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用一段约10cm长带系膜的游离空肠,在腹壁与胆道之间建立一条潜在的永久性通道,为术后胆石病复发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本组81例病人中11例(13.58%)因术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再住院,全部经此通道做经皮穿刺胆道引流。避免了急诊手术。17例(20.99%)术后残余(或复发)结石中的16例,经游离空肠通道(以下简称通道)取石治愈,治愈率94.12%,避免了经腹胆道再手术。1例经通道取石失败,改做经腹胆道再手术取石,占本组需再手术取石的5.88%,为全组病人的1.23%(1/81)。本术式在肝门胆管狭窄切开成形后亦可完成空肠内引流而与各种形式胆肠内引流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改变胆道解剖与生理,因此,成功地避免了逆行性胆道感染、消化性溃疡和盲端综台征等重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栓塞材料的门静脉栓塞术(PVE)与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对剩余肝体积(FLR)增长速率的影响,比较各组FLR的增长速率,二期手术切除率、术中数据和术后并发症。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对比研究。2014年11月至2019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共126例因FLR不足导致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或肝内胆管癌(ICC)病人,将其分为4组:ALPPS组及分别采用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微球、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的PVE组。主要终点为FLR增长速率和二期手术切除率。结果 各组的手术切除例数及二期手术切除率分别为:ALPPS组38例(99.4%),NBCA组32例(76.2%),明胶海绵组20例(60.6%),微球组10例(83.3%)。ALPPS组、NBCA组、微球组的FLR增长速率分别为15.1 mL/d,10.0 mL/d和 8.5 mL/d,均高于明胶海绵组(3.7 mL/d)。结论 采用NBCA及微球作为栓塞材料的PVE导致FLR增长速率低于ALPPS,两种栓塞材料的PVE二期手术切除率相当。使用NBCA作为栓塞材料的PVE其FLR增长速率高于微球,且这两种栓塞材料的栓塞效果均优于明胶海绵。  相似文献   
3.
PCR辅助转录滴定系统定量检测AFP mRN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PCR辅助转录滴定系统(PATTY)定量检测AFP mRNA的方法。方法:采用RT-PCR定点替代突变及体外转录技术合成单碱基突变AFP mRNA内竞争模板,以竞争性RT-PCR定量检测各肝癌细胞株AFP mRNA,结果:成功制备引入HindⅢ酶切位上为的单碱基突变AFP mRNA内竞争模板,建立PATTY定量检测AFP mRNA的方法;检测1μgHepG2和Huh7两株肝癌细胞总RNA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与注射液两种剂型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拟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3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各19例。A组在TACE围手术期使用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B组在TACE围手术期使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观察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输液量的差异。结果 A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输液量均显著低于B组。结论盐酸昂丹司琼的两种剂型均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肝癌TACE后的恶心、呕吐,口腔崩解片较注射液更有效、更安全、更便捷。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IQQA-3D Liver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巨块型肝癌门静脉栓塞术(PV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2例巨块型肝癌患者的PVE治疗资料,结合患者行PVE治疗前及治疗2~3周后的三维数据,探讨该技术对于PVE治疗的指导价值和疗效的评估意义。结果 根据PVE术前的三维数据确定门静脉的分型,12例巨块型肝癌患者均成功实施了PVE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异位栓塞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PVE治疗2~3周后复查剩余肝体积(FLR)增生情况,10例FLR增加,2例患者FLR降低。10例患者成功行二期精准肝切除治疗。 结论 基于IQQA-3D Liver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巨块型肝癌PVE治疗中不仅可对门静脉的血管进行3D分型、走行予以精准判断,而且对于评价PVE治疗后FLR增生的效果有着精准测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检测外周血AFP-mRNA的研究现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手术是目前公认唯一可能治愈肝癌的方法 ,但术后复发转移率非常高 ,即使小肝癌 (<5cm)根治切除或施行肝移植后 3年复发率仍超过 5 0 % ,提示自发性或医源播散入血的肝癌细胞在肝癌根治术后 ,特别是肝移植后的转移复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使临床寻找能反映肝癌细胞早期血运转移的标志物更为迫切。1994年 ,Matsumura等〔1〕首次采用NestedRT PCR检测外周血AFP mRNA作为循环肝癌细胞的标志物 ,该项研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 ,目前已有10余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2~ 6〕。结果 ,肝癌病人…  相似文献   
7.
肝脏是血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病变常导致糖代谢异常。本文通过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的血糖检测,探讨其糖代谢的特点,为临床血糖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广迪对肝癌行TACE术后止吐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法仍然是TACE(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1],但是TACE术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发生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2].作者2006年3月~2006年10月用广迪注射液及胃复安注射液防治肝癌患者在行TACE术中的胃肠道反应,对其结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生物节律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transcatheter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equenom iPLEX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33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并且分析其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 在分层分析中,本研究发现CRY2:rs2292910这一位点基因型在年龄>52岁、肿瘤<5 cm患者组与患者预后有着显著相关性.结论 CRY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可能作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后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静脉栓塞术(PVE)或PV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无法一期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行二期手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6日至2022年12月31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102例无法一期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2例, 女20例;年龄为52(25~73)岁。102例患者中, 72例患者转化治疗方法采用PVE+TACE, 设为PVE+TACE组;30例采用PVE, 设为PVE组。观察指标:(1)二期手术切除率和剩余肝体积(FLR)增长情况。(2)二期手术治疗情况。(3)随访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 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二期手术切除率和FLR增长情况。PVE+TACE组、PVE组患者二期手术切除率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