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男性职业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及损伤特征.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到本院就诊的29名男性职业足球运动员共31个膝关节损伤作为实验组,运动员年龄(23.6±3.5)岁,接受专业足球训练时间(15.3±3.6)年;随机选取普通膝关节急性损伤的相同年龄段门诊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1.5 TMR扫描仪、膝关节标准阵列线圈成像,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评估膝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肌腱、骨髓、髌下脂肪垫及关节积液等病变.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法及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法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实验组关节软骨、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腘绳肌、肌腱或韧带损伤、多韧带或肌腱损伤,骨髓水肿,髌下脂肪垫水肿和关节腔积液受累的膝关节分别为11、16、12、17、14、6、29、19、23、25、10个,对照组分别为4、11、14、13、5、1、19、8、14、19、10个.其中两组间关节软骨、外侧副韧带、肌腱或韧带损伤、多韧带或肌腱损伤、骨髓水肿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髌下脂肪垫水肿、关节积液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肌腱损伤及骨髓水肿病灶数分别为28、34、50、15及57.对照组分别为7、15、41、3、32.其中,关节软骨、半月板及骨髓水肿病灶数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关节软骨1级、2级、3级、4级病灶分别为12、9、3、4处;半月板1级、2级、3级病变分别为11、12、11处;韧带或肌腱1级、2级病变分别为52、13处.对照组分别为2、3、2、0;3、3、9;35、9.其关节软骨与半月板的病灶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 MRI显示男性职业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常累及韧带或肌腱,多为多韧带或肌腱损伤,关节软骨、半月板病灶较常见且较严重,骨髓水肿亦较常见于足球运动损伤中.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在治疗过程中,使用MR检查研究骶髂关节(SIJ)骨髓水肿的变化与临床活动性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例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益赛普或恩利)。分别在用药前、后3、6、9、12个月进行检查。MR检查采用SPARCC评分,同时测量T。wI信号强度,应用BASDAI评分评估AS病情活动指数,实验室检查ESR及CPR,评估SPARCC评分变化值、T2信号强度变化值与BASDAI评分、ESR及CPR变化值的相关性,同时评估ESR及CPR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结果显示SPARcc评分变化值与BASDAI评分变化值呈正相关(r=0.888,P〈O.05);T2信号变化值与BASDAI评分变化值呈正相关(r=0.670,P〈O.05)。结论SPARCC评分变化值、T2信号强度变化值可以定量的检测AS患者的治疗效果,因而为患者提供一个可视性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估全脊柱数字化成像技术(DR)与MR成像质量,分析全脊柱站立位DR及仰卧位MR成像的测量的矢状面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搜集2010年11月~2016年3月到我院就诊并诊断为退行性脊柱病的61名患者资料,年龄49.9±17.6岁,均行全脊柱站立位DR与仰卧位MR检查,分析全脊柱拼接的图像质量,在全脊柱DR侧位片、全脊柱MR正中矢状位图像测量颈椎前凸角(CL)、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骶椎倾斜角(SS)、脊柱矢状位垂直轴(SVA)等参数,并利用配对T检验对比DR与MR测量值,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全脊柱DR与MR图像拼接质量优良率为100%,全脊柱DR及MR成像上测量CL、TK、LL、SS、SVA值分别为28.37±10.91°、29.98土8.96°、45.61±12.46°、34.38±9.05°、17.20±26.39 mm,及24.34±9.01°、21.22±8.13°、41.45±12.17°、37.45±8.19°、36.51±12.44mm,DR与MR测量CL、TK、LL、SS、SVA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1、0.007),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0.68、0.72、0.51(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34).结论 站立位DR与仰卧位MR全脊柱成像图像质量良好,仰卧位MR图像测量的CL,TK,LL,SS,SVA等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与站立位DR相关,但存在明显区别,并不能代替站立位DR检查,须联合检查才能全面评估退行性脊柱病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回波正反相位MRI成像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6例分别行MRI常规检查及双回波正反相位成像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经双能X线骨质密度诊断仪检测分成骨质疏松组和骨量正常组,测量并计算L2椎体的反相位与正相位信号比值( SIR)。比较两组SIR的差异,并分析SIR与年龄和骨密度( BMD)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SIR对骨质疏松诊断价值。结果骨质疏松组年龄和SIR均大于骨量正常组(P<0.01),SIR 与年龄呈正相关(r=0.597,P=0.000)。年龄对SIR 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9),BMD对SIR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239)。 SIR诊断骨质疏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95%可信区间为0.712~0.959,截断值为0.356,以SIR>0.356诊断为骨质疏松,其灵敏度为79.5%,特异度为69.7%。结论双回波正反相位成像能提供腰椎骨髓脂肪及水分含量等信息,可以无创、快速协助诊断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
8.
三维各向同性磁共振成像分析踝关节解剖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比各向同性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 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 3D-FSE)和三维快速场回波(3 dimensional fast field
echo, 3D-FFE)及二维快速自旋回波(2 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 2D-FSE)对踝关节解剖结构显示的特点。方法随机选10名
志愿者进行各向同性3D-FSE、3D-FFE及2D-FSE序列磁共振扫描以及三维重建,并测量各组织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对比信噪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用5 分利克特表(5-point Likert scale)评估各序列各组织的成像质量。结果
在各组织中的3D-FSE 序列SNR最高,在软骨、肌肉、肌腱中其次为3D-FFE 序列;软骨-骨髓、肌肉-肌腱、关节液-肌腱中的
3D-FSE的CNR最高,其次为3D-FFE,各序列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评估三种序列踝关节软骨的成像质量,各序列
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D-FFE成像质量最好,其次为3D-FSE。主观评估韧带中3D-FSE、2D-FSE序列均优于3D-FFE序列
(P<0.05);主观评估肌腱中,除腓短肌腱外,其余肌腱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都是3D-FSE成像质量最好,其次为2D-FSE
序列。结论各向同性3D-FSE 序列具有最高的SNR、CNR,能任意平面重建,扫描时间短,可全面评估复杂关节的解剖结构,广
泛应用临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