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随着环境中微波辐射源的增加,微波辐射对职业人群和公众的危害日益引起关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均表明,微波主要通过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机体产生危害,涉及到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然而迄今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报道较少。微波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在有关对T细胞影响的报道中,微波主要通过影响T细胞数量、对丝裂原刺激的反应及效应T细胞继而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本文仅就近年微波辐射对T细胞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35 GHz毫米波诱发的急性应激反应中重要细胞因子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相关激素的表达规律,旨在探索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内在的关联。方法 以420 mW/cm2功率密度的35 GHz毫米波源急性辐照BALB/c小鼠60 s。于照后不同时间,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4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RH)和海马区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变化。结果 Th1和Th2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4在照后3 d均升高至峰值(t=-6.59、-2.28,P<0.05),至照后7 d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比值在照后1和3 d明显增高,即发生了明显的Th1/Th2平衡向Th1免疫反应漂移的现象。毫米波急性辐照后下丘脑CRH mRNA含量出现持续性升高,至7 d升高至峰值(t=-7.03,P<0.05);而海马GR mRNA含量在3 d达到峰值后迅速降低至对照组水平。下丘脑CRH和海马GR蛋白表达的趋势与其mRNA水平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小鼠经35 GHz毫米波急性辐照后,Th1/Th2平衡向Th1方向偏移;同时应激增加的下丘脑CRH和海马GR对IFN-γ等因子的反馈抑制,使向Th1偏移的免疫失衡现象得以改善,可缓解过度应激造成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5.
γ线照射小鼠胸腺组织基因表达转录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6 Gy γ线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胸腺组织基因表达转录谱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快速高通量的cDNA基因芯片技术进行研究。结果 1随照射后时间推移,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和种类逐渐减少,如照射后1、6、14和28 d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878、318、162和25;2辐射所诱导的胸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广泛涉及细胞周期、免疫和应激、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转录调节、DNA合成修复和重组、细胞骨架、离子通道和运输、代谢、蛋白翻译和合成、发育、细胞分化多个方面;3照射后对某些重要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表明,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有5个(上调3个:Cyclin G、Anxa1、Fgf1,下调2个:Cdc2a、Cdc25b);与免疫应激相关的5个(上调4个:IL-18、Casp1、IL-15、IL-7,下调1个:Cd28);与细胞凋亡相关的7个(上调4个:Casp1、Anxa1、Perp、IL-7,下调3个:Pten、Api5、Fas)。结论 6 Gy γ线照射后,小鼠胸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随照射后时间延长不仅涉及多个靶点、多个层次,显示出多样性变化的特点,而且显示出时间上的明显差异;从基因水平上揭示了中等剂量照射小鼠胸腺组织损伤修复和重建基因的变化规律,为辐射免疫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辐射能引起机体分子水平的复杂调控,不同组织细胞、同一组织来源不同性状的细胞,其基因对不同剂量的辐射反应各异.不同剂量辐射后可引起细胞或组织多种差异基因表达上调或下调.本文综述了其中某些与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和应激、细胞周期、信号转导、免疫反应和防御等相关的重要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波辐照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经0、5、10、30和60 mW/cm2不同功率密度微波辐照后1、7、14、28d,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CD4+/CD8+比值和CD45RA+B细胞,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辐照后7d...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藤黄霖对微波诱发的大鼠脾脏T、B淋巴细胞亚群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微波辐射致大鼠免疫功能损伤的防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辐照组(RAD组)、安多霖组(ADL组)和藤黄霖组(THL组),每组20只。照射前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7d。随后RAD组、ADL组和THL组大鼠经功率密度为30m W/cm2的微波全身辐照15min,CON组行假照射。辐照后7、14d检测大鼠脾脏CD3+、CD4+、CD8+T细胞亚群和CD45RA+B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微波辐照后7d,RAD组大鼠脾脏系数明显低于CON组及THL组(P<0.05),脾脏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CON组(P<0.05),CD8+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ON组(P<0.05),而THL组脾脏CD3+T细胞、CD4+T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RAD组和ADL组(P<0.05)。辐照后14d,RAD组脾脏CD8+T细胞和THL组脾脏CD3+T、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ON组(P<0.05)。辐照后7d,R AD组脾脏CD4+/CD8+比值低于CON组(P<0.05),辐照后14d恢复到CON组水平;辐照后7d,THL组脾脏CD4+/CD8+比值明显高于RAD组(P<0.05),辐照后14d,THL组脾脏CD4+/CD8+比值明显低于ADL组,而与CON组及RAD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辐照后7d,RAD组脾脏CD45RA+B细胞比例明显低于CON组及ADL组(P<0.05),而辐照后14d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辐照早期大鼠脾脏T、B淋巴细胞显著减少,由于CD4+T淋巴细胞比例迅速降低,导致CD4+/CD8+比值下降而引发机体免疫失衡。中药复方藤黄霖能够提高微波辐照大鼠脾脏T、B淋巴细胞比例并改善CD4+/CD8+比值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微波辐照对Wistar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和人AHH-1 T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对人AHH-1 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功率密度(0、5、10、30、60mW/cm2,其中0mW/cm2作为对照)的微波单次(15min)辐照Wistar大鼠和人AHH-1 T细胞,于微波辐照后1、7、14、28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ROS水平变化,于辐照后6、24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AHH-1 T细胞ROS水平和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内ROS水平在微波辐照后1d的5、10、30、60mW/cm2剂量组,辐照后7d的10、30、60mW/cm2剂量组,辐照后14d的10mW/cm2剂量组,以及辐照后28d的10、30mW/cm2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ROS水平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微波辐照后6h,各辐照组人AHH-1 T细胞内ROS水平与对照比较均升高(P<0.05),且在0~30mW/cm2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人AHH-1 T细胞经微波辐照后6h,仅10mW/cm2剂量辐照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微波辐照后24...  相似文献   
10.
532nm激光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鼠脾区经532 nm激光照射后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用532 nm连续激光辐照KM小鼠脾区10 min/d,连续4 d,照射功率分别为0 mW(对照组)、20 mW、50 mW。观察照完后1 d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胸腺和脾脏指数的改变;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活性氧以及脾脏、外周血中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经20 mW照射后脾脏指数明显升高,而50 mW组虽高于对照组但未见明显差别; 胸腺指数照射后未见明显改变。(2)照射后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0 mW组(6.46±1.30)和50 mW组(7.13±1.03)分别为对照组(4.97±0.72)的1.30和1.43倍。(3)小鼠脾细胞活性氧水平随照射剂量增加而降低,50mW组活性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经20或50 mW照射后脾脏CD3^+、CD8^+T细胞明显降低,外周血CD4^+/CD8^+比值出现降低(P〈0.05)。结论小鼠经低能量的532 nm激光照射脾脏后,其生物调节效应,不仅仅是刺激作用,也可能是抑制效应,具有一定的双重调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