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报告儿童后腹膜常见与不常见占位病变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对34例(32例经病理证实,2例随访复查证实)儿童后腹膜肿块病例完整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儿童后腹膜占位病变共有11种.以肾上腺瘤和后腹膜神经母细胞瘤最常见,畸胎瘤和肾胚胎瘤、新生儿肾上腺出血其次.肾上腺皮质癌较少见,罕见的有横纹肌肉瘤和血管外皮瘤。临床和CT特点各有其不同。结论:临床特点与CT表现相结合,极大部分儿童后腹膜肿块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X线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鹿彤  葛菁芳  方佩君 《黑龙江医学》2001,25(10):740-741
目的 评价钼靶X线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 5 7例乳腺肿块X线表现和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灶总数为 60个 ,钼靶表现为良性肿块者 2 4例 ,2 1例与病理诊断相符 ,3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 ;表现为恶性肿块者 33例 ,31例与病理诊断相符 ,2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 (腺瘤和脓肿 ) ;未定性者 3例 ,其后病理诊断均为恶性。结论 乳腺钼靶X线对于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较高 ,是目前乳腺肿块诊断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儿童后腹膜肿块常见与不常见的占位性病变的CT与B超表现。材料和方法:对38例儿童后腹膜肿块病变进行临床,CT与B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儿童后腹膜肿块共有11种病变,以肾上腺和后腹膜神经母细胞瘤最常见,畸胎瘤与肾胚胎瘤其次,肾上腺皮质癌与新生儿肾上腺出血较少见。11种儿童后腹膜肿块的临床,CT与B超特点各不相同。结论:结合临床、CT与B超特点对大部分儿童后腹膜肿块能作出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9岁。因吞咽困难1周伴发热入院。1周前进食粗糙物后吞咽困难,恶心,进食感觉疼痛并有梗阻感;进食、水或液体均痛,逐渐发热,咳嗽。体温最高达40℃,血常规:白细胞200×109/L,中性08。胸片示右上纵隔明显增宽,其外侧边界较清,似呈团块影(图1)。CT平扫见后纵隔和纵隔右旁增多的不规则增高密度灶、软组织样密度灶以及气体样密度灶,其内密度不均(图2),CT值为-31~128HU,后者外缘呈软组织样密度,CT值406HU,最大径约52cm×55cm,边缘不整;增强后前者无明显强化,后者有局部强化(图3)。上纵隔食管前1枚横行的细条样高密度影,境界清晰(图…  相似文献   
5.
CT在诊断乳房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评价CT诊断乳房良性疾病的价值。方法44例患者接受乳房CT扫描和钼靶摄片检查。对比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对乳房良性疾病的定位和定性准确性。所有病例经病理证实均为良性疾病。结果CT对乳房纤维瘤和乳房囊肿有明确诊断作用,对乳房深部病灶、乳房多发性多样良性病变的诊断优于钼靶摄片检查。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48例中输尿管结石29例,输尿管炎性狭窄6例,输尿管癌5例,其它恶性肿瘤累及输尿管者5例,先天性畸形5例,其中2例合并结石。结论:三维重建技术是明确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报告儿童后腹膜肿块常见与不常见的占位性病变的CT与B超表现。材料和方法:对38例儿童后腹膜肿块病变进行临床,CT与B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儿童后腹膜肿块共有11种病变,以肾上腺和后腹膜神经母细胞瘤最常见,畸胎瘤与肾胚胎瘤其次,肾上腺皮质癌与新生儿肾上腺出血较少见。11种儿童后腹膜肿块的临床,CT与B超特点各不相同。结论:结合临床、CT与B超特点对大部分儿童后腹膜肿块能作了明确的诊断 。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乳腺癌在16层CT重建技术中的表现,探讨16层CT重建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病人均经16层CT扫描,然后进行1.25mm薄层重建及MPR、MIP、3D、VR重建,并对38例乳腺癌重建图像的形态特征及其血管、淋巴结显示情况进行列表分析。结果38例中,形态不规则33例,分叶及毛刺32例,多灶5例,密度不均匀18例,12例显示钙化,8例囊变。肿块侵犯基底膜累及胸大肌9例。腋窝淋巴结增大21例,其中2例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16层CT的薄层重建及后处理提供更多显示乳腺癌的图像信息,有助于病变定性。  相似文献   
9.
对5例经CT扫描及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小儿后腹膜畸胎瘤的病例进行分析。4例良性畸胎瘤,其中3例呈囊性改变,1例混合型。囊性:CT示多囊状,病灶内有条状间隔2例,少量脂肪2例,1例单囊状有皮样结节,混合型1例CT示单囊,含脂肪及少量液体,伴有皮样栓子,恶性囊性畸胎瘤1例、CT示多囊有条状间隔,含有皮样结节。5例均无脂液平面,但均含有钙化,其中碎片状钙化3例;CT对典型小儿后腹膜畸胎瘤能作肯定诊断,尤其是混合型,CT不能鉴别良恶性畸胎瘤,CT对后腹膜畸胎瘤鉴别诊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对不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尚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附八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报告了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儿童肾上腺肿瘤。其中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6例,肾上腺皮质癌2例。作者对它们进行了CT和临床分析。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形态规则2例;形态不规则肿块包绕后腹膜大血管4例;其中有5例存在肿瘤内钙化。其重要的临床表现为VMA(3-甲氧-4-羟基杏仁酸)升高。肾上腺皮质癌的CT表现:肿块大于4cm,形态规则,有包膜,密度不均。其临床表现为内分泌异常:柯兴综合征1例,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