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扫查选择适合封堵治疗的VSD患者,然后监测导管引导Amplatzer封堵器治疗VSD的全过程,在监测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导管及封堵器的位置,配合封堵器的释放,观察封堵器是否已封堵好室间隔缺损处,周边有无残余分流。  相似文献   
2.
重大交通事故伤521例院前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军  姜华  李海苗  段梅珍 《武警医学》2001,12(4):227-227
院前急救在我国尚属薄弱环节。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 ,交通事故已成为危险最大的伤害之一 ,死亡率高达19 8% ,如何减少伤亡已经成为急救医学和创伤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1,2 ] 。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院共处理大型车祸 30次 ,救治伤病员 5 2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重大交通事故是指 1次造成死亡 1~ 2人 ;重伤 3人以上 10人以下 ;财产损失 3万以上不足 6万元[3 ] 。本组 5 2 1例 ,男 332例 (占 6 3 3% ) ,女 189例 (占36 7% ) ;年龄 3~ 76岁 ,平均 2 7岁 ;伤后送至急诊科时间最长 40min ,最短 10min…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03/2006-10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2~72岁,平均56岁.随机分为移植组(n=20)和对照组(n=18),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其中移植组患者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 μg皮下注射,1次/d,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第6天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进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对照组:仅行常规药物治疗,未进行细胞移植.两组患者于移植前和移植后6,12个月分别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移植前和移植后12,24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6 min步行试验.比较两组生存率及心脏事件发生率,以患者死亡作为试验终点.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6)个月,在随访12~24个月时移植组患者1例行二尖瓣置换,1例死亡,对照组2例死亡,均死于顽固性心衰.移植组患者移植后6,12个月血常规及生化各指标与移植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后12个月,移植组6 min步行路程较移植前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和自身移植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超声检查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较移植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也较移植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1).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虽然较12个月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至24个月,上述指标未见进一步改善,且有转差趋势.围移植期及移植后24个月随访中未见任何严重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生存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动员后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安全、有效,近期可显著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但远期临床效果尚不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04-03/2006-10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2~72岁,平均56岁。随机分为移植组(n=20)和对照组(n=18),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其中移植组患者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 μg皮下注射,1次/d,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第6天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进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对照组:仅行常规药物治疗,未进行细胞移植。两组患者于移植前和移植后6,12个月分别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移植前和移植后12,24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6 min步行试验。比较两组生存率及心脏事件发生率,以患者死亡作为试验终点。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6)个月,在随访12~24个月时移植组患者1例行二尖瓣置换,1例死亡,对照组2例死亡,均死于顽固性心衰。移植组患者移植后6,12个月血常规及生化各指标与移植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后12个月,移植组6 min步行路程较移植前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和自身移植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超声检查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较移植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也较移植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1)。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虽然较12个月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至24个月,上述指标未见进一步改善,且有转差趋势。围移植期及移植后24个月随访中未见任何严重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生存率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采用动员后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安全、有效,近期可显著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但远期临床效果尚不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1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mg/d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1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白介素-18、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周后血清白介素-18及高敏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白介素-18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治疗可能获益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参芎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参芎注射液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治疗1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IL-18和hs-CRP。结果参芎注射液组治疗1周后血清IL-18及hs-CRP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早期应用参芎注射液治疗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IL-18和hs-CRP水平;参芎注射液的抗炎作用明显,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参芎注射液治疗可能获益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区分娩的新生儿3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脐带处理方法,实验组比常规处理方法少一个步骤,即不包裹无菌脐带卷,使断脐后脐带残端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窝干燥时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窝干燥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断脐后脐带残端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两种会阴保护法对预防产妇会阴撕裂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助产中更好地保护会阴的操作手法.方法 选择孕37~42周,经阴道自然分娩,无会阴侧切指征的头位初产妇150例,在助产中用新式会阴保护法保护会阴作观察组,将以往用传统托肛法保护会阴的150例作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Ⅱ度、Ⅲ度裂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新式会阴保护法保护会阴,可明显减轻会阴裂伤,减少产时疼痛,提高会阴完整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双盘闭合伞封闭膜部室间隔缺损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膜部VSD,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28岁,平均年龄(13.8±5.6)岁;均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得VSD为(6.2±3.3)mm(3.6~10.6mm);术中左室造影测得VSD为(6.1±1.6)mm(4.1~10.0mm)。应用国产双盘闭合伞对上述病人经导管封闭。术中采用经胸超声监测闭合伞的释放。术后即刻、1周、1个月、3个月复查心电图、胸片、TTE。结果28例病人均一次封堵成功。其中1例超声及左室造影示少量云雾状分流,48h后复查UCG分流消大。另1例闭合伞释放后脱落,卡在右髂总动脉,再穿刺左股动脉建立轨道后封闭成功,脱落伞经手术取出;还有1例出现一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随访3个月无心律失常、无溶血、无栓塞、无心内膜炎,封闭伞位置良好,无分流,主动脉瓣及房室瓣未受影响。结论国产双盘闭合伞封闭膜部VSD近期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