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首发症状为副癌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诊断和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有病理或细胞学确认的以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病人,分析其类型特点及与肺癌的关系。结果以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占同期住院肺癌患者的8.2%,副癌综合征表现多样,以杵状指、神经系统症状等较为多见。治疗后,大部分副癌综合征可缓解或消失。结论提高对副癌综合征的认识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对预后估计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军人花粉症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提高起始浓度和快速递增浓度 ,上臂外侧皮下注射的方法对 10 6位军人花粉症患者行快速免疫治疗 ,并对每一位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中总IgE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总IgE和ECP值有显著性差异。 10 6例患者经 1~ 3年随访复查 ,78例 2个以上发病季节未发作 ,或仅有轻微鼻痒、眼痒 ,18例症状减轻 ,发病时间缩短半月 ,10例症状无明显改善。显效 82例 ,有效 14例 ,无效 10例 ,总有效率为 90 .5 7%。结论 快速免疫治疗能使患者血清总IgE和ECP下降 ,对军人花粉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44例绿脓杆菌肺部感染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脓杆菌是假单胞菌属最重要的一种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绿脓杆菌肺部感染日渐增多,它对抗生素敏感性低,耐药率高,治疗棘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引起了临床上广泛的重视。现收集我科于1995-01~2002-01确诊为绿脓杆菌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44例,就其药敏试验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4例中男36例,女8例。年龄20~80岁,其中70~80岁28例(63.6%),60~69岁11例(25%),50~59岁3例(9%),20~40岁2例(4.5%)。发病季节秋冬季多见,夏季少见。大部分伴有慢性基础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心病共25例(56.8%),支气管扩张3例(7%)…  相似文献   
4.
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及肺功能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隐匿型哮喘,临床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而延误治疗。现就2004-01~2006-01于我院确诊CVA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健康对照组加以对比,以进一步提高对CVA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icprotein,ECP)的变化,评价免疫治疗的效果,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阿罗格变应原浸液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immu.notherapy,SIT),对照组吸人布地奈德,在治疗前后抽静脉血查ECP。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ECP均有降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ECP,其可能的免疫机制是有效地抑制了嗜酸性粒细胞在气管的聚集与活化,降低其释放ECP的能力,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指锁骨上三角区、颈前(后)、枕前(后)、耳前(后)等任何一处淋巴结肿大。对于肺部影像异常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人,进一步行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对明确诊断很有帮助。1996年1月~2004年11月,我们对颈部淋巴结肿大并肺部影像异常44例进行了活检病理检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食物过敏性哮喘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食入性变应原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 在哮喘诊断的基础上,对每例食物变应原皮试结果,及根据致敏食物线索所做的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和食物激发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6例病人共做了 28种食物变应原皮试,呈 1项以上皮试阳性,强度在 ( +) ~( ++++)者共 52例 (92 9% ),皮试结果阴性者 4例 ( 7 1% )。单种食物过敏者 22例 ( 39. 3% ),两种以上食物过敏者 34例 (60 71% )。单纯食物过敏者 9例 (16. 1% ),合并吸入性变应原过敏者 47例 ( 83. 9% )。过敏食物特异IgE( +++) ~( ++++)级者 39例 (69. 6% ), ( +) ~( ++)级者 14例 (25. 0% ), ( -)者 3例 (5. 4% )。合并有其他系统过敏症状体征者 43例 ( 76. 8% )。常见致敏食物是多油脂类植物果实种子如花生、芝麻、黄豆和高蛋白类动物食品如牛奶、鸡蛋、鱼虾,分别为 26例次和 23例次,分别占 24 5%(26 /106 )和 21. 7% (23 /106 )。结论 食物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过敏食物种类以油料类食物居首位,其次为高蛋白类动物食品及葱蒜等。对食物过敏性哮喘的预防主要是避免进食相关食物,因此,确定过敏食物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气胸是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并发症,如不能及早发现和处理,可危及生命,病死率远较一般哮喘发作为高。1998~2004年,我们收集支气管哮喘并发自发性气胸26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皮肤病,约占皮肤病总数的1/3,病因复杂<'1>.我科对2005年6月~2007年5月,诊治的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标准化艾蒿变应原免疫治疗艾蒿致敏性花粉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6例艾蒿致敏性花粉症患者应用标准化艾蒿变应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选用自身对照方法,对治疗前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症状评分、总IgE、艾蒿特异性(specificIgE,sl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ecationicprotein,ECP)检测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皮肤点刺试验的反应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患者症状评分明显减少,血清总IgE、slgE、ECP水平均显著降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5%,系统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无致死性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花粉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