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报道三例肾脂肪肉瘤,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其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精索静脉曲张(VC)术后复发的病因,探讨经外环口以下途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MV)治疗复发V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VC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27(18~36)岁。5例既往曾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11例曾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16例于术后1~3年复诊时诊断为VC复发。复诊病因包括婚后未育10例、阴囊疼痛12例,其中婚后未育合并阴囊疼痛者6例。本组16例复发后,术前评估VC临床分级Ⅲ级13例(左侧8例,双侧5例),Ⅱ级3例(均为左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位值为2.5(0~4)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分度:Ⅲ度12例(左侧7例,双侧5例),Ⅱ度4例(均为左侧)。12例临床分级和CDFI分度均为Ⅲ级(度)者的左肾血管CDFI检查提示合并胡桃夹现象(NCP)。术前血清睾酮(16.2±4.9)nmol/ml,精子浓度(11.8±3.9)×106/ml,前向运动精子比例(PR)(24.4±4.2)%。本组16例均行经外环口以下途径的MV手术。全麻,患者取平卧位。术中取腹股沟管外环口以下斜切口,分离显露精索,其下方插入纱布条并垫高。使用手术显微镜放大术野4~6倍,彻底结扎并切断扩张迂曲的精索外和精索内静脉所有分支,注意保护精索内动脉和淋巴管。术中11例仅行左侧MV手术,5例行双侧MV手术,所有患者术中均探及明显扩张迂曲的精索外及精索内静脉,通过MV手术可以清晰解剖并充分保护精索内动脉及淋巴管。术中每例平均结扎左侧精索外静脉(2.1±0.6)支、精索内静脉(10.1±1.1)支,解剖出左侧精索内动脉(1.3±0.5)支、淋巴管(3.0±1.0)支,结扎右侧精索外静脉(1.4±0.5)支、精索内静脉(6.6±0.5)支,解剖出右侧精索内动脉(1.4±0.5)支、淋巴管(2.6±0.5)支。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阴囊触诊情况、CDFI、精液分析、血清睾酮等指标,并与术前比较。结果本组16例21侧MV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6个月复查,所有患者查体阴囊无明显迂曲血管团,Valsalva试验呈阴性。VAS中位值为0(0~2)分,较术前显著降低(Z=-2.994,P<0.05)。精子浓度(16.2±4.6)×106/ml,PR(34.5±4.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血清睾酮水平(16.6±4.4)nmol/ml,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复查CDFI提示精索内静脉无明显反流。16例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睾丸萎缩、鞘膜积液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10例因婚后未育就诊者中5例术后随访期内完成生育。结论VC术后复发与静脉漏扎有关,特别是对于Ⅲ级VC或合并NCP的VC患者,采用内环口以上的传统高位结扎术或腹腔镜手术极可能漏扎较细的精索内静脉和外环口以下水平的精索外静脉。经外环口以下途径的MV手术,通过彻底结扎精索内和精索外静脉,同时保护精索内动脉和淋巴管,不仅可有效避免VC术后复发及并发症,而且可以缓解阴囊坠痛症状和改善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及环氧合酶2(COX-2)在肾癌病人血清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影像学及病理诊断为肾癌病人5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其血清中TSGF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OX-2表达水平。以肾结石6例、肾囊肿10例、正常健康因外伤行肾部分切除者4例共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肾癌病人血清中TSGF水平及组织中COX-2的表达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t=3.78,χ2=26.12,P<0.05)。肾癌病人血清TSGF水平与病人性别有关(r=0.282,P<0.05),肾癌组织COX-2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382,P<0.05)。结论 TSGF及COX-2在肾癌临床诊断及预后判定中有参考价值,血清TSGF水平在女性肾癌病人的早期筛查中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泌尿系肿癌中,膀胱癌术后复发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膀胱内灌注药物治疗和预防肿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方法很多.1994年4月-2003年4月,我们对68例不同分级、分期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62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8月~2003年4月,我们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16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肾囊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②方法应用抗人GSTπ多克隆抗体,以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GSTπ的表达。③结果77例肝细胞癌中,GSTπ阳性表达率为89.6%;癌旁组织中,增生结节GSTπ阳性表达率为71.1%(27/38),肝硬化组织为22.9%(8/35);肝癌及增生结节中GSTπ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织(χ2=44.9,16.9;P<0.001);且肝癌与增生结节两组间GSTπ阳性表达率亦有显著性差异(χ2=6.35,P<0.02)。GSTπ表达与Edmondson组织分级无关(χ2=1.96,P>0.25)。④结论GSTπ可作为肝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的标志酶,对肝癌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人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前列腺偶发癌(IDPC)是因良性前列腺疾病而行前列腺切除的标本中偶然发现的前列腺癌,约占临床诊断前列腺肿瘤的25%。1997年10月至2003年11月,我院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315例,术后对标本采用连续切片方法检出IDPC21例(6.6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