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光子调强适形放疗(IMRT)与质子调强适形放疗(IMPT)剂量分布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子医学中心收治的8例行放疗的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每例患者分别进行IMRT及IMPT计划设计, 主要评价指标有靶区剂量分布参数[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靶区中95%及100%处方剂量曲线包绕体积的百分体积(V95%和V100%)]以及危及器官的平均剂量(Dmean)和一定相对生物效应(RBE)剂量照射百分体积[患侧肺Dmean、V5 Gy(RBE)和V20 Gy(RBE), 双肺Dmean、V5 Gy(RBE)和V20 Gy(RBE), 心脏Dmean、V30 Gy(RBE)、V40 Gy(RBE), 脊髓最大剂量(Dmax), 食管Dmean]。结果与IMRT比较, IMPT可以降低双肺、患侧肺、脊髓、食管以及心脏的剂量参数水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特别是双肺Dmean[(4.1±1.8)Gy(RBE)比(6.9±1.9)Gy(RBE)]、V5 Gy...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自行设计的水模体模拟头部γ刀治疗全过程,探讨自测γ刀治疗精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在对γ刀的机械精度进行确认后,通过水模体获取CT和MRI图像后制定治疗计划。采用胶片感光法获得焦斑在x、y、z轴上落点,对本院及其他5家医院γ刀的治疗精度进行检测。结果 除本院CT外,6家医院其他10台CT、MRI定位的γ刀治疗精度均未达到偏差<0.5 mm的厂家技术参数要求,偏差主要表现在y轴上。按偏差值对治疗计划的坐标做相应修正后,焦斑落点的偏差均能控制在0.5 mm内。结论 模拟γ刀治疗全过程对其最终治疗精度进行检测是必要和可行的,对偏差可通过坐标修正以保证个案治疗精度,并为厂家系统修正提供参照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X射线照射对离体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突起生长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的方式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分别给予0、2、4、8、10和12 Gy剂量照射,在照射后第1天和第3天,采用MTT法检测电离辐射对原代海马神经元死亡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电离辐射对原代海马神经元神经突起的影响。结果 在照射后第1天和第3天,随着剂量的增加,海马神经元细胞死亡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068、43.370,P<0.05),但4、8、10和12 Gy照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照射后第1天,神经突起长度、总树突分支长度(TDB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169、7.856,P<0.05),照后第3天神经突起长度、TDBL和总树突分支点数(TDBT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797、6.565、6.021,P<0.05)。结论 X射线照射对离体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已有的非共面容积旋转调强(VMAT)海马保护全脑放疗(HA-WBRT)方法进行改进,比较改进的非共面VMAT计划与非共面、共面VMAT计划在HA-WBRT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5例颅外肿瘤脑转移需行WBRT的患者,分别对每例患者设计改进非共面、非共面和共面VMAT计划,并对3种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剂量以及加速器MU值和治疗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改进非共面VMAT计划与非共面、共面VMAT计划相比,改进非共面VMAT计划靶区适形性和剂量梯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靶区剂量均匀性略差于另外两种计划。在海马体组织Dmax、Dmin、Dmean 3项剂量参数上,改进非共面计划可分别控制在约14.37、8.40和10.80 Gy,显著小于非共面和共面计划相应值(P<0.05);其它危及器官如晶体、视神经等剂量均控制在临床安全剂量范围内,各计划之间差异不显著;改进非共面计划MU值和治疗时间均大于非共面计划和共面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非共面和共面VMAT计划,本研究改进的非共面VMAT方法在HA-WBRT中能更进一步降低海马组织的受照剂量,为临床实施HA-WBRT时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肝脏巨大肿块的放射治疗因周边正常组织容积剂量的限制,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伽玛刀治疗均难以奏效或毒副反应明显。能否在不损伤全肝正常组织的前提下对肝脏巨大肿块患者进行有效放疗,笔者对近年收治的2例巨大肝转移癌患者采用伽玛刀“掏心”与分段治疗,临床上获得较好的姑息性治疗效果,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正逐渐被应用于抗肿瘤血管药物的早期临床试验。该文将对传统临床试验药效评价体系应用于抗肿瘤血管分子靶向药物研发中所存在的问题、DCE-MRI的相应技术原理、DCE-MRI临床应用现状与其在临床试验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与展望做一综述,并列举一些近年来应用DCE-MRI技术进行抗肿瘤血管分子靶向药物临床试验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