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霍香正气水在单纯性急性胃肠炎治疗中对恶心、腹痛、腹泻症状缓解是否有帮助。方法:对105例单纯性急性胃肠炎患者(大便常规检查无菌)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霍香正气水,同时接受常规治疗;B组为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24小时后判定效果。结果:A组,恶心、腹痛、腹泻三症状缓解或基本缓解的占91%,B组上述三症状缓解或基本缓解的只有44%。结论:霍香正气水在单纯性急性胃肠炎的治疗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宫颈鳞癌预后因素的层别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鳞癌预后的因素,将其按预后风险水平层别化,并建立预后预测系统以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对287例FIGO Ⅰ bI-Ⅱb期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并层别化预后影响因素。结果:287例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81.3%多重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1)和宫旁切缘阳性(P=0.013)(A级因素)、宫颈深肌层浸润(P=0.035)(B级因素)、具有A级因素者局部复发率、局部伴远处转移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7.4%、4.1%和13.7%:具有B级因素者局部复发率为20.0%,局部伴远处转移率为1.1%,远处转移率为1.1%:无A级或B级因素者局部复发率为9.2%.局部伴远处转移率为1.7%,远处转移率为0.8%,根据A级和B级因素建立预后预测系统,高危组患者具有A级因素,5年无瘤生存率为25.0%~61.3%;中危组患者无A级因素但具有B级因素.5年无瘤生存率为83.7%;低危组患者无A级或B级因素,5年无瘤生存率为93.9%,结论: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切缘阳性、宫颈深肌层浸润为影响宫颈鳞癌预后的因素。具有上述不同因素的患者预后风险及复发模式有所不同,有必要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来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HPV6.11、HPV16.18、HSVⅡ及HCMV DNA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探讨其对HPV感染的高危妇女发生宫颈癌的追踪及监测作用。方法:采用HPV6.11、HPV16.18、HSVⅡ及HCMV PCR试剂盒,用PE Gene Amp PCR System 2400扩增,测定104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HPV6.11、HPV16.18和80例HSVⅡ及HCMV的DNA,并以3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用χ^2行差异性检测。结果:1)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HPV6.11、HPV16.18、HSVⅡ和HCMV病毒DNA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35.58%、20.19%、10.00%和3.75%。对照组分别为12.50%、9.37%、3.13%和0%。2)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HPV6.11混合HSVⅡ或混合HCMV DNA阳性率分别为2.04%和1.92%;HPV16.18混合HSVⅡ或混合HCMV DNA阳性率分别为5.36%和3.30%。对照组无1例出现病毒DNA的混合阳性。结论:1)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HPV、HSVⅡ和HCMV等病毒D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2)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病毒DNA阳性率以HPV为主(P<0.05)。3)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各种病毒DNA混合阳性率较低,其协同的致癌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4)在HPV感染的高危人群中定期进行宫颈涂片和检测外周血中HPV DNA,可起到对病情的追踪及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动脉灌注化疗对Ⅲ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以动脉插管化疗及腔内镭疗各 1个疗程治 76例ⅢB期宫颈癌;对照组是同期标准放疗的ⅢB期患者; 1组用X线体外放疗54例,2组体外放疗用60Co有70例,全部患者随诊10年以上。[结果]三组患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是:研究组为61.9%,对照1组是37.0%(P=0.25),对照2组有44.3%(P=0.28)。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无放射性直肠炎等并发症。 1例经1个疗程化疗的ⅡB期宫颈癌,治后无癌生存18年。[结论]合理的化疗加腔内放疗可以治愈ⅢB期宫颈癌,并减少放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小萍  李孟达 《新医学》2004,35(2):69-71
1引言 介入学是一门融医学影像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上世纪80年代,由于血管数字减影术(digital subtracti0n angiography,DSA)的问世,各种低渗透压碘造影剂的出现,以及随后的导管和栓塞材料的发展和插管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血管性介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学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对 2 1 2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或术前经放化疗后再行根治性手术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生存统计分析。结果 ①总的 5年生存率为 84 9%。②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少于两个的患者 5年生存率为 87 4 % ,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患者 5年生存率为 6 4 5 %。③Ⅰ ,Ⅱ和Ⅲ期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9 8% ,2 5 9%和 75 %。④单纯手术组、手术 术前放疗组、手术 术前化疗组和手术 术前放化疗组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2 2 % ,87 0 % ,5 0 0 %和 88 9%。结论 ①淋巴结转移个数与宫颈癌的生存率相关。②术前辅助治疗对宫颈癌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采用minolta经皮胆红素仅(TCBM)测定1—7天足月新生儿216例,测定部位选择在前额。首先随机抽样对30例出生3—7天的新生儿采用直接测定方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的浓度,经统计学处理后制定参考曲线。血清总胆红素与TCB二者间呈线性相关。216例新生儿经TCBM监测无一例延误诊断、治疗。出生后1—5天TCB指数与血清胆红素值测定结果:正常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值及TCB指数于第三天上升,第五天下降。而黄疸组第三天明显上升,第五天仍继续上升。TCBM是一种非创伤性测定新生儿胆红素的新技术,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筛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144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分为6组,a组23例因盆腔淋巴结未检出癌灶仪行根治手术。b组21例因盆腔淋巴结有癌灶,术后加体外放疗。c组36例、d组14例系化疗加根治术治疗,化疗多是经动脉灌注5-Fu及噻替派,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仅化疗—疗程,阳性者化疗二疗程。e组36例、f组14例为对照组接受标准放疗。6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76.2%、80.5%、50.0%、61.1%和42.9%。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热感宁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黄芩苷在0.1248~1.248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0.62%。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