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踝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病的疗效。[方法]对1999~2004年1月的18例患者包括骨性踝关节炎6例,创伤性踝关节炎9例,局限性距骨缺血坏死2例,踝关节融合后1例,均采用L ink STAR假体3构件套进行人工踝关节置换。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47.7岁(38~67)。[结果]随访平均3 a 9个月(1~5 a)。按Kofoed评价系统观察疗效,优(85~100)16例,良(75~84)2例,无可(70~74)和差(<70)。患足背屈平均8°(范围6°~12°),跖屈12°(范围8°~16°),背屈和跖屈平均16°(11°~23°)。并发症有切口皮缘坏死2例,无足内、外翻和影像学松动。[结论]人工踝关节置换是治疗和替代踝关节多种疾患疼痛和需要融合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片侵入倾向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98例中获得随访的39例的X线、CT和MRI(24例)影像学资料,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片侵入倾向及对策。将爆裂骨折侵入椎管分为四类八型,宜采用Harrington器械钢丝或椎弓根螺钉钢板轴向撑开系统,使骨折复位,椎管容积恢复,毋需行后路椎管减压。本组取得良好效果。仅对骨片游离型需要切开椎管直接摘除骨片。  相似文献   
3.
椎板后移回植的椎管扩大术治疗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作者报告棘突劈开、椎板后移回植的椎管扩大术治疗椎管狭窄症182例,使椎管容积扩大34.8%,横径扩大3.8mm,矢径扩大6.1mm。随访2年9个月,优良率86.6%,椎板愈合率96.9%。本文探讨少数椎板迟延愈合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如斜切椎板、缝合固定和腰背筋膜与棘上韧带悬吊缝合等。术后卧床10~12周,用石膏型保护。作者认为本法能有效的预防术后脊柱不稳,顽固性腰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外固定器治疗陈旧性胫腓骨骨折胡裕桐,应忠追,张启明对陈旧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是临床常见而棘手的问题。自1980年以来,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80-Ⅰ型多功能骨折外固定器[1],对20例陈旧性胫腓骨骨折病人,采用外固定器闭合复位、加压固定治疗,经二年以上随...  相似文献   
5.
阳雄牌 NXY—Ⅰ型男性多功能治疗仪(简称 NXY—1型仪),是我院研制的并可同时治疗4名男性患者专用仪器。于1990年11月至1991年8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阳萎、早泄5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6883例肘部损伤和疾患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观察6883例肘部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方法:对3个单位15年中的6883例肘部损佃和疾患按分类,年龄和性别、分布、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如表1-4。结论:本组大宗资料分析,将有助于提高我国肘部损伤和疾患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发展我国肘关节外科学。  相似文献   
7.
近2年我们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住院时间短、视力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对患者进行精心有序的护理,使手术并发症显著减少,手术成功率显著增加,让更多的白内障患者得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工踝关节置换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改变.[方法]采用LunerDPX-L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以健侧和患侧术前BMD为对照,对6例(男5,女1)人工踝关节置换后6、12个月、2年和3年分别测量BMD改变和观察骨小梁生长情况.获得数据经SPSS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5~2年X线片显示骨小梁长入假体微孔,BMD术后第3年达到峰值,平均(1.155±0.210) g/cm~2.术后6个月平均BMD(0.854±0.217) g/cm~2,12个月(0.975±0.142) g/cm2,2年(0.956±0.213) g/cm~2,3年(1.155±0.210) g/cm~2,P<0.05.[结论]术后1.5~2年X线片示骨小梁出现、增加,并密集长入假体微孔,BMD逐年增高,第3年达到峰值[(平均1.155±0.210) g/cm~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年龄、骨折Neer分型及骨折部位骨质质量对3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肱骨近端切开复位内固定(25例)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11例)治疗,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36例均成功手术,按Neer评定标准,术后肩关节功能优16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30/36)。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部位的骨质量及骨折Neer分型情况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早期应积极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