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PDCA循环法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5月医院实习的肿瘤科学生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总通过率、问卷调查及带教教师评价结果.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总通过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观察组在培养自学能力、拓宽知识面、等教学方法满意方面占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带教教师对学习兴趣、团队协作等带教教师评价方面评分高于对组(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可发挥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实践与理论结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益于高质量肿瘤学人才培养,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探讨MDR-1的表达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的关系及与长春瑞滨联合铂类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MDR-1的表达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NP方案治疗,2个治疗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阳性检出率36.95%(17/46),其中腺癌9例阳性,鳞癌7例阳性,腺鳞癌1例阳性,Ⅰ期1例阳性,Ⅱ期3例阳性,Ⅲ期7例阳性,Ⅳ期6例阳性,而健康对照组仅1例阳性。MDR-1表达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长春瑞滨联合铂类化疗的有效率明显低于MDR-1表达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表达水平较高,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无关;与长春瑞滨联合铂类化疗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可根据MDR—1表达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ATRA诱导再分化在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甲状腺癌经全身131I扫描显示肺、骨转移灶摄碘能力低下,予口服ATRA 6~8周.比较ATRA治疗前后病灶摄碘的变化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变化.将碘摄取较前增加的病例归为治疗有效组,而碘摄取无变化的病例归为治疗无效组.结果:22例患者9例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组的中位Tg值较治疗无效组增高明显.结论;ATRA治疗能恢复或增强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的摄碘功能.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评价全身热疗联用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安全性。②方法观察组25例应用NP方案静脉化疗联合全身热疗(wholebodyhyperthermia,WBH);对照组25例仅予常规NP方案化疗,21天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③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56%,对照组有效率为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常见的毒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结论NP方案联合全身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明显,且毒副反应轻患者能耐受,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5月~2006年8月我中心使用远红外线ET—SPASE全身热疗机(太空舱)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1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和人附睾蛋白4(HE4)检测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住院的20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肺腺癌组80例、肺鳞状细胞癌组75例、小细胞肺癌组45例, 选取同期入院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50例和健康体检者50名。所有受试者均检测Pro-GRP、NSE、CYFRA21-1、SCCA和HE4水平, 比较各指标水平在不同分组受试者中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比较各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血清Pro-GRP、NSE、CYFRA21-1、SCCA、HE4水平均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01)。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Pro-GRP、NSE、CYFRA21-1、SCCA、HE4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细胞肺癌组Pro-GRP、N...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食管癌放化疗病人营养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回顾既往研究成果,经小组交流、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筛选评价指标,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第1轮函询专家积极性系数、权威度系数分别为1.000、0.838,第2轮函询专家积极性系数、权威度系数分别为1.000、0.920;研究构建的食管癌放化疗病人营养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9个;两轮专家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8~0.420、0.384~0.510,指标变异系数(CV)为0.05~0.14,均小于0.25,评价指标总体一致性检验(CR)为0.088,均小于0.1。结论:研究构建的食管癌放化疗病人营养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完整,可靠性、科学性强,能实现对食管癌放化疗病人营养护理管理质量的全面、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免疫组织化学角度初步探讨桥本甲状腺炎恶变的发生、发展以及演进的可能机制 ,寻找敏感而又特异的检测指标 ,以助于桥本甲状腺炎恶变的诊断。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2 0例甲状腺瘤旁的正常甲状腺组织 ,2 5例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以及 2 1例桥本甲状腺炎恶变的标本中CK19、Ret/PTC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 :CK19、Ret/PTC蛋白在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阳性表达 ,而在桥本甲状腺炎以及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两组之间比较 ,CK19、Ret/PTC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别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但其染色形态及强度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 )。CK19、Ret/PTC在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中均表现为弱灶性染色。而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组织中CK19、Ret/PTC多表现为强而弥漫性染色。Ret/PTC的异常表达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检测CK19、Ret/PTC的表达 ,有助于桥本甲状腺炎恶变倾向的判断和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 ,Ret/PTC的异常表达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和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诺如病毒GⅡ(Norovirus Genogroup Ⅱ,NoV GⅡ)拷贝数标准质粒及其检测体系。方法 将合成高度保守的NoV GⅡ基因序列片段克隆至pUC57载体上,构建NoV GⅡ标准质粒,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验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结果绘制Ct值与病毒拷贝数的标准曲线,求得其相应的标准曲线方程。采用建立的标准质粒及其检测体系对2018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4份临床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经PCR验证,NoV GⅡ拷贝数的标准质粒构建正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曲线获得Ct值与病毒拷贝数相对应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3.972X+39.03,R2=0.991,4份粪便标本原液NoV GⅡ病毒拷贝数分别为30 443.45、9 468.40、53 176.69、4 493.12 copies/μL。结论 成功建立用于检测粪便标本中NoV GⅡ病毒拷贝数的标准质粒及其检测体系,可为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相关试验研究提供有效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兰胜  程永现  刘光明 《中成药》2012,34(5):892-895
目的 研究戟叶酸模的化学成分.方法 戟叶酸模的乙醇萃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1),大黄素(2),大黄酸(3),酸模素(4),大黄素甲醚(5),槲皮素(6),山柰酚(7),白藜芦醇(8),6-羟基芦荟大黄素(9),蒲公英甾醇乙酸酯(10),没食子酸(11),没食子酸甲酯(12).结论 化合物10和12为首次从酸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6,7,8,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