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颅内生殖细胞瘤联合化疗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长春新碱(VCR)、甲氨喋呤(MTX)、平阳霉素和顺铂(PDD)四种药物静脉给药对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进行联合化疗,皆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4例肿瘤完全消失,4例肿瘤缩小90% ̄95%。化疗结束后1 ̄2月再辅以局部放疗,至今随访已2 ̄15月,全部病人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多数已恢复上学或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经颈内动脉超选择灌注卡铂治疗胶质瘤10例,颅内转移癌2例。化疗前及化疗后一月检查CT比较瘤体变化。10例胶质瘤中8例瘤体缩小10%~20%,2例瘤体增大。2例转移癌中1例瘤体完全消失,1例瘤体缩小70%。全部患者均无视网膜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根据国际通用的肿瘤疗效观察标准分析,颈内动脉超选择灌注卡铂治疗胶质瘤效果不理想,但对颅内转移癌有满意的疗效。本文对颈内动脉灌注给药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努力提高中国小儿神经外科水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儿神经外科学 (pediatricneurosurgery)是治疗儿童 (15岁以下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学 ,主要包括有先天畸形、颅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感染性疾病、癫痫等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 ,由于儿童自身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 ,故小儿神经外科学是一部有完整体系的学科 ,它绝不是成人神经外科学的缩影。195 4年 ,Ingraham和Matson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小儿神经外科学》 (NeurosurgeryofInfancyandChildhood) ,奠定了小儿神经外科的事业地位。其后 ,Mats…  相似文献   
5.
经胼胝体穹隆间人路切除下丘脑内型错构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下丘脑内型错构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报告4例下丘脑内型错构瘤,采用右额后开颅经胼胝体-透明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内型错构瘤。结果4例均为儿童,男女为31,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错构瘤为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后低钠血症1例,轻度尿崩1例,无其他合并症。随诊半年至1.5年,无任何癫痫发作。结论经胼胝体-透明膈-穹隆间入路是下丘脑内型错构瘤的最佳手术入路,错构瘤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即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儿童硬膜外血肿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儿童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儿童硬膜外血肿120例。结果 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受伤原因以坠落伤及摔伤为主,7岁以上儿童以交通伤为主。65.8%(79/120)的患儿合并有颅骨骨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平均13.6分。急性血肿除立即手术者外,其他于首次发现血肿1d后及3d左右再复查CT。手术者占57.5%(69/120),术中发现血肿来源于板障出血的占44%(29/66)。结论 儿童硬膜外血肿的原发颅脑损伤相对较轻,颅骨骨折的发生率低于成人,板障出血为血肿形成的首要原因。有必要做多次CT检查,经恰当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儿童第四脑室-小脑脚-脑干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第四脑室-小脑脚-脑干区肿瘤的形态学特点,以及安全地切除此部位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儿童(15岁以下)第四脑室-小脑脚-脑干区肿瘤(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23例。术前头颅MRI证实瘤体起源于小脑脚或侧隐窝,分别向第四脑室,脑干,CPA和斜坡生长。采用枕下正中外侧拐入路,术中分区域切除肿瘤,结果 全切除肿瘤12例,近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证实室管膜瘤13例,恶性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8例。结论 起源于小脑脚或侧隐窝的肿瘤,以脑干为中心呈半弧形生长,肿瘤侵袭范围包括第四脑室,小脑脚,脑干,CPA和斜坡,合适的手术入路和术中分区域切除肿瘤的技术,可以做到安全地全切除和/或近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8.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为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 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 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I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年发病率为3~4/10万,我国12亿人口每年约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儿童脊髓内肿瘤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其特点和规律。方法81例儿童髓内肿瘤均经显微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髓内肿瘤以星形细胞瘤24例(29.6%)、室管膜瘤13例(16.0%)和表皮样囊肿11例(13.6%)为多见,其运动系统损害是儿童髓内肿瘤最常见首发症状,其次为疼痛、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放疗用于高度恶性肿瘤。椎板成形术可以有效减少脊柱畸形发生率。结论运动系统损害是儿童髓内肿瘤最常见首发症状,感觉障碍较成人发生率低。积极手术切除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常见症状为呕吐和共济失调.43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74.4%),近全切除8例(18.6%),大部切除3例(7.0%),本组无手术死亡.33例随访13个月~7年,其中术后放疗13例,12例存活,1例术后2年死亡;术后未放疗的20例患儿中,8例存活,12例于术后2个月~2年死亡.结论 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是良好预后的关键.恶性肿瘤单纯手术预后不好,术后分子病理学指导下的放化疗是今后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