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用于80岁以上伴有呼吸系统疾患行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和全麻插管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30例硬膜外阻滞组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无一例改气管插管全麻;9例术中有严重的牵拉反射和不适,辅助适量芬太尼后缓解。SpO2﹤95%5例,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经麻醉机进行短暂辅助呼吸后恢复正常,术中和术毕未见呼吸系统疾患发作,平均住院时间(11±2)d。术后无一例行机械通气,无一例肺部感染。30例全麻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术中发生支气管痉挛2例,术后苏醒期发生哮喘5例;术毕带气管导管回病房12例,其中转ICU行机械通气5例,术后肺部感染2例,平均住院时间(18±3)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用于80岁以上伴有呼吸系统疾患行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是有效和安全的,和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具有减少或避免了呼吸系统疾患的发作,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腰段脊柱手术,多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全麻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神经营养液用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三组,每组20例,A组为神经妥落平3.6 U/次,肌内注射,2次/d,连续14 d为1个疗程。B组为硬膜外腔消炎镇痛药组,药液组成:利多卡因60 mg+弥可保500μg+泼尼松龙20 mg+生理盐水至20 m l,相应硬膜外腔缓慢一次性注入,1次/周,连续5周为1个疗程。C组采用A组方法加B组方法。结果三组患者VAS值治疗后第2、4、6、8周、1年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C组患者的疼痛得到明显的改善,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治疗麻木、痛觉过敏及超敏、睡眠障碍及焦虑等综合症状都有效果,但三组比较,C组效果明显好于A、B两组(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神经营养液用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阻滞为不完善麻醉,术中常用辅助药,苯二氮卓类药即为选择之一。此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焦虑、镇静、催眠及顺行性遗忘作用。现将咪唑安定用于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较好的消除患入院后紧张、恐惧心理及术中牵拉反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作为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剂 ,临床应用甚是广泛 ,现就异丙酚用于预防全麻时插管及拔管期高血压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0例需予全麻施行胸部或腹部手术的病人 ,无高血压史 ,ASAⅠ~Ⅱ级。 4 0例随机分成两组 :异丙酚组 2 0例 ,男 12例、女 8例 ,平均年龄 4 7.8岁 (38~ 6 7岁 ) ,体重 5 8.3kg(5 4~ 81kg) ,手术时间 112±31min。对照组 2 0例 ,男 6例、女 14例 ,平均年龄 4 9.5岁 (18~ 71岁 ) ,体重 6 0 .9kg(44~ 6 6kg) ,手术时间 12 0± 4 7min。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1…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74岁 ,6 0kg ,拟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贲门癌根治术。术前检查 :T 36 3℃ ,HR 6 4次 min ,BP 135 82 mmHg,既往无心肺、肝、肾等重要疾病史。ECG示 :窦性心动过缓 (HR 5 8次 min) ,心室高电压。动态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ST -T改变 ,偶发室早。术后 30min肌注鲁米那 0 1,阿托品 0 5mg。入手术室后常规行ECG、NIBP、SpO2 监测 ,同时行右颈内静脉置管 ,左桡动脉穿刺行动脉直接测压。麻醉诱导采用依次静注咪唑安定 5mg、芬太尼 2mg、依托咪酯 15mg、维库溴铵 6m…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拟行上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n=40),实验组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20 ml,对照组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记录患者生命体征、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有效时间、不良反应、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有效时间、麻醉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有相似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80岁以上高危老年患者髋部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对病情估计评分为Ⅲ~Ⅳ级接受髋部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年龄80~94(86&#177;6)岁。随机分为硬膜外(EA)组3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30例,全麻(GA)组30例,分别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加硬膜外麻醉和七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输液按8~10ml&#183;kg^-1&#183;h^-1输注羟乙基淀粉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1),出血量〉400mJ者酌情输入红细胞悬液和血浆,观察EA组和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改良Bromage评分,同时观察3个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5或P〈0.01),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优于EA组(P〈0.01);CSEA组和G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CSEA组和EA组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GA组,对血流动力学不良影响小于GA组,不良反应少于GA组.术后恢复优于GA组。结论只要控制好麻醉平面,术中严密监护,精心管理,CSEA用于高龄高危患者髋部骨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已经成为临床诊断深静脉血栓(DVT)常用的方法[1].本研究构建了犬DVT模型,持续观察血栓形成的早期和全过程,试图获得其超声影像学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持续动态观察的犬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方法 选择8条实验犬,麻醉后在右下肢股静脉内置入导管,缓慢匀速注入500U凝血酶,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栓形成情况,并与左下肢对照。于注入凝血酶前和注入凝血酶后30min测量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之后行病理检查。结果 8条犬均置管成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持续动态观察到右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由开始形成到充满整个管腔的全过程,并经病理证实。而左下肢对照侧血流通畅。注入凝血酶前,8条实验犬的PT、TT、APTT分别为(11.22±0.48)s、(13.54±0.47)s、(26.5±3.7)s,注入凝血酶后30min分别为(11.53±0.52)s、(14.23±0.55)s、(27.8±4.2)s,因快速促凝,同一犬试验前后各项凝血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t=1.633、3.747、1.982,P均>0.05)。结论 通过深静脉置管缓慢注入凝血酶可快速构建犬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并可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观察整个血栓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