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现代鼻内窥镜及鼻显微手术对鼻腔填塞有新的要求,理想的填塞物应该能有效的保护创面,能达到良好的止血压迫效果,并且患者基本无不适或痛苦较小。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对鼻腔术后和鼻出血的填塞,压迫止血效果很好,但纱条填满鼻腔并压紧后产生的不舒适让病人感到非常痛苦,抽取纱条时痛苦也很大,并且常有程度不等的出血,有些人还会因此需要重新填塞。  相似文献   
2.
易漏诊的胆脂瘤型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和提高对无明显临床症状的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水平 ,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 对 3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无明显临床症状的胆脂瘤型中耳炎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 (31耳 )中 2 1例 (6 7 7% )无明显耳漏史 ,2 2例有鼓膜独特部位 (松弛部 ,紧张部后上方 )轻微变化 ,如内陷、隆起、小肉芽、盯聍样覆盖和针尖样穿孔 ,有 9例看不到穿孔。听力损失以中、轻度传导性聋为主。鼓室功能曲线呈B型变化为特征 ;X线诊断符合率为 4 1 9% (13/31) ,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 80 6 % (2 5 /31) ;胆脂瘤侵犯部位范围是上鼓室、听骨链、鼓窦、乳突和中鼓室 ;约 35 5 % (11例 )病例分别有面神经骨管受损、脑膜暴露、迷路瘘管或 (和 ) 2种以上损害。结论 易漏诊的胆脂瘤型中耳炎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 ,往往容易漏诊和误诊 ,而其病变则呈隐蔽性发展 ,只是发展过程相对缓慢。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 ,危害甚大 ,须引起临床医师的警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汤对稳定期尘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改善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尘肺病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10例,养阴清肺汤组30例,吡非尼酮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吸入制剂、吸氧、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养阴清肺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阴清肺汤治疗,吡非尼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吡非尼酮胶囊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6周时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水平,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采用《呼吸功能状态和呼吸困难问卷修改版》(PFSDQ-M)量表评价2组生活质量,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16周,3组FEV1、FVC及FEV1/FVC水平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简便且效果好的治疗方案.方法:局麻下抽出鼓室积液并用地塞米松 α-糜蛋白酶混合液行鼓室冲洗.结果:68例患者80耳中有65耳一次性治愈.结论:鼓膜穿刺加冲洗是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耳廓假性囊肿治疗的易操作、易推广的疗法。方法 应用石膏绷带在囊肿穿刺后包扎固定外耳廓。结果 21例病人中18例一次性治愈,3例因石膏绷带脱落而二次包扎后痊愈。结论 石膏绷带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效果较好,安全、简单易行,尤其适合各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易漏诊的胆脂瘤型中耳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和提高对无明显临床症状的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水平,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 对3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无明显临床症状的胆脂瘤型中耳炎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31耳)中21例(67.7%)无明显耳漏史,22例有鼓膜独特部位(松弛部,紧张部后上方)轻微变化,如内陷、隆起、小肉芽、盯聍样覆盖和针尖样穿孔,有9例看不到穿孔。听力损失以中、轻度传导性聋为主。鼓室功能曲线呈B型变化为特征;X线诊断符合率为41.9%(13/31),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0.6%(25/31);胆脂瘤侵犯部位范围是上鼓室、听骨链、鼓窦、乳突和中鼓室;约35.5%(11例)病例分别有面神经骨管受损、脑膜暴露、迷路瘘管或(和)2种以上损害。结论 易漏诊的胆脂瘤型中耳炎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往往容易漏诊和误诊,而其病变则呈隐蔽性发展,只是发展过程相对缓慢。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危害甚大,须引起临床医师的警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大容量双肺灌洗(Massive whole-lung lavage,MWLL)对煤尘肺患者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为煤尘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70例煤尘肺患者实施MWLL治疗,共灌洗10~15次,治疗前、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lara细胞分泌蛋白-10(CC-10)、转化因子-β1(TGF-β1),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后Ⅰ期、Ⅱ期患者CD4+、CD8+、CD4+/CD8+比值、TNF-α、TGF-β1、CC-1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Ⅲ期患者治疗后CD4+、CD4+/CD8+比值、TNF-α、TGF-β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CD8+、CC-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WLL治疗在短期内能改善煤尘肺患者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受不同剂量α粒子照射后,src激酶活性和细胞自噬系统的变化,探讨调控细胞自噬对高剂量辐射诱导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 将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分为3组:0 cGy(对照)组、241Am α粒子照射低剂量(10 cGy)组和高剂量(300 cGy)组.应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内源性蛋白LC3Ⅰ/Ⅱ和src激酶的变化;分子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用ROS淬灭剂DMSO预处理照射细胞,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照射后src激酶的变化;使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预处理照射细胞,以PI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死亡率.结果 与0 cGy相比,10 cGy α射线照射后LC3 Ⅰ/Ⅱ比例降低(=4.07,P<0.05),胞质内具有绿色荧光点状GFP-LC3的细胞比例升高(t=12.29,P<0.05),自噬被诱导;而300 cGy照射后,LC3Ⅰ/Ⅱ比例升高(t=2.93,P<0.05),胞质内GFP-LC3形态无明显变化,自噬被抑制.与0 cGy相比,10和300 cGy照射后4h均能提升细胞内ROS水平(t=17.93、22.88,P<0.05),且300 cGy比10 cGy照射诱发的ROS更多(t=15.76、22.66、14.22,P<0.05).与0 cGy相比,10 cGy照射使src激酶419位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升高(t=5.66,P<0.05),而300 cGy照射则降低其磷酸化水平(=4.67,P<0.05).DMSO能够部分逆转高低剂量照射对src激酶活性的影响.辐照前以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处理细胞则能降低300 cGy照射诱发的细胞死亡率(t=12.14,P<0.05).结论 高低剂量α粒子分别抑制和激活src激酶以及细胞自噬,ROS参与介导辐照对src激酶活性及自噬系统的影响.对自噬系统的干预能够降低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