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男,74岁,系北京市建材化工厂退休工人(长期接触化学制品)。因"低热3年余,乏力、食欲缺乏1个月余"于2010年3月5日入我院结核科。病史特点:(1)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属肺结核病好发人群。(2)有低热、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病程已3年。(3)其妻是"肺结核"患者,有肺结核病密切接触史。(4)抗结核治疗症状好转,肺部病灶明显吸收。(5)查体:体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研究枸橼酸与普通肝素抗凝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的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之间行肾移植术后出现DGF的3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行CRRT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抗凝,观察组则采用枸橼酸抗凝,对两组患者的血液净化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血流速度、24 h置换液量、透析器使用时间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发生相关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0.0%,对照组出现牙龈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3例,全身皮下瘀斑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8.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GF患者在行CRRT治疗过程中,应用枸橼酸抗凝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显著高于普通肝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retroperitoneoscopic nephron sparing surgery,RPNSS)与根治性肾切除术(retroperitone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RPRN)治疗T1b N0M0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T1b N0M0期肾癌16例及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引流时间、术后肌酐水平、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输血情况、引流时间、术后肌酐、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b N0M0期肾癌疗效可靠,术后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较小,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局部复发及转移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4.
5.
背景:在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抗原往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也是不同种属动物执行相同或相似生物学功能的需要。然而细胞膜保守蛋白质分子的分离与鉴定仍然是蛋白组学的一个瓶颈。 目的:探索鉴定细胞膜表面保守蛋白质分子的方法。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09/2007-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完成。 材料:BALB/c小鼠。Hela、293T、ECV304、Raji、Colo205、PLA801、7901、Jurkat、L929、SP2/0和CHO等细胞均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冻存。 方法:将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免疫BALB/c小鼠,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应用Hela、人结肠癌细胞系Colo205、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3T3和中国仓鼠卵母细胞系CHO等细胞进行花环形成系统筛选共阳性杂交瘤,并应用Colo205、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人肺癌细胞系PLA801、人胃癌细胞系7901、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等肿瘤细胞系、胚胎细胞系人胚肾上皮细胞系293T、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小鼠细胞系L929、SP2/0、中国仓鼠细胞系CHO等对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活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鉴定。超速离心法提取Hela、Raji和小鼠Sp2/0细胞膜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保守蛋白,SDS电泳后切下的目的蛋白带,应用质谱仪(LC-ESI-MS/MS)对酶解的肽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①红细胞花环形成筛选方法的建立。②筛选保守抗原单克隆抗体。③单克隆抗体对细胞膜蛋白的免疫沉淀。④质谱分析。 结果:制备了1株可同时识别人肿瘤和胚胎细胞系、小鼠和仓鼠细胞系保守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C1,并应用该抗体通过亲和层析和质谱分析发现了1个保守蛋白候选分子,是一个目前尚未命名的、含1个V样结构域和3个C样结构域的IgSF成员。 结论:亲和层析-质谱法是一种鉴定细胞膜保守分子可行性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通路在冷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胆管上皮细胞(BEC)再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P 1 h组、CP12 h组(供肝分别冷保存1、12 h后行原位肝移植术)和anti-IL-6组(CP12 h组术前1 h给予抗IL-6中和抗体0.5 ms/kg,术后每日给予相同剂量直至观察结束).术后1、3、7、14 d,分别采用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IL-6浓度及BEC再生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E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BEC内IL-6 mRNA以及磷酸化STAT3(p-STAT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浓度,并进行肝脏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P1 h组术后IL-6、p-STAT3及cyclin D1表达水平略增加,血清GGT、ALP仅有轻度、短暂的升高,BEC损伤及再生均不明显.CP 12 h组术后BEC损伤严重,血清GGT、AIP明显升高,至术后14 d恢复正常,肝组织及BEC内IL-6含量增加、BEC内p-STA1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上调,BEC再生明显.经anti-IL-6中和抗体处理后,CP 12 h组IL-6以及p-STAT3和cyelin D1表达降低,BEG再生明显抑制,术后14 d仍可见细胞损伤及ALP、GGT的升高.结论 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胆管上皮细胞的再生过程,对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L-8、IL-10)表达与亚临床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15例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亚临床排斥反应组)血清细胞因子,并与23例无排斥反应患者(无排斥反应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4个月肾移植患者血清IL-2、 IL-6、 IL-8、 IL-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IL-6、 IL-8、 IL-10与正常照组和无排斥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亚临床排斥反应组干预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均达到正常值,其中IL-6、 IL-8、 IL-10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术后IL-10与IL-6、 IL-8的动态检测,对于及早发现亚临床排斥反应和干预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例男性冠心病或心肌供血不足患者用藻酸双酯钠治疗(剂量不详)出现阴茎异常勃起.例1,35岁冠心病患者用藻酸双酯钠静脉滴注治疗.第7天患者出现阴茎异常勃起,持续32 h后入院.患者经阴茎海绵体穿刺放血,用去氧肾上腺素+低分子肝素+生理盐水行阴茎海绵体冲洗,3 d后阴茎勃起消退.例2,41岁患者因心肌供血不足用藻酸双酯钠静脉滴注治疗.第3天患者出现阴茎异常勃起,持续72 h后入院.患者经阴茎海绵体冲洗及阴茎头体分流术后症状未改善.之后,再次行阴茎头体分流术加阴茎海绵体扩张术.次日阴茎勃起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9.
亲属肾移植供体术后早期肾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亲属肾移植供体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8月间85例亲属肾移植供体术前、术后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临床资料。我们选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GFR。并观察15例捐赠者术前、术后1月内肾脏体积的变化。结果 85例捐赠者平均年龄45.3岁。术前血Cr平均值为:(64.3±13.5)μmol/L。术后第1天血Cr平均增加(36.8±20.6)μmol/L。术后第10天血Cr平均为(89.9±18.1)μmol/L。捐赠者术前GFR平均为(137.6±28.1)ml/min,术后1月GFR平均(73.99±20.45)ml/min,减少了(43.8±14.3)%;术后3-6月GFR平均(89.75±18.2)ml/min。肾脏体积(15例):3例〈30岁,术前平均为5.2cm×5.5cm×10.9cm,术后1月平均为4.7cm×4.9cm×10.6cm;12例〉30岁,术前平均为4.66cm×5.08cm×10.6cm,术后1月平均为5.48cm×6.02cm×11.65cm。结论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后血肌酐会出现明显增高,波动幅度在50%左右,在术后第10日即可缓慢下降;〉30岁捐赠者术后肾脏体积短期内即可出现明显代偿性增大,〈30岁者术后肾脏体积短期内代偿性增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6岁。5年前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在我院行肾移植术,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随访2年,常规复查。随后患者自行减药,未进行复查。本次入院前3个月在当地医院检查为移植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移植肾萎缩,行常规血液透析。患者准备再次移植而入院,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35%,行移植肾切除术,常规进行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