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是女性宫颈组织发生的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瘤样病变。由于该病容易与恶性淋巴瘤相混淆,近年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文献报道认为病因主要有3个方面:宫颈炎性反应性增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和EB病毒。本院曾收治1例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患者已明确同时发生了多发性尖锐湿疣、低危HPV感染,这可能是宫颈淋巴瘤样病变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判读与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0年期间在我院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活检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宫颈上皮异常检出率为3.54%,55岁以上妇女上皮异常检出率明显低于46~55岁组.薄层液基细胞学判读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7.55%,存在判读偏低或偏高的现象.导致判读偏差的因素有细胞学取材局限,难以获取深层细胞;取材不当以致阳性细胞过少;活检取材不到位等.结论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法,对于宫颈上皮异常,包括非典型鳞状上皮,意义不明确的病例必须进行细胞学复查、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或活检,对于薄层液基细胞学判读阳性而病理诊断阴性的病人也需进一步追踪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3.
肺肉瘤样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76岁,因咳嗽、咳痰20余天入院.痰为白粘痰,偶有黄脓痰,无发热、盗汗、乏力,无喘憋等症状.查体: 双肺呼吸音粗,右上肺可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8.83×109/L,中性粒细胞73%,淋巴细胞20%,红细胞 3.70×1012/L,血红蛋白113g/l,氧总量 15.5ml/dl,二氧化碳总量 23.3mmol/l,肺泡动脉氧分压 44.2mmolHg,动脉血氧分压 0.67,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浆液性癌( pelvic serous carcinoma, P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SC 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例PSC,年龄23~87岁,平均58.9岁。PSC 可发生于输卵管、卵巢和腹膜,常因腹胀、腹痛或盆腔占位就诊,发现时常广泛累及盆腔多个脏器,不易明确原发部位。输卵管浆液性癌原发灶小,易种植,卵巢和腹膜浆液性癌常伴有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serous tubal 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 STIC)。结论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可能是PSC 的主要来源。诊断PSC 时需仔细检查输卵管以明确其原发部位,病变广泛累及腹膜时需与腹膜间皮瘤和盆腔外腺癌腹膜转移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学、DNA倍体分析及细胞蜡块在胸腹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送检查找瘤细胞的胸腹腔积液标本206例,进行离心涂片、细胞DNA倍体分析、细胞蜡块切片HE染色及相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恶性胸腹腔积液45例,其中,细胞涂片找到瘤细胞25例(55.56%);DNA倍体异常细胞阳性37例(82.22%);离心沉渣包埋细胞蜡块切片40例,细胞多而集中,细胞形态清楚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背景清晰,能较好地满足诊断。30例进一步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能明确肿瘤细胞来源。结论常规细胞涂片结合DNA倍体分析及细胞蜡块技术可有效提高肿瘤细胞的检出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胸腹腔积液细胞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确定肿瘤细胞来源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是胃最常见的淋巴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胃MALT淋巴瘤患者常无明确的特异性症状,胃镜形态多样且无特异性,肿瘤细胞以小B细胞为主,细胞异型性小,而胃黏膜活检取材局限,提供的标本小,因此,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容易诊断不足甚至误诊。本文收集8例胃MALT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分析其特点,以提高病理医生的认识水平,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5~2015年北京市石景山医院8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OSMB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并进行文献复习。 方法选择2005—2017年,于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例OSMBT患者(患者1~4)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这4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要点进行分析。本研究对OSMBT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设定文献检索策略为:以"卵巢肿瘤""浆黏液性肿瘤""交界性肿瘤""ovarian neoplasm""seromucinous neoplasm"及"borderline neoplasm"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OSMBT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总结OSMB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要点。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4例OSMBT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发病年龄为29~65岁,中位年龄为4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和盆腔包块;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均为Ⅰ期。手术方式:对患者1、2进行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3、4进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手术切除标本的大体观察:肿瘤直径为0.9~10.0 cm,平均为4.4 cm;患者2肿瘤发生于双侧卵巢;患者1~3肿瘤呈单房囊性(囊壁内可见乳头状结构),患者4肿瘤呈实性。手术切除标本的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肿瘤囊壁衬覆分支乳头状结构,无间质浸润。肿瘤上皮细胞内、乳头状结构的间质内和肿瘤性腺体的腺腔内,均可见明显中性粒细胞浸润。乳头被覆上皮细胞复层排列,主要由宫颈管型黏液性上皮、浆液性上皮、嗜酸性细胞组成。细胞核呈轻、中度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患者2伴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切除标本的免疫组化结果:免疫表型CK7、PAX8呈阳性,CK20、CDX2呈阴性。随访结果:对4例患者于术后随访15~156个月,平均为78.8个月,均未发现OSMBT复发或转移。②文献复习结果:共计筛选出9篇OSMBT相关文献,涉及OSMBT患者为86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下腹不适等,中位年龄为49岁;肿瘤平均直径为7.9 cm;19.1%(13/68)患者肿瘤发生于双侧卵巢;34.9%(30/86)患者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91.2%(62/68)患者FIGO分期为Ⅰ期。8篇文献报道对66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5.9个月,OSMBT复发率为6.1%(4/66)。 结论OSMBT临床较少见,多见于较年轻女性,其发生主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临床对该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手术切除标本的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需注意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黏液性肿瘤及癌的鉴别诊断。OSMBT患者多为FIGO Ⅰ期,预后良好。对于需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OSMBT患者,可采取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并且术后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正常肝细胞、肝硬化细胞、肝癌细胞膜表面微细结构;绘出细胞膜表面蛋白变化图,并以此图作为诊断肝癌的标准.方法 选取正常肝细胞、肝硬化细胞、肝癌细胞各40组,利用AFM对标本扫描,将细胞膜表面扫描图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肝细胞、肝硬化细胞、肝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正常肝细胞到肝硬化细胞再到肝癌细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细胞膜表面的蛋白微细结构分布并不均匀,从膜表面蛋白分析数据中可看到它们存在差异.结论 依据细胞膜表面分析数据做出三组图形,我们可以以此为肝癌的诊断标准,只要获得一个细胞,即可做出肝癌的诊断.根据细胞膜表面蛋白分布的不同,将细胞膜表面分为功能活跃区和功能不活跃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脾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石蜡切片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对1例脾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男性,30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疲乏、发热、左上腹痛、中度脾肿大伴脾破裂,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发现脾内占位。病理检查见癌组织位于脾脏自发性破裂口的周围实质(局限于红髓)及脾门软组织内,癌细胞排列成实性、梁状、腺样、假菊形团样结构,间质纤维组织分隔瘤细胞团;细胞中等大小,形态相对一致,胞质嗜酸性,核居中,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清楚,病理性核分裂象少见,脾门淋巴结及血管可见癌累犯。免疫组织化学示癌细胞CD56(2+~3+),Syn (1+),CgA、CK (±)。结论:脾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甚罕见,形态与发生于其他器官的神经内分泌癌类似,免疫组织化学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背景及其对细胞学诊断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医院病理科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病例,并与活检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绝大多数宫颈上皮病变背景干净,约8.72%的病例出现重度炎症背景,约3.15%的病例出现血性背景.鳞癌(squmaous carcinoma,SC)和腺癌(adenocarcinoma,AC)(100.00%)组、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32.00%)组和非典型鳞状上皮、不除外高度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组(33.30%)血性/炎性背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典型鳞状上皮、意义不明确(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组(6.30%)和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4.76%).结论血性/炎性背景是导致宫颈上皮病变低诊断甚至漏诊的主要原因.冰醋酸溶液处理可有效清除血性背景,提高涂片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