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为研究腹泻型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的产生与肛门直肠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分析35例患者和16名健康人的肛门直肠动力学测定结果。患者中(腹泻型20例,便秘型15例)。结果表明,便秘组和正常人的直肠及肛管静息压均显著低于腹泻组(P<0.05),便秘组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便秘型肛门直肠屏障压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腹泻型(P<0.05),腹泻型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IBS患者与正常人紧缩肛门及模拟排便时的缩榨压与直肠收缩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泻组初次感觉阈值、初次排便阈值均显著低于便秘组和正常人(P<0.05),便秘组平均测定值高于正常人,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便秘组直肠肛门抑制反射较正常人及腹泻组迟钝。结论:腹泻型IBS症状的产生与静息状态下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及直肠肛管的机械压力无关,直肠高敏性是其主要原因;便秘型IBS的排便困难症状与肛门-直肠屏障压过高及结肠的慢传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十八反中半夏、贝母、栝楼、白蔹、白及配伍乌头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与细胞色素b5含量。[结果]配伍组与其相应单药组比较可显著降低P450酶及b5含量(P<0.001或P<0.05)。[结论]药物配伍后导致P450酶变化 ,对药物的代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将沙棘Hippophaer hamnoides L.干果制备水乙醇提取物(RH-3)。将雄性近交Swiss小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给以赋形剂;放射组,全身以10Gy的γ射线照射;试药(30mg/kg,溶于0.2mL赋形剂中)对照组,在假放射前30min单次量给药;试验组,在以10Gy的γ射线照射前单次量给以试药,方法和剂量同试药对照组。分离小鼠肝线粒体。  相似文献   
5.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是从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中分离出的分子量为29kDa的植物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由于具体内强抗HIV活性,且不干扰体内精子功能和对生殖道上皮细胞不产生毒性,而成为非杀精子的杀微生物活性成分,显示了独特的临床潜力。作者进行了1项为期13周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PAP凝胶对小鼠阴道给药是否产生潜在的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6.
王宇光 《大家健康》2013,(16):111-112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内科进行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方案,统一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次,保证一日两次的频率,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加减药物剂量,规定30天1疗程,患者连续接受4个疗程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在沿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方法。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8%,远高于对照组的76%,两组之间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1例患者心率减慢明显,经治疗后无恙,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4%;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2例患者心率减慢明显,2例患者严重失眠,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效果显著,降低了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PCPA失眠大鼠模型的制作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CPA失眠鼠模型是目前公认的,并广泛用于5-HT及其与其他递质之间关系研究的经典动物模型。现从PCPA对失眠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旨在了解PCPA导致大鼠失眠证的机制,为镇静催眠药物的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实验采用6~7周龄雄性健康SD大鼠,对氯苯丙氨酸PCPA(300mg/kg,ip)连续给药2  相似文献   
8.
王宇光 《中医杂志》2008,49(2):149-150
1病历简介患者李某,女,27岁,教师。主因“发热2月余,加重伴周身肌肉疼痛半个月”于2006年2月8日入院。7年前出现双手指间关节疼痛,伴晨僵,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未系统治疗,双手指间关节渐呈梭形变。4个月前周身关节疼痛加重伴发热,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96mm/h,在我科诊断为类  相似文献   
9.
四物汤对血虚证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考察四物汤对血虚证患者血清蛋白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四物汤治疗血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正常、血虚证患者和四物汤用药患者的血清,用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四物汤对血虚证患者血清中有影响的蛋白质。结果: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血虚证患者血清与正常相比有15个蛋白质的水平发生改变,其中有11个上调和4个下调,四物汤可使这些改变的蛋白质水平有所恢复。胶内酶切提取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其中血虚证患者血清与正常相比升高的蛋白质有结合珠蛋白,聚集素,补体C4B,GTP结合蛋白2,与正常相比降低的蛋白质有转甲状腺素蛋白,血红蛋白β。血虚证患者服用四物汤后可降低结合珠蛋白,聚集素,补体C4B,GTP结合蛋白2,升高转甲状腺素蛋白,血红蛋白β。结论:四物汤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减轻基因损伤,增加血红蛋白等途径治疗血虚证。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患者女,27岁。因发热2月余,加重伴周身肌肉疼痛半月于2006-02-08入院。7年前双手指间关节疼痛,伴晨僵,诊断为类风湿,未系统治疗。双手指间关节渐呈梭形变。4个月前周身关节疼痛加重伴发热,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第1小时末96 mm。在我科诊断为类风湿并系统治疗1个月,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