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波  李华钢 《四川中医》2020,38(2):138-140
目的:观察自拟三化复遂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3月符合标准的9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干预自拟三化复遂汤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NIHSS评分、Barthel评分、肝肾、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肾、凝血功能等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化复遂汤加减联合西药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机体内炎症反应,有较好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患者临床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MEDLINE、EMbase、CBMdisc、CNKI中关于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4月。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2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0天后PD患者的临床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DM=–4.75(–13.73,4.23)]。3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1月后对PD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DM=–8.51(–18.48,1.46)]。另外3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3个月后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神经、行为和情绪状态,临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DM=–5.79(–8.44,–1.13)]。在经颅磁刺激方案选择上,额部或运动皮质部的低频率(≤1Hz)、高强度(≥90%RMT)、多次数(≥3次)、长时间(≥3个月)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能对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改善有积极影响,且具有远期效应。结论 PD患者开展低频长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功能障碍。受纳入研究质量与数量限制,上述结果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生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合理应用。方法:对药物分类与选择、联合用药问题、血脑屏障因素、鞘内给药途径、适应证等分别阐述。结果: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芙蓉膏外敷治疗软组织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芙蓉膏外敷治疗浅表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毒性和不良反应。方法:340例浅表软组织感染患者随机被分为研究组(220例)和对照组(120例)。研究组给予病灶处芙蓉膏均匀外敷,每日更换1次,疗程1周。对照组给予病灶处金黄散均匀外敷,用法和疗程均同芙蓉膏。疗程结束后,记录患者局部肿块消散、红肿消退、疮口愈合和全身发热消退情况;分别评价两组总体疗效和单病种疗效;同时观察两组局部和全身毒性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疮口愈合、发热消退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对肿块消散、红肿消退有着更好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单病种疖和疽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研究组单病种痈和丹毒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两组局部毒性和不良反应均较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毒性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芙蓉膏外敷治疗浅表软组织感染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的局部和全身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弗雷明汉卒中危险因素负荷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
循环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158例就诊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隔离病区的COVID-19患
者。根据弗雷明汉10年卒中风险评分,将所有受试者分为卒中低危组(风险<10%)、中危组(风险
10%~20%)和高危组(风险>20%)。收集患者住院后每周的血清炎症指标检查结果,包括CRP、IL-6
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连续4周。预后指标定义为病程4周内死亡、病程4周时仍需住院治疗
和痊愈。比较3组间预后和不同时间点的炎症指标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弗雷明汉卒中风险
与COVID-19患者4周预后的关系。
结果 发病第1周内的炎症指标在3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第2周、第3周和第4周血清I L-6和PCT
水平在3组间有显著差异,第2周和3周的血清CRP水平也有显著的差异。低危组患者的血清CRP
和IL-6自第2周开始逐渐降低,PCT水平相对平稳,而高危组患者的IL-6和PCT水平在第4周明显上
升。多元Logi sti 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弗雷明汉卒中高危组相比,低危组的死亡风险降低(OR
0.062,95%CI 0.004~0.772,P =0.031),低危组(OR 0.117,95%CI 0.031~0.396,P =0.001)与中危组
(OR 0.108,95%CI 0.025~0.501,P =0.004)患者病程第4周仍需要住院治疗的风险也均降低。中介效
应模型分析显示当纳入第2周IL-6水平为协变量时,弗雷明汉卒中低危组与死亡和第4周仍需住院治
疗之间的回归系数显著下降(死亡:β下降13.7%,OR 0.071,95%CI 0.005~0.815;仍需治疗:β下降
19.1%,OR 0.128,95%CI 0.034~0.452)。
结论 与弗雷明汉卒中高风险相比,卒中低、中风险COVID-19患者的炎症反应水平较低,不良预后
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6.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的最常见类型 ,其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致残率较高 ,故早期康复以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尤为重要。本文应用上海仁和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CVFT 0 10M型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 36例脑梗死患者的小脑顶核 (FN) ,取得较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6例脑梗死患者均为起病 <3d入院 ,诊断依据 1996年全国第四届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 ,分为 2组。①急性期 (A组 )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4 2~ 76岁 ,平均 6 1.8岁 ;病程 1~ 7d。②恢复期 (B组 ) 18例 :男 10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低频rTMS)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disk、CNKI、VIP等数据库,收集1985~2011年国内外关于低频rTMS作用于右侧额叶背外侧皮质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包括234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质量评价结果显示,7个研究中A级1个,B级5个,C级1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低频rTMS组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假刺激组[RR=3.11,95%CI(1.56,6.19)],而HDRS评分和MADRS评分则显著低于假刺激组[WMD=–6.41,95%CI(–9.32,–3.50);WMD=–5.27,95%CI(–9.08,–1.46)],但有效性与假刺激组无显著差异[RR=1.72,95%CI(0.74,4.01)]。7个纳入研究均未报道任何严重、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低频rTMS是一种无创、安全的治疗技术,可提高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抑郁量表评分,但有效率与假刺激组无显著差异。建议进行重性抑郁障碍治疗时,rTMS的参数选择:频率为1Hz,强度为运动阈值的90%~110%,作用位置右侧额叶背外侧区,治疗周期2周。但在将其应用到临床一线治疗之前,仍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和WanFang Data中关于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2年1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11个RCT,376例患者。3个低质量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2~4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更好,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1.02,95%CI(2.56,19.47)],其余8个研究仅作相应的描述性分析。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尚不能确定。因此,在临床上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时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RIPostC)联合脑心通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12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心通组)、RIPostC组和RIPostC+脑心通组,每组各40例; 3组均按照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用药,并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RIPostC+脑心通组的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5% vs 32.5%,P<0.01)。RIPostC组症状改善率为52.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但显著低于RIPostC+脑心通组(P=0.017); 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RIPostC+脑心通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RIPostC组(P<0.05); 治疗后RIPostC组和RIPostC组+脑心通组患者B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RIPostC+脑心通组的脑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 vs 20%,P=0.044)。结论 远隔缺血后处理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降低脑梗死的再发生,且RIPostC联合脑心通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波谱分析已用于临床。根据梗死灶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磁共振波谱分析可早期诊断脑梗死,有利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并可对预后作出更准确的判断。文章从磁共振波谱分析来了解脑梗死发生、发展的过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脑梗死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