(OC)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踝关节组织骨吸收功能相关基因破骨细胞相关受体(OSCAR)和TRAP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降低,骨表面积/骨体积显著升高(均P < 0.05),踝关节组织病理学表现可见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软骨损伤严重,软骨组织基本无蛋白多糖表达,外周血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7、IL-23和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5),踝关节组织Osx、COL1A1、OC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OSCAR、TRAP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给予双氢青蒿素干预后,RA大鼠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双氢青蒿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软骨修复治疗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RA。  相似文献   
6.
本项实验用放射免疫方法对50例肺癌(观察组)和50例肺良性疾病(对照组)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P)和血清中癌胚抗原(CEA)、降钙素(CT)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在BALP中肺癌组CEA和CT这两项肿瘤标志物均比肺良性疾病组明显升高(P〈0.01);取对照组95%的可信限即X+1.96Sx为两项指标的阳性界值,在BFLF中CEA、CT对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5%和80%。②血清中这两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和对照组中没有差别(P〉0.05)。提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测定时早期和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其临床价值优于血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临床肺移植积累经验。方法:分析总结15例犬左肺移植,14例犬右肺移植的资料,并阻断健侧肺动脉以观察移植肺的功能。结果:23/29(79.8%)受体犬的移植肺能胜任气体交换功能。结论:犬的左或右单肺移植术方法可靠,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搬运联合锁定钢板(bone transport with a locking plate,BTLP)与Ilizarov支架或Orthofix支架行传统骨搬运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0年9月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别采用BTLP(BTLP组,n=20)、Ilizarov支架(Ilizarov组,n=23)、Orthofix支架(Orthofix组,n=17)进行骨搬运治疗。3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胫骨骨折分型、骨缺损长度以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截骨延长术手术时间、骨搬运支架带架时间、外固定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重建完成(拆除支架)后,采用Ilizarov方法应用研究学会(ASAMI)评价标准评定骨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5个月,平均20.4个月。BTLP组截骨延长术手术时间短于Ilizarov组,骨搬运支架带架时间及外固定指数均低于Ilizarov组和Orthofi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zarov组骨折愈合22例、延迟愈合1例,Orthofix组分别为16、1例,BTLP组分别为18、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4)。骨重建完成后根据ASAMI评价标准,BTLP组骨愈合评价优于Orthofix组,功能评价优于Ilizaro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LTP组4例(20%)、Ilizarov组18例(78%)、Orthofix组12例(70%)发生并发症,BTL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lizarov组和Orthofix组(P<0.05)。结论 BTLP治疗胫骨骨缺损安全、有效,并且在截骨延长术手术时间、外固定指数、患肢功能恢复方面较传统骨搬运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蒋科 《当代护士》2016,(4):42-44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6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康复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康复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能促进护理人员积极主动观察病情,提高医护配合程度、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整体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在CCU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对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颈椎小关节突交锁牵引复位后前路稳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下颈椎小关节突交锁患者29例先行牵引复位,然后再行前路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结果牵引复位成功26例,3例复位未成功者均伴有小关节骨折先行后路切开复位。本组病例前路手术后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脱落。结论下颈椎小关节交锁颅骨牵引、闭合复位安全可靠,颈前路植骨融合固定,骨愈合可靠,生物强度高,足以维持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