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ASMVT)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缺血性疾病。随着血管增强CT、血管造影以及腹腔镜探查等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发病率不断提高,更多患者能够获得早期诊断。抗凝、介入技术以及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综合应用不断提升着临床疗效。当前,诊断技术主要为血管增强CT,同时以血管造影对血栓范围及程度进行评估,必要时行腹腔镜直接评估肠道缺血情况;治疗则以全身抗凝为基石,局部介入导管抗凝和溶栓使血管再通为主要治疗核心,辅以肠系膜动脉解痉及多种腔内操作治疗,必要时行坏死肠管手术切除加两端造口或腹腔开放等损伤控制性手术;形成ASMVT进阶式诊治模式,有望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整体疗效。本文将该治疗模式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髂静脉闭塞发生率较高,临床多为隐匿性病变。非血栓性髂静脉闭塞是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重要原因,常见有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和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2种。支架置入是髂静脉闭塞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应严格把握支架置入指征。支架直径合理选择和精准定位是保证髂静脉支架高通畅率的关键技术要点。血管腔内超声对辅助髂静脉闭塞诊断和髂静脉支架置入有重要意义。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需定期接受超声随访,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目前仍有争议。新型髂静脉专用支架的研发及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髂静脉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腹主动脉瘤(AAA)的发病机制复杂, 包括动脉硬化、血流动力学和遗传等多种因素。中性粒细胞在AAA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由中性粒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后释放至胞外参与诱捕细菌的网格样结构。研究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NETs参与炎性反应及AAA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对NETs参与AAA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单中心即穿型人工血管应用于血液透析通路的36个月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采用即穿型人工血管建立的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病人的临床资料,搜集病人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穿刺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通畅率情况,根据病人的超声随访,分为规律随访组与未规律随访组,比较两组的通畅率。结果 总共有75例病人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9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为(60.1±15.8)岁,平均术后首次穿刺时间为(3.3±2.2)d。平均随访时间为(39.2±8.5)个月,术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2.7%、40.0%、21.3%,一期辅助通畅率分别为77.3%、50.7%、33.3%,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4.7%、90.7%、89.3%。规律随访组的一期辅助通畅率显著高于未规律随访组(P值分别为0.026、0.027和0.008)。结论 即穿型AVG的长期通畅率结果满意,规律超声随访可以有效提高术后一期辅助通畅率,减少急性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6.
肿瘤干细胞已经被证实存在于一些肿瘤组织中,而肝癌干细胞是否存在仍未得到确切的结果.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对于肝癌干细胞的来源提出了两个假说:成熟肝细胞的去分化与肝干细胞的"成熟受阻".目前后者是较为公认的肝癌形成途径.同时,为了得到肝癌干细胞存在的直接证据,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其表面标志物的研究,希望通过得到理想的标志物来鉴定分选出肝癌干细胞.SP细胞与肝癌干细胞的研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因此,肝癌干细胞的研究将会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产生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症下肢缺血(CLI)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重度期表现,膝下动脉闭塞是导致CLI重要原因,保肢、提高生活质量是CLI治疗目标.随着技术和器械发展,腔内治疗成为膝下动脉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膝下动脉独特的解剖特点、治疗难度大、再狭窄发生率高,一系列争议性问题产生;首选腔内治疗还是传统旁路手术,膝下动脉治疗靶血管如何选择,膝下动脉腔内治疗入路如何选择,腔内治疗术式如何优化等.本文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治疗经验,就膝下动脉闭塞腔内治疗上述热点问题的实践与思考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陷阱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标志物对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临床愈合结局的预测价值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DFU患者120例,纳入60例非溃疡糖尿患者及6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收集和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实验室检查数据、溃疡创面测量数据及1年内创面愈合随访信息。检测DFU患者及对照组血液中NETs标志物,收集溃疡组织检测弹性蛋白酶水平。进行体外NETs释放实验验证DFU患者血液微环境能否促进NETs释放。评价NETs标志物与DFU患者1年内溃疡愈合和截肢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DFU患者相比,DFU患者血液所提取血浆和血小板更容易在体外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NETs(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FU患者血液中NETs标志物水平显著增高(P<0.05)。非愈合亚组溃疡组织中弹性蛋白酶水平显著高于愈合亚组,合并感染的DFU患者溃疡组织中弹性蛋白酶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患...  相似文献   
10.
<正>周围动脉狭窄闭塞可导致间歇性跛行、缺血性静息痛、溃疡或坏疽等症状。腔内治疗技术和器械的进步促进了周围动脉疾病治疗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案。尽管如此,支架内再狭窄仍是周围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的一大挑战,是血管再通远期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据病变的不同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