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典型病例,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布置课前预习内容,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在教学查房中以导向问题为主线实施教学培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教学查房模式和传统讲授教学查房模式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92.53±2.17分、81.40±6.17分,临床诊疗考核成绩分别为91.10±1.97分、79.60±3.27分,P值分别为<0.001、<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教学模式的学员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增加学习兴趣、利于神经科思维,P值分别为0.013、0.024、0.035。结论  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教学查房效果,帮助学员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抓住神经外科疾病的关键点加速神经外科诊疗思维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水下爆炸引起水面泅渡战位比格犬脑和肺的损伤情况.方法 20只健康比格犬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距爆源5、8、11和15 m)和1个对照组(n=4).利用1 kg 2,4,6-三硝基甲苯(TNT)裸药在水下2 m实施爆炸对水中漂浮比格犬进行致伤,采用水下及颅内压力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记录爆炸致伤的过程.爆炸后3 h内对存活的比格犬行头部和胸部CT检查及头部MRI检查.爆炸后24 h取脑和肺标本,观察颅脑和胸、肺大体损伤情况,并通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脑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压力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观察到水下爆炸的致伤过程包括冲击波作用和气泡作用2个阶段.5 m、8 m、11 m和15 m组比格犬分别死亡4、3、1、0只.头部CT和MRI检查示实验组比格犬脑组织没有明显损伤,胸部CT检查示有肺内出血、气胸、血胸或胸腔积液等表现.H-E染色结果示实验组比格犬脑组织无明显变化,而肺组织肺泡破裂,肺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肺间质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TUNEL染色仅见海马区少量细胞呈阳性表现,而肺组织肺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呈现广泛的凋亡坏死趋势.结论 水下爆炸引起水面泅渡战位比格犬的损伤主要为肺爆震伤,脑组织损伤相对轻微.  相似文献   
3.
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在全身外伤中的发生率占第2位,残死率占第1位。纳入全国47家医院的TBI资料库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在急性TBI患者中,重型TBI患者的病死率为27.23%,死亡+植物生存+重残率为53.17%。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比格犬多舱室爆震伤后血清快速反应激素皮质醇和非快速反应激素[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的变化,及其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建造与实际舰船等大小的相邻舱室,并取健康成年比格犬48只随机置于当舱和邻舱。海军用炮弹于当舱进行静爆,利用压力传感器记录舱室内压力变化情况并测定爆炸前及爆炸后0.5、3、18 h当舱与邻舱实验犬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皮质醇、GH和PRL的含量。结果 当舱内压力在起爆后出现明显的单个波峰(压力>3 000 kPa),远高于邻舱最高峰(压力<170 kPa)。当舱实验犬总死亡率(70.83%)明显高于邻舱实验犬(12.50%;P<0.05)。当舱和邻舱实验犬血清NSE、GH、皮质醇在爆炸后均持续高于爆炸前(P<0.05),而血清PRL未出现明显波动(P>0.05)。伤后18 h,当舱实验犬血清GH水平明显高于邻舱实验犬(P<0.05)。结论 当舱实验犬较邻舱实验犬遭受到更为严重的颅脑爆震伤,伤后超急性期血清GH的测定可能有助于伤情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模拟舰船内爆炸后生物体的损伤情况,探索典型多舱室内爆炸后比格犬在爆炸冲击波、准静态压力作用下的颅脑损伤伤情特点.方法 在等比例舰艇舱室模型中,使用0.65 kg TNT裸药模拟舰船内爆炸,其中炸药安放舱为当舱,相邻舱室为邻舱.采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将2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置于当舱和邻舱中接受爆炸损伤.观察爆炸后犬存活情况、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神经功能评分以及颅脑大体和形态学改变.结果 爆炸后舱室内会出现两次较大的反射冲击波,邻舱的冲击波压力峰值约为当舱的0.39倍.比格犬在爆炸后即刻死亡7只,24 h内死亡4只,死亡率为45.83%(11/24),其中当舱动物死亡率为66.67%(8/12),邻舱动物死亡率为25.0%(3/12).存活比格犬的基本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在爆后即刻有较大的改变,24 h后基本恢复.即刻死亡的比格犬脑组织有明显的挫裂伤,爆炸后24 h内死亡的比格犬脑组织可见脑出血和脑水肿;爆炸后存活比格犬的脑组织在光镜下也可见部分形态结构和神经元结构的异常,部分神经元出现核囤缩深染、核溶解或核仁消失,细胞界限模糊.结论 舰船多舱室爆炸后,当舱的冲击波压力明显高于邻舱,并且舱室内会出现二次反射冲击波,加重了对生物体的损伤;当舱比格犬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邻舱;比格犬在爆后即刻急性损伤最为严重,且脑组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舱室内爆炸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比格犬的脑、肺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将24只比格犬随机分组后在模拟舰船多舱室场景下建立多发伤模型,观察不同舱室内犬的颅脑、胸肺等部位的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犬海马、肺组织中HIF-1α、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11只犬在爆炸后死亡,均存在明显头部外伤,其中即刻死亡(爆炸30 min内死亡)6只犬均合并明显胸肺部损伤。当舱犬总死亡率、即刻死亡率、非即刻死亡犬伤死率均高于邻舱犬。犬脑、肺组织中HIF-1α、NF-κB p65可见上调表达;在存活超过30 min的犬中,HIF-1α在脑、肺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趋势,NF-κB在脑、肺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另外,HIF-1α的表达与NF-κB p65的表达之间也呈正相关性。结论舰船舱室爆炸后,极易发生颅脑爆震伤合并肺损伤,其中当舱中犬受损伤程度更重;随着致伤后存活时间的延长,HIF-1α、NF-κB的表达主要受脑、肺间的共同继发性损伤因素(缺氧、炎症等)所影响,而且二者的表达存在某种串联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便携式神经内镜在脑内血肿清除术和开放性颅脑损伤有限清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头颅模型内注入硅胶作为脑实质,用垂物法投入模拟血包,制作脑内血肿,应用便携式神经内镜模拟清除脑内血肿;取10只比格犬制作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应用便携式神经内镜模拟进行有限清创术。结果 5例脑内血肿模拟清除术均顺利完成,血肿量为(30.00±7.91)ml,血肿清除时间为(1.28±0.45)min,血肿清除效率为(24.05±2.51)ml/min,血肿清除体积为(27.20±6.83)ml,血肿清除率为(90.98±2.73)%。10只比格犬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在便携式超声实时引导下完成有限清创术,异物数量为(4.00±1.49)个,手术时间为(25.20±9.66)min,异物取出数量为(2.90±1.10)个,单个异物清除时间为(9.50±2.83)min,异物清除率为(73.17±16.22)%;手术前后CT示颅内无继发性出血,但是积气增多。结论 利用便携式神经内镜对脑内血肿进行血肿清除术,或对开放性颅脑损伤进行有限清创术,都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9.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在现代战争中非常常见,如不能早期得到有效诊治,易遗留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焦虑、抑郁等多种症状,将严重影响官兵的生活质量和战斗力水平,为家庭和社会增加巨大负担。近年来,美军对m TBI的致伤机制、辅助检查、治疗手段、预后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制定了相关的救治指南和规范。本文综述m TBI相关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以期为建立标准化的救治体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