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18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院自1995年以来收治了36例脊髓室管膜瘤患者,占同期脊髓髓内肿瘤的33.6%;本组患者均采用了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和探讨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9例垂体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垂体ACTH微腺瘤的诊断较为困难,有库欣氏综合征表现的患者,辅以血清ACTH、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并结合影像学资料方可确诊,经蝶手术切除肿瘤复发率仅为6.9%。结论 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须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经蝶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垂体ACTH腺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50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及手术探查结果,探讨AVM的深、浅及供血、引流血管数量与出血发生率的关系。经统计比较发现:深部较浅部AVM出血率高;供应动脉条数多于导出静脉条数者及仅有单条导出静脉出血率最高,并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因此,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对这些AVM患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颅脑创伤急性期双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外伤性双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影像特点,以探讨其形成机制.并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治疗的14例(男性11例,女性3例)急性外伤性双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急性双侧硬膜外血肿常见的有3种情况:中线部位跨矢状窦血肿(5例),双侧对冲部位血肿(6例)以及一侧硬膜外血肿术后对侧迟发血肿(3例),均于伤后48h内诊断。患者入院时GCS13~15分8例,9~12分1例.≤8分5例。手术治疗9例,其中一次手术7例,二次手术2例;保守治疗5例。除2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外,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头颅平片对预测急性双侧硬膜外血肿有重要意义,动态CT扫描是及时发现血肿并观察其变化的重要手段:双侧硬膜外血肿早期发现并及时手术者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一侧混合性颞叶癫痫的联合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侧混合性颞叶癫痫联合微创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16例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经临床症状、长程视频脑电监测(V-EEG)、头颅CT、MRI、磁共振波谱(MRS)、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脑磁图(MEG)和术中皮层脑电(ECoG)以及深部脑电(DEEG)检查,发现在一侧颞叶海马和颞叶新皮层中存在着各自独立的致痫灶,诊断为一侧混合性颞叶癫痫,分别给予立体定向杏仁核海马毁损(SAHT)和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ST)联合治疗.结果 随访6~32个月,按照Engel的疗效判断标准:Ⅰ级7例,Ⅱ级4例,Ⅲ级4例,Ⅳ1例.术后未发生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采用联合微创手术方法治疗一侧混合性颞叶癫痫,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按照临床发病的不同表现,Moyamoya病可主要分为缺血型和出血型两种。一般缺血型多见于儿童,出血型多见于成人。对儿童型Moyamoya病患者进行血管吻合手术已被普遍接受,该类手术能增加脑供血,改善临床症状,减缓或停止病变的进行性发展。在手术方式上,目前有很多技术上的变  相似文献   
7.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约占后循环动脉瘤的50%,位置深在,与重要的丘脑穿通动脉关系密切,直接夹闭动脉瘤颈难度很大,是神经外科中极具挑战性的手术。近年来虽然大多数病例是通过血管内栓塞治疗,但仍存在栓塞后动脉瘤复发、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等致命的风险,另外一些瘤颈较宽和巨大的动脉瘤也不适于血管内栓塞治疗,因此神经外科医生还需要掌握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颅内结核瘤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颅内结核瘤68例临床分析田德棒,许建强,田更戌,杨树源近年来颅内结核瘤的报告不多。我们于1962年2月一1992年5月共收治“例,现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问题.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32例,女36例,年龄6一57岁,其中6一10$14俩I.11—20岁2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外伤患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CSF-MBP)水平与其损伤类型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对42例急性脑外伤患者的CSF-MBP进行测定,并测定2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 严重脑内原发性损伤患者CSF-MBP平均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脑内原发性损伤和单纯颅内血肿者(P<0.01),单纯颅内血肿患者CSF-MBP仅伤后第5天增高;弥漫性脑损伤组CSF-MBP水平显著高于局灶性脑损伤组(P<0.01),伤后1周内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结论 CSF-MBP的测定有助于急性脑外伤患者损伤程度及类型的判定。  相似文献   
10.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树源  杨玉山 《天津医药》1999,27(10):579-581
为了前瞻性研究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应用超导技术对37例急性脑梗死病临近梗死部位的脑血管内注入溶栓药物治疗。其中22例使用蝮蛇抗栓酶3号,15例使用尿激酶溶栓,结果:27.03%的患者在6小时内溶栓,24.32%在7~12小时内,21.63%在13-24小时内,24.32%在25~48小时内,2.7%在48小时以后溶栓,溶栓后症状明显好转者占59.5%,好转者21.6%,无改善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