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内耳内听道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MR不同扫描参数对内耳内听道的显示效果,探讨较适用的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45例耳部MR检查正常者根据扫描参数不同分为三组:A组16人,扫描层厚3mm, 层间距0mm;B组14人,层厚3mm, 层间距1 mm;C组15人,层厚1mm, 层间距0 mm ;观察A、B两组2D-FSE横、冠状位和C组3D-FSE重建图像并进行双盲法对比分析.结果:尖中旋,上、后半规管冠状位显示效果佳;CPA的血管环横断位显示好;底旋和上、后半规管受有无间隔影响;前庭和内听道的显示不受方位和间隔的影响;3D-FSE图像信号增强,立体直观.结论:冠、横断位有各自的优势,总体以冠状位无间隔扫描方式较好:建议内耳、内听道以无间隔3mm层厚的冠状位T1W和T2W扫描为主,辅以T2W横断位扫描;MR水成像3D重建易于辨识理解可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HBs Ag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在接受乙型肝炎疫苗(Hep B)后发生免疫低应答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招募了2012年7月-2015年7月参加HBV母婴传播阻断项目的 1152例HBs Ag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剔除了96例后,共1056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其中包含HBs Ag阳性/HBe Ag阴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714例,HBs Ag阳性/HBe Ag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342例。HBs Ag阳性/HBe Ag阴性和HBs Ag阳性/HBe Ag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采用不同剂量的免疫接种方案,分别在其出生后2 h内注射10μg或20μg重组酵母Hep B,并联合100 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于1月龄及6月龄时再分别注射一剂10μg或20μg的Hep B。采集末次免疫后1个月的静脉血检测HBs Ag及抗-HBs水平。抗-HBs水平100 m IU/ml为低应答者,抗-HBs水平≥100 m IU/ml为高应答者。对计量资料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来分析新生儿Hep B免疫低应答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的抗-HBs水平。结果10μg方案组的免疫低应答率高于20μg方案组(5.7%vs 2.0%,χ2=7.278,P=0.007);10μg方案组母体HBV DNA载量及母亲孕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均低于20μg方案组[(2.90±1.50)log10IU/ml vs(7.73±1.07)log10IU/ml,t=-50.297,P0.001;0.7%vs 7.0%,χ2=34.552,P0.001];10μg方案组新生儿的早产率高于20μg方案组(3.2%vs 1.2%,χ2=3.907,P=0.048)。10μg方案组新生儿人工喂养的比例低于20μg方案组(37.8%vs 66.4%,χ2=75.703,P0.001)。在10μg方案组中,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比值比=3.31,95%可信区间:1.05~10.40)和人工喂养(比值比=2.67,95%可信区间:1.38~5.07)是新生儿Hep B免疫低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的抗-HBs水平较低(P=0.004);与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相比,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抗-HBs水平较低(P=0.001)。在20μg方案组中,母体因素及新生儿的各项资料与Hep B的免疫应答水平没有关系(P值均0.05)。结论早产及人工喂养是新生儿Hep B免疫低应答的危险因素,识别具有免疫低应答风险的新生儿可以为制订个体化Hep B接种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的MRI表现,提高对其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4例SNHL患者的MRI资料,部分病例与CT作了对比。结果:304例中,76例(阳性率25.0%)发现与SNHL有关的病变共21种。听神经瘤为最常见病因,占病变总数的43.4%;21.0%(16/76)的病变被CT漏诊。MRI对膜迷路出血、炎症、小听神经瘤以及脑干小腔隙灶的显示比CT更具优势。结论:MRI对SNHL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前庭导水管扩大的CT和MRI的诊断(附1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本文回顾分析了14例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的CT、MRI资料,并对两种检查方法作了比较.方法14例患者作了高分辨的颞骨颅底横断位扫描,其中6例作了MRI多方位的扫描.具体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在CT图像上,在14位患者中12例双侧和2例单侧扩大的前庭导水管外口均大于1.5mm.MRI图像上,5例双侧,1例单侧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均有扩大,骨外内淋巴囊扩大尤为明显.倾斜矢状位能清晰显示与前庭相连的扩大的内淋巴管.结论CT和MRI都能准确地判定前庭导水管扩大的存在,MRI更为直观、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