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在急性股骨颈闭合性骨折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疗效分析.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4年2月—2020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麻醉科收治120例急性股骨颈闭合性骨折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男性55例,女性65例;年龄70~90岁,平均75.5岁;均为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受伤致手术时间2~4d.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插管组(插管组)、全身麻醉喉罩组(喉罩组)、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组(神经阻滞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在一个手术治疗组.记录并进行比较手术中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麻醉随访情况).结果 术前操作时间神经阻滞组高于插管组(27.8±1.5)min vs.(17.1±1.5)min及喉罩组(22.3±1.6)min,插管组又高于喉罩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中输血量和手术时间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睁眼时间(手术操作过程中会给予镇静药物让患者入睡)[插管组(17.5±3.2)min,喉罩组(17.6±3.3)min,神经阻滞组(11.2±3.2)min]和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插管组(17.7±2.9)min,喉罩组(17.9±3.1)min,神经阻滞组(11.9±2.7)min]均较插管组及喉罩组显著缩短(P<0.05);神经阻滞组麻醉恢复期骚动发生率显著低于插管组及喉罩组,但同时术后随访时,患者不适主诉发生率神经阻滞组明显高于插管组及喉罩组(P<0.05).结论 三种麻醉方法在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各有优缺点,喉罩麻醉具有操作简单,麻醉效果满意,术后不适主诉少的优点,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志宏  郑和平  林涧  林加福 《解剖学研究》2012,34(2):114-116,161
目的为肘下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肘部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肘下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与分布,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肘下动脉在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下方(3.98±0.86)cm处,自桡动脉(占50%)、桡侧返动脉(占40%)和肱动脉(占10%)起始后,斜向外下方走行,其轴线位于肘下动脉的起始处与桡骨背侧结节(Lister结节)的连线上。肘下动脉向远侧分布达15 cm,并与桡动脉的远侧穿支、桡侧返动脉的肘外侧部皮支相互吻合。肘下动脉外径0.8 mm。结论以肘下动脉为蒂设计皮瓣,局部转移可修复肘部各方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逆行转位供血,与组织瓣移植吻合一次性修复小腿毁损伤.方法:取30例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男女各15例),以髂前上嵴、髌骨上缘为标志解剖观测(D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的走行、分支、分布与起始处外径;②血管外径在0.Smm和0.5mm时分别与起始处、髌骨下缘的距离;③旋眨动脉降支与膝周围动脉的吻合关系.结果:降支血管起始处的外径为(2.73±0.35)mm,外径为0.8mm时与起始处、髌骨下缘的距离分别为(21.55±1.23)cm、(9.09±1.09)cm;外径为0.5mm时与起始处、髌骨下缘的距离分别为(24.56±0.92)cm、(6.09±0.86)cm;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在下行过程中发出多支肌支、肌皮支和皮支,终支与膝上外侧动脉在骨膜处、深筋膜层和浅筋膜层均有广泛的吻合.结论:在小腿大面积毁损、创面无可供吻合的血管时,可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逆行转位供血,与组织瓣移植吻合进行一次性修复.  相似文献   
4.
膝降动脉穿支蒂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膝降动脉穿支蒂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4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以股骨内侧髁为观测标志解剖观测:股内侧皮神经走行与分布;膝降动脉穿支与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间的吻合关系.另1侧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结果 股内侧皮神经体表投影为腹股沟韧带中点与股骨内侧髁的连线;膝降动脉(髌下支)穿支于股骨内侧髁下缘上约4 cm,在股内侧肌、大收肌腱与股骨内侧髁所围成的三角形凹陷内穿过深筋膜至皮下,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股内侧皮神经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网)密切吻合,在大腿内侧形成顺沿股内侧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结论 根据膝降动脉穿支与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吻合关系,可形成膝降动脉穿支蒂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1穿支皮瓣的定义与历史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穿动脉和穿静脉)供血的轴型皮瓣。  相似文献   
6.
膝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一直是显微外科手术的一大难点。膝关节位置较表浅,关节前方及内外侧基本无肌肉覆盖,一旦发生缺损,应及时用适当的组织瓣转移修复,以保全关节功能。膝周软组织缺损修复可选用的皮瓣有游离皮瓣、交腿皮瓣、肌皮瓣、筋膜皮瓣、穿支皮瓣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等方法,这些皮瓣各有优、缺点。本文主要探讨皮瓣在膝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对皮瓣外科学的未来发展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尺动脉近段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①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②尺动脉近段穿支与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①前臂内侧皮神经前支较粗长,与贵要静脉伴行,在前臂沿尺侧腕屈肌内侧缘或尺侧腕屈肌与掌长肌肌腱之间的浅筋膜中下行,分布于前臂掌面尺侧,远侧可达腕横纹;②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其中尺动脉近段穿支的位置相对恒定,自尺动脉起始后,先经指浅、深屈肌之间,后沿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下行,在肱骨内上髁下8.7 cm处穿过深筋膜浅出至皮下组织中,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前臂内侧皮神经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在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形成顺沿肌间隙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穿支蒂干长( 2.0±0.2) cm, 外径( 0.9±0.2) mm。 结论 可形成尺动脉近段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肘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办出特色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其中包括中职与高职的相互衔接。为了对现阶段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原因与改进思路进行探讨,我们在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至2012级医学专科护理、检验、药学系11个高职单招班级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围绕中、高职课程衔接、教育资源衔接等热点问题。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课程体系衔接不够紧、课程内容有重复及文化基础课脱节等情况。基于此,我们提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对策:实施分类培养和弹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适度扩大对口招生,突破中高职生源衔接的瓶颈,加强中高职一体化的大专直通车的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政策指导下,我院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信息化结合与应用的初步探索。通过学院网络精品课程平台建设、MOTIC数码互动实验室、解剖学仿真教学软件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腘窝直接动脉穿支蒂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方法于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股后皮神经走行与分布;腘窝直接动脉穿支与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股后皮神经主干由臀大肌下缘中点穿出入股后部,主干沿股后正中线下行,终支伴小隐静脉下降,达小腿后面中部。其在穿臀大肌下缘和腘窝上角处横径分别为(3.0±0.6)mm和(2.0±0.7)mm。其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其中腘窝直接动脉穿支的位置相对恒定,于膝关节平面上7~11cm处,起于腘动脉上段后壁,起点外径(0.8±0.2)mm,伴行静脉1~2条。该动脉为股后皮神经下段主要血供来源,上行过程中发出5~8支皮支与股深动脉(第1~3穿动脉)皮穿支、闭孔动脉穿支和旋股外侧动脉皮穿支吻合,在股后形成顺沿中线和股后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摹拟手术结果显示可形成腘窝直接穿支蒂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结论腘窝直接动脉穿支蒂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相对恒定、手术操作简便,移位后可用于修复腘窝及膝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