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成荣 《当代医学》2011,17(21):86-87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其中,做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30例,比较分析两组术前、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在年龄、停经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术中手术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有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但特定条件下传统开腹手术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结合B超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宫腔镜结合B超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东莞市高埗医院接诊的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之间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26例,所有病例在宫腔镜手术前都采取行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的联合检查,通过对阴道超声和超声与宫腔镜联合检查的比较,测算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在分析经阴道超声声像图和超声与宫腔镜联合检查的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的特征和发生误诊的原因。讨论超声与宫腔镜的联合检查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疗价值。结果通过经阴道超声检出率为83.33%,其中有高回声团块18例,低回声团块8例。其中内膜增厚并有回声不均匀13例,内有小囊性暗区2例,有血流信号2例,其余未见血流信号。误诊2例。采用超声与宫腔镜的联合检出率为95%,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B超是一种无创伤、操作简单的检查方法,作为EP的筛查手段,它的缺点在于漏诊率高。宫腔镜诊断的符合率高,再结合病理学检查,是诊断EP的最佳标准。为提高宫腔镜检查时的诊断率,检查时间应尽量选择在增生早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对经皮肾微创取石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总结,为护理工作的高质量进行提高必要的探讨.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0月进入我院进行经皮肾微创取石手术的患者80例,将其作为试验组进行一般护理基础上辅以各种渠道的护理,同时选择83例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单纯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记录对照组与试验组的出血、感染、邻近脏器损伤、尿漏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出血病例为0、感染病例为3、邻近脏器损伤病例为1、尿漏情况为1,对照组患者出血病例为3、感染病例为7、邻近脏器损伤病例为2、尿漏情况为4,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经皮肾微创取石护理过程中间,一般护理基础上综合采用各种渠道的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低频电刺激联合中药封包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我院收治的30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低频组、中药组、低频+中药组和对照组,对比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康复情况。结果:低频+中药组阴道流血时间及流血量均少于其他三组(P0.05),且月经恢复时间最快(P0.05),术后1周后阴道流血率及宫缩痛率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其术后腹痛VAS评分及疼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中药封包可减少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延续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产后尿失禁、子宫脱垂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5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盆底肌电生物反馈,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底康复延续护理,观察两组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盆底功能、子宫脱垂分级情况以及尿粪失禁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脱垂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粪失禁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24.53%)(P<0.05)。结论盆底康复延续护理可通过增强盆底肌力,改善子宫脱垂情况,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和粪失禁发生的风险,从而提高性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近期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诊刮术联合性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性激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避免了单用传统药物治疗病情易反复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后残余羊水指数(AF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1例妊娠P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FI值将其分为I组196例(AFI≤40 mm)和II组365例(AFI〉40 mm)。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结果 I组破膜至分娩时间短于II组(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均低于II组(P〈0.01);新生儿病死率高于II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FI≤40 mm及破膜时孕周为新生儿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AFI≤40 mm为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PROM后AFI与多项母婴不良结局相关,可将AFI≤40 mm作为终止妊娠的指标,以减少不良妊娠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或卵巢囊肿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因卵巢囊肿在我院行卵巢切除或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的患者110例,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及开腹组(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各55例,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①计量资料: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后抗炎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②计数资料:腹腔镜组术后镇痛率与开腹组比较明显较低,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对卵巢囊肿患者实施卵巢切除和卵巢囊肿剔除术能使其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治疗不孕症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采用官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诊治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不孕症患者中盆腔粘连及输卵管阻塞5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12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子宫肌瘤3例,子宫纵隔2例,不孕原因居前3位依次是盆腔粘连及输卵管阻塞(55.88%)、子宫内膜异位症Ⅰ-Ⅱ期(23.53%)、多囊卵巢综合征(11.76%).手术后妊娠42例,妊娠率41.18%,其中发生异位妊娠3例(7.14%),自然流产4例(9.52%).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能明显提高手术效果,显著改善该类病症造成不孕的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