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脉动预真空灭菌器灭菌质量效果的多重监测,确保物品灭菌质量合格。方法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手段,对灭菌结果做出综合分析,判断灭菌效果。结果三重监测是灭菌器灭菌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单纯的物理或化学监测合格都不能认定位灭菌合格。结论脉动预真空灭菌器承担着全院医疗物品的消毒应用,只有确保灭菌质量安全,才能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消灭血吸虫病已20年的上海县华漕乡1952~1974年查出的232例晚期血吸虫病的历年随访和1991年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现10~40年前脾切除的135例的生存率(100/135,74.1%)明显高于未切脾组(17/97,17.5%)。按切脾时年龄分2组分析:35岁以下切脾和36岁以上切脾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7%(59/63)和56.9%(41/72)(P<0.01),生存曲线的75%存活年限分别为手术后34.2和17.7年,表明早期脾切除多数患者能完全恢复健康,享有和正常人群相似的生活和寿命。切脾组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未切脾组,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分别为3%和6.2%,腹水肝衰死亡率分别为5.9%和17.5%,死于肝硬化无关病因分别为10.4%和49.5%,提示脾切除不仅能防止门脉高压并发症,且能改善患者全身状态,特别是早期切脾患者预后明显较晚期切脾者为佳。  相似文献   
3.
收集我院2003—10~2006—10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胆总管低位梗阻病变96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7例,女59例,年龄10-87岁。主要临床表现有:进行性黄疸、右上腹隐痛、不适、乏力、纳差等,多无明确胆绞痛症状,病程1d~1a。  相似文献   
4.
海群生和中药治疗丝虫性淋巴管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报道海群生小剂量长程治疗,对多数丝虫性象皮肿患者“流火”的发作能起到控制的作用。为此,我们采用短程的海群生预防性服药,加用中药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观察是否能控制急性淋巴管炎的发作,以延缓象皮肿的发展。一、方法 (一)治疗对象在以往丝虫病流行较重的奉贤县10个乡,经体检排除其它病因,确诊为丝虫性象皮肿230例,均在治疗前5年(即1983~1987年)内,有反复急性淋巴管炎发作史.男100例,女130例。其中61岁以上者164例,占71.30%。 (二)分组 230例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四组,即海  相似文献   
5.
6.
吉林地区正常人桡、尺骨密度调查江崑源,李艳霞,张静,江劲夫,王艳文通过对吉林地区(松花江上游地区)健康人群各年龄组骨密度的调查,提供一个健康人群不同年龄的骨密度的总体情况,为探讨各种疾病对骨密度的影响提供良好条件。同时对该地区健康人群骨骼中骨矿物含量...  相似文献   
7.
海群生和中药治疗丝性淋巴管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块型肝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巨块型肝癌分别行螺旋CT平扫、双期及三期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30s、门静脉期70s、延迟期180s,以2.5-3ml/s速度团注对比剂100ml,观察其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特征。结果①动脉期,多数肿瘤实质见异常血管及瘤区强化,门静脉期瘤体密度迅速减低,至延迟期变为等密度。②巨大肿块易发生中心坏死区,瘤体边缘多较清楚,形态较规则,肿瘤边缘环形强化。③肝内转移性子灶在肝动脉期多明显强化,门静脉期降为等密度,延迟期为低密度。④门静脉受累表现为肝内分支的边缘侵蚀、破坏、中断,或为不规则充盈缺损。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能够获得肿瘤在各期的增强征象,明确肿瘤的血供特征和门静脉受累情况,检出肝内转移灶,为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线胸片和螺旋CT对纵隔气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纵隔气肿的X线胸片(36例)和螺旋CT(41例)表现。结果:50例纵隔气肿病例,X线胸片显示纵隔气肿呈现透亮影像,侧位片比正位片显示更清楚,螺旋CT可清晰显示纵隔气肿呈现气体密度,以及被气体勾画出的纵隔结构。结论:X线胸片和螺旋CT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纵隔气肿,对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