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73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肝内胆囊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生  王泉 《腹部外科》1997,10(6):272-273
报告35年来,经手术证实的肝内胆囊合并结石共23例,旨在总结其诊治经验。本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26~65岁。23例为肝脏切开胆囊切除,胆囊窝游离带蒂大网膜填塞术,其中11例为再次手术,术后随访1~5年,无并发症,未见复发。对肝内胆囊结石进行了临床分类,B型超声、胆囊造影、CT、PCT、ERCP可明确诊断,对手术治疗总结了经验,提出了术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胆囊血吸虫病: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多沙唑嗪与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甲磺酸多沙唑嗪和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将符合条件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多沙唑嗪)和对照组(特拉唑嗪).试验剂量从2 mg开始逐渐递增至2~8 mg/d,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行心电图、常规体检、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①治疗4周后,多沙唑嗪组降压总有效率80.7%,特拉唑嗪组降压总有效率70.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多沙唑嗪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0.81%、10.70%,特拉唑嗪组为10.01%、11.47%.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多沙唑嗪组有效剂量2~6 mg/d,平均3.04 mg/d,特拉唑嗪组有效剂量2~8 mg/d,平均4.19 mg/d.④每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多沙唑嗪组25.8%,特拉唑嗪组33.3%(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多为轻度,可迅速缓解,多沙唑嗪组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结论:甲磺酸多沙唑嗪2~6 mg/d,一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我院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工作中 ,尽管肝脏手术技术上是完善的 ,但总有部分病人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或肝功能的衰竭 ,导致外科治疗失败。经过文献检索和临床调查 ,我们发现这种并发症与肝胆手术过程中肝脏不可避免经历肝缺血 /再灌注过程有关。1996年 8月至今 ,我们先后在我院外科实验室、我院中心实验室、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心实验室和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组电镜室进行此方面的研究。1 用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成功获得Kupffer细胞 ,每只Wistar大鼠可以获得 2× 10以上 [1] ,活性纯度 95 %以上[2 ,3 ] ,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证明了氯化钆可明显…  相似文献   
7.
8.
喹诺酮类药物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已在不同国家的医院中和社会上应用2~5年了。这些药物已被医生所广泛接受,并确证对许多感染均非常有用.我们对这些药物已经认识到了什么呢?是将更有效的应用它们呢?还是改变我们的用药方法呢?本文的目的是对较新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