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医院内建立严重创伤的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对严重创伤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7.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8例,工程事故及高处坠落伤12例,意外伤害10例。2012年类似创伤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6.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46例,工程事故及高处坠落10例,意外伤害8例。记录两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检验时间、就诊至手术时间。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致伤机制及院前指数(PHI)等指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程序-时间控制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5%;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9.37%(P0.05)。急救程序-时间控制组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检验时间、就诊至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建立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可提高严重创伤的院内救治水平,规范院内救治中伤情评估、紧急手术和损害控制各环节流程,建立操作性强、效率较高的严重创伤院内救治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矢状窦和横窦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分析21例外伤性上矢状窦和横窦损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以及死亡原因。结果 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术前诊断困难,损伤类型只有术中才能确定,迅速控制致命性大出血及恢复静脉窦畅通是手术关键。结论 根据静脉窦损伤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方法修补或重建静脉窦,同时正确处理颅内出血和脑挫裂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达龙所致外周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使用可达龙,选择粗大血管停留留置针后,用输液泵持续泵入,待患者自觉输液上方不适时再行更换注射部位。输液完后按常规肝素盐水3 ml封管。实验组则选择左右上肢2条外周粗大血管分别给予留置针穿刺,可达龙泵入液每8小时交替更换静脉管路,封针时用0.9%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射,如果发现有静脉炎时再提早更换另一管路;两留置针穿刺上方给予5%鞣酸制剂涂擦,3次/d;做好告知及健康宣教工作。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发生静脉炎的程度也较轻。结论外周静脉使用可达龙液时,选择粗大血管;每8小时更换管路;维持液适宜速度;鞣酸制剂涂擦提前干预;使用10 ml生理盐水封管;加强患者的宣教等护理措施,可显著减少减轻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心理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c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的疗效。【方法】采用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ADHD5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abbreviatedsymptomquestionnaire,ASQ)评定治疗效果,两组同时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因子对照治疗效果。【结果】ASQ总分<1为治愈、1~1.5为好转、>1.5为未治愈。治疗组治愈46例,好转4例;对照组治愈40例,好转10例;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因子,品行问题、学习问题、身心障碍、焦虑治疗前后对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冲动-多动、多动指数治疗前后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心理行为治疗ADHD效果显著、心理治疗方法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以完善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案和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30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9例顺利关闭人工气道.建立正常呼吸;1例因基础病及并发耐药菌感染死亡。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实施完善、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尽快恢复正常呼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心脏康复在急诊介入术后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与康复运动,观察组术后24 h即在CCU内开始个体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康复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 0. 05),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康复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急诊介入术后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行个体化心脏康复护理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