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扫描电镜下我们观察到了一定强度电脉冲致 S- 180细胞电穿孔的现象。同时分别改变电压、电容、脉冲个数 ,对 S- 180离体细胞进行电脉冲作用 ,通过苔盼蓝追踪 ,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 ,随着对 S- 180离体细胞电穿孔的电压越大、电容越小、脉冲个数越多 ,其穿孔百分率越大。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用强电脉冲结合抗癌药物环磷酰胺作用于昆明小鼠S-180肉瘤。实验结果表明,电场 药物组的治疗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差异。同时观察到电场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的微血管形成,这样就减少了对癌细胞的营养供应、降低其新陈代谢,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正> 我科于1981年收治一例肌肉注射黄连素过敏病例,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王××,女性,40岁,农民,病案号124855。于1981年2月26日因下腹痛去某公社卫生院就诊。诊断为“附件炎”,给肌肉注射2%黄连素4毫升。注射后约2分钟,自觉咽部发痒、发干,声音嘶哑,未介意。回家途中又觉面部及口、鼻、眼和会阴部发痒,继而心慌、气短、呼吸困难,遂返回卫生院。给予肌注副肾素0.6毫升等处置,  相似文献   
4.
我科从1980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菌痢,取得满意疗效。其中,治疗组治愈,率为98.9%,一疗程(三日内)治愈率95.9%。现将458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病例选择及分组按总后卫生部《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标准,凡符合急性菌痢诊断标准的病例,不经选择,以随机抽样按6:3:2比例分为治疗组、对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脉冲电磁场(EMF)对细胞作用的特异性,并初步探索了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低强度微波辐射对人细胞非热生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选用频率2450MHz分别在1,3,5,7mW/cm^2的功率密度下使用新型宽带横电磁传输室辐照人外周淋巴细胞和红细胞以及Hela细胞。采用细胞遗传学实验技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发生率、染色体畸变率、SCE值及有丝分裂指数;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辐照后细胞膜骨架蛋白的变化;运用软琼脂细胞克隆形成法测定微波辐射对Hela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mW/cm^2和7mW/cm^2的功率密度下能使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染色体畸变率、SCE值显著升高,使人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发航天部份解离,对Hela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7mW/cm^2功率密度下,辐射使人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显著降低,染色体发生明显的解螺旋现象,最后对细胞的非热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们试用灭澳灵加胸腺肽治疗合并血吸虫病的乙型肝炎,共治疗164例.其中完成疗程者123例,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本组病例分别由昆山、无锡、宜兴3县(市)门诊治疗.123例中,男性79例,女性44例,绝大多数为成人.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  相似文献   
8.
丁香叶是丁香树的树叶。《本草纲目》未有收载,在近代书刊中始有记载。其叶味极苦,可代茶饮,有清凉、健脾与解毒之作用,民间有用其嫩叶治疗眼病者。刘氏于《东北植物标志》(1955年)中指出,丁香树在我国分布极广,有23种之多,东北地区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电穿孔结合化学药物进行肿瘤治疗的电化学疗法。电穿孔由于能使细胞膜出现瞬时微孔,从而能大大提高癌细胞对药物的吸收率、促进了药物等大分子进入细胞。这里利用电穿孔现象结合抗癌药物治疗昆明小鼠身上的S-180肉瘤,从实验数据可看出,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癌症治疗新技术具有易于控制、便于操作等优点,特别适用浅表肿瘤的治疗,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用ABC法检测118例慢性肝病患者骨髓细胞HBsAg、HBcAg和HBeAg,阳性56例(47.5%)。其中单阳性31例(26.3%)、双阳性12例(10.2%)、3阳性13例(11.0%)。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变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肝癌与肝硬变、慢性乙型肝炎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骨髓细胞HBV感染与肝癌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骨髓细胞分类计数,阳性骨髓细胞均在晚幼粒、杆状核及分叶核粒细胞系,其它骨髓细胞系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