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的化疗是其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多药耐药(MDR)的影响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国内外对逆转MDR也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在各种引起MDR的机制中,以P糖蛋白(Pgp)介导的MDR占重要方面,针对逆转Pgp介导的MDR的研究也较多,主要包括化学逆转剂、单克隆抗体和基因水平调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2001年3月-2006年5月,我院采用结肠远端带血管蒂的管状肠瓣行内括约肌和保留耻骨直肠肌的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2岁,平均54.2岁。30例全部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中低分化腺癌19例,粘液腺癌5例,乳头状腺癌6例。手术前后测量,癌肿侵袭肛管2例,下极距齿状线〈2.5cm者8例,〈5cm者14例。肿瘤累及肠腔〈1/2周径者21例,1/2~3/4周径者9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40岁,于2008年4月因“腹部外伤后疼痛1h”来院就诊。查体见腹前壁(脐下5cm)膨隆,见15cm×10cm突出包块并广泛皮下组织瘀斑,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CT检查示中下腹腹壁软组织内等密度影,夹杂气体密度影,腹直肌部分中断,大网膜自腹壁疝出。急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腹直肌完全断裂、左侧部分断裂、腹直肌前鞘部分中断、腹膜破裂、肠管、大网膜自缺损处突出于皮下,肠管及系膜广泛挫伤并散在出血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改良Sugiura手术加自体脾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改良Sugiura手术加自体脾移植治疗情况。结果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近期止血效果确切,随访时间1/2~4年,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再出血率为2%。术后所有患者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术后血清Tuftsin和IgM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下降,磁共振及同位素显像证实移植脾块成活。结论改良Sugiura手术加部分自体脾移植手术操作较简单,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且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ar-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VCAM-1)的表达,同时测定血清中可溶性ICAM-1(sICAM-l)和可溶性VCAM-1(sVCAM-1)水平,探讨二者与结肠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2例结肠癌组织、17例溃疡性结肠炎组织和21例正常结肠组织标本进行ICAM-1与VCAM-1表达检测,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ELISA法检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sICAM-1和sVCAM-1含量,分析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结肠癌组织ICAM-1和VCAM-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织(P<0.05)及正常结肠组织(P<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病理学分级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肠癌患者外周血sICAM-1和sVCAM-1水平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肠癌患者术后1周sICAM-1及sVCAM-1水平明显下降(P<0.01,P<0.01)。结论: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ICAM-1和VCAM-1的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浸润转移有关;sICAM-1、sVCAM-1的检测可能成为监测结肠癌病情进展和评价治疗效果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在止血和减少术中出血联合早期经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急症行血管介入栓塞患侧髂内动脉,术后5~8 d行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成功,平均止血时间为8 min,无一例再出血。手术平均时间150 min,术中平均输血250 ml。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24月,骨折均愈合,Majeed骨折评价:优14例,良8例,可5例。结论:血管介入栓塞在骨盆不稳定骨折治疗中可以有效控制骨盆骨折出血,同时较少后期手术中的出血;髂腹股沟入路骨折复位直观,操作方便,在骨盆不稳定骨折手术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胰头癌和壶腹部癌在临床上有许多共同点,通称为壶腹周围癌.壶腹部癌的恶性程度低于胰头癌,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都明显高于胰头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嵌顿性腹股沟疝并发肠坏死的坏死程度分级,探讨不同坏死分级下行一期无张力疝修补的可行性.方法 对35例嵌顿性腹股沟疝并发肠管坏死患者,依据嵌顿时间、肠管形态、疝囊及周围组织炎性程度以及有无腹膜炎体征对肠坏死程度进行分级,对22例1级坏死患者,4例2级坏死患者根据个体化原则的综合治疗下行肠切除吻合并一期无张力疝修补.结果 选择性26例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患者没有死亡病例.术后阴囊血肿2例,切口感染3例,其中1级患者1例,2级患者2例,经换药未除去网片痊愈.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无排异反应发生,复发1例.结论 正确评价坏死的程度,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个体化原则的综合治疗是嵌顿疝肠坏死切除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壶腹癌的有效治疗目前仍为手术治疗,经典术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因存在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创伤大、并发症及手术病死率高等难以避免的缺点,使其不适于全身情况差、高龄、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去除肿瘤、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甚至治愈的治疗方法。现将我们1990-2004年实行壶腹癌局部切除的23例病例总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TriVex系统(美国Smith-Nephew公司)利用透光原理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因其切口小、操作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我们根据其工作原理,利用TriVex系统切除体表良性肿瘤,亦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