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CT和临床确诊的20例结核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作者根据CT改变将其分为三种类型:(1)脑炎结节型;(2)结核瘤型;(3)脑积水型。并就CT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与限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复习20例出血坏死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笔者认为特征性CT表现为:上颌窦与鼻腔内软组织肿块;窦腔的不均等性膨胀扩大;窦壁骨质吸收或破坏,此外,对出血坏死性上颌窦炎同上颌窦癌的CT鉴别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意外伤害是造成儿童死亡、致伤致残的主要原因,可造成公共卫生问题[1].意外伤害已经成为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2],改变了儿童的疾病谱[3].意外死亡指由于意外伤害所造成的死亡,为了解肥东县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情况,现对肥东县2011-2020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了解黄山市区学龄前儿童被欺凌行为的流行特征及其与行为问题的关系,为学龄前阶段预防控制同伴欺凌行为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在黄山市区对方便抽取的2 395名儿童家长,采用问卷调查儿童一般人口学特征、被欺凌行为以及行为问题等.结果 学龄前儿童中最近2个月遭受言语欺凌、关系欺凌、躯体欺凌的报告率分别为7.7%,14.9%,28.3%;36.9%的研究对象报告至少遭受1类被欺凌行为.被言语欺凌和被关系欺凌的报告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被躯体欺凌行为报告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值均<0.01).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7个维度、内外向性行为问题以及行为问题总分均表现为有行为问题者的3类被欺凌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无行为问题者(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龄前儿童焦虑问题、躯体化症状、攻击行为、注意问题、多动问题与被言语欺凌关系的OR值均>1.6;攻击行为、注意问题与被关系欺凌关系的OR值均>2.3;躯体化症状、攻击行为与被躯体欺凌关系的OR值均>1.4(P值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被欺凌行为报告率较高,且行为问题与被欺凌行为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学前不同阶段同伴欺凌经历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8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合肥市4所高校4 034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对象大学前不同阶段同伴欺凌经历和当前的生活质量。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各维度得分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分析大学前不同阶段欺凌经历、不同欺凌种数与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4 034名大学生生活质量4个维度(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得分分别为12.61±2.02、14.09±2.62、13.72±2.71和13.77±2.4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小学(β=-0.21)、中学(β=-0.27)和两阶段(β=-0.56)被言语欺凌、中学阶段被关系欺凌(β=-0.21)、中学阶段被躯体欺凌(β=-0.38)和两阶段躯体欺凌(β=-0.67)均与大学生生活质量生理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大学生在两阶段被言语欺凌(β=-0.41)和中学阶段被关系欺凌(β=-0.42)与大学生生活质量心理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大学生在中学阶段被关系欺凌(β=-0.32)、中学(β=-0.51)和两阶段被躯体欺凌(β=-0.57)均与大学生生活质量社会关系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大学生在小学和两阶段被言语欺凌(β=-0.20、-0.46)和关系欺凌(β=-0.35、-0.90)均与大学生生活质量环境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欺凌受害指数与大学生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维度得分呈负相关(β=-0.33、-0.36、-0.30、-0.33);实施欺凌指数与大学生生活质量4个维度得分也呈负相关(β=-0.28、-0.31、-0.23、-0.28),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大学前不同阶段欺凌经历均与大学生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降低有关联,应加强大学前不同阶段同伴欺凌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负压密闭引流技术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方法及初期随访结果。方法:对29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行清除死骨及窦道,持续冲洗及负压引流,植皮等治疗。患者罹患病时间4月~3年,引流时间引流时间9~20天,平均14.5天,住院时间45天~112天。结果:初期及术后半年创面愈合率100%,一年后随访复发1例,再次行上诉治疗方法后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对覆盖外露骨,负压引流保持创面干燥,负压刺激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等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童年期目睹家庭暴力频率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童年期目睹家庭暴力发生的大学生生活质量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2018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合肥市4所高校4 034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外冲突策略问卷简版和WHO生活质量评价量表简表评估大学生童年期目睹家庭暴力和生活质量状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童年期目睹家庭暴力频率与生活质量关联。  结果  大学生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估、健康主观评估、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维度得分分别为(14.06±3.25)(13.42±3.47)(12.61±2.02)(14.09±2.62)(13.72±2.71)(13.77±2.46)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童年期目睹家庭暴力总体与大学生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值均<0.01)。除童年期有时目睹家庭重度躯体暴力与生活质量健康主观评估及环境维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外,大学生童年期目睹家庭暴力频率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  结论  童年期目睹家庭暴力频率会降低大学生生活质量,探索有效的预防和干预童年期目睹家庭暴力的方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固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每次0.5g,餐前服用,每天3次;观察组采用固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美沙拉嗪肠溶片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固肠愈疡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Baron评分及WilliamsDAI评分,测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三叶因子多肽(TFF3)及和黏蛋白2(MUC2)水平,比较2组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R、TFF3及MUC2表达明显升高(P0.05),并且EGFR、TFF3及MUC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illiams DAI评分及Baron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Williams DAI评分及Baro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主症、次症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结肠黏膜机械屏障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胫骨平台骨折是关节内骨折,胫骨平台压缩、塌陷、劈裂及粉碎,处理不当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我院从1999年1月~2004年1月对16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取得了满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