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分析导管溶栓(CDT)和系统溶栓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126例DVT患者(126条肢体)的临床资料,其中CDT组(A组)95例、经患肢足背静脉系统溶栓组(B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溶栓率、消肿率、深静脉通畅率、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分、CEAP分级的情况。结果近期疗效(住院期间溶栓后):A组患肢溶栓率平均(71.06±18.56)%,B组平均(63.17±17.71)%;A组患肢大腿中段消肿率平均(69.98±15.44)%,B组平均(60.75±13.16)%;A组患肢小腿中段消肿率平均(76.91±10.89)%,B组平均(65.59±11.81)%;A组溶栓后深静脉通畅率82.10%(78/95),B组51.61%(16/3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7~60个月,平均(17.51±9.86)个月。远期疗效:A组深静脉通畅率63.16%(60/95),B组29.03%(9/31);A组CIVIQ评分平均(92.27±7.30)分,B组(85.74±10.24)分;A组CEAP分级平均(1.52±1.25)级,B组(2.32±1.33)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治疗下肢DVT近、远期疗效均优于系统溶栓。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PMT联合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PMT联合CDT治疗(PMT组),40例行单纯CDT治疗(CDT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尿激酶用量、手术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0 d内截肢率、再次手术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PMT组和CDT组的尿激酶用量分别为(56.67±8.16)万U和(106.50±47.56)万U,手术时间分别为(103.33±25.57)min和(72.13±25.74)min,溶栓时间分别为(24.96±12.52)h和(61.20±29.24)h,住院时间分别为(7.13±2.52)d和(9.35±2.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6.7%vs 17.5%)、术后30 d内截肢率(12.5%vs15.0%)、再次手术率(4.2%vs 7.5%)及死亡率(8.3%vs 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缺血时间患者的缺血改善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PMT联合CDT治疗急性下肢缺血患者在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和单纯CDT相似,但可降低溶栓药物用量、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分析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下肢DVT与肿瘤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42例特发性(无明显诱因)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及随诊期间诊断恶性肿瘤患者28例,占新诊断特发性DVT患者8.2%。结论?特发性DVT患者,尤其是多发血栓、溶栓效果欠佳伴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应高度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联合置管溶栓(CDT)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RA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急性RAE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腹部增强CT明确诊断,急诊接受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抽栓联合CDT治疗,溶栓后24 h复查DSA造影,肾动脉主干及分支血流恢复满意后拔除溶栓导管,否则继续溶栓至48 h,复查造影后拔除溶栓导管。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予抗凝治疗,观察出院后1、3、6个月门诊随访结果。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治疗,复查造影显示肾动脉主干完全再通,肾动脉主要分支仍可见充盈缺损;CDT 24 h后无明显血栓残留和狭窄,拔除溶栓导管。24 h内患者腰痛或腹痛症状明显缓解,住院期间未发生肾脏坏死、脏器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至6个月时患者肾动脉血流通畅、肾功能正常。结论 AngioJet机械抽栓联合CDT可迅速清除肾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动脉血栓形成,快速恢复肾脏血供,治疗急性RAE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一站式"方法(同期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和下肢静脉曲张术)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58例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一站式"治疗,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有无静脉曲张复发,比较术前和术后门诊随访1、3、6、12个月时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阿伯丁静脉曲张问卷(AVVQ)评分及髂静脉支架通畅率。结果对58例患者均成功施行"一站式"治疗,技术成功率100%。3例活动性溃疡患者术后1个月内溃疡完全愈合。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3、6、12个月VCSS和AVVQ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均0.001);随访至12个月,髂静脉支架通畅率为100%,无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结论 "一站式"方法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短期髂静脉支架内通畅率满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比较AngioJet机械抽吸血栓(PMT)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2名研究人员采用RevMan5.3软件对建库至2019年6月的PMT联合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LEDVT的研究文献进行独立筛选、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作meta分析。结果 共10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PMT联合CDT治疗的有效血栓清除率(OR=2.29,95%CI=1.19~4.41)、溶栓时间(OR=-20.75,95%CI=-37.72~-3.79)、尿激酶用量(OR=-108.16,95%CI=-128.22~-88.10)、住院时间(OR=-2.37,95%CI=-3.56~-1.19)和随访12个月时Villalta评分(OR=-1.72,95%CI=-2.95~-0.50) 与单纯CD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小出血事件发生率(OR=0.80,95%CI=0.38~1.68)、静脉瓣膜损伤事件发生率(OR=0.62,95%CI=0.29~1.31)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ioJet机械抽吸血栓联合CDT与单纯CDT相比,能更有效地清除血栓,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血栓后综合征(PTS)严重程度,不会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对静脉瓣膜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