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肺多发平滑肌瘤介入治疗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50岁。因咳嗽、咯痰伴喘息反复发作3年于2002年12月9日入住我院。体检:左下肺呼吸音低,有散在的湿啰音。X线胸片及CT检查,示双肺内多发类圆形肿块影(图1),最大者约9cm×9cm×8cm,边界清楚,无毛刺,有的有浅分叶,结合病理,诊断为双肺多发平滑肌瘤。患者曾于2000年1月在唐山工人医院行左肺下叶肿块最大者经皮肺穿刺活检送病理,2001年1月26日经北京301医院病理科会诊,诊断为肺原发性平滑肌瘤病(多发性平滑肌瘤)。因反复肺感染多次住院,每次住院均行对症治疗。2002年12月18日于我科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肿瘤无肺动脉供血,支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顽固性咯血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咯血的患者,咯血史4个月至10年不等,发病时咯血量200-700ml/24h,其中肺结核12例,支气管扩张19例,肺血管畸形8例,肺癌伴出血7例,外伤2例。采用Seldinger穿刺插管技术,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必要时使用SP微导管。栓塞材料选择直径300-500μm的PVA颗粒,待血流缓慢后,用明胶海绵栓塞供血主干。常规行对侧支气管动脉、锁骨下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造影,以了解有无多支供血,若发现供血血管则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结果:48例患者均进行一次性栓塞治疗,总有效率达100%。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随访CR、PR病例至今无复发或咯血加重。结论: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顽固性咯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学拴塞(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和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TACE后疗效不满意的38例患者行联合RFA和PEI周期性治疗,评价肿瘤坏死率,患者生存率.[结果]肿瘤完全坏死29例,坏死率80.6%±5.1%,生存率6个月100%±0.0%,9个月96.5%±2.2%,12个月82.7%±4.3%,18个月65.5%±3.4%,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TACE联合RFA、PEI序贯治疗肝癌可提高肿瘤完全坏死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KMG)作为栓塞剂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6例子宫肌瘤患者,以单侧股动脉插管,并用5F RUC子宫动脉导管或加用3F同轴微导管超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造影证实后,以KMG进行栓塞.[结果]以KMG行UAE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减少53.4%±13.1%,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评价子宫和肌瘤大小及血流变化等,第12,18个月肌瘤体积分别缩小79.9%±8.7%、84,2%±8.9%,子宫体积分别缩小63.3%±5.6%、66.5%±7.4%.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低热,持续1~2周不等,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以KMG行UAE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地缩小肌瘤及子宫的体积,并明显改善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远期效果有待于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丙烯微球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导管超选择插入左右肝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同时应用三丙烯微球、超液化碘油进行肿瘤血管栓塞,给予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通过对50例肝癌患者的全程护理,减少了术后不良反应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坚定了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麝香乌龙丸对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白芍总苷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麝香乌龙丸;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C 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MIF、ICAM-1、VCAM-1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治疗后血清 CRP、ESR、RF、TNF-α、IL-1β的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ESR、RF、TNF-α、IL-1β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 MIF、ICAM-1、VCAM-1的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MIF、ICAM-1、VCAM-1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麝香乌龙丸能显著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炎性反应,降低血清 MIF、ICAM-1、VCAM-1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细胞因子在早期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价值.方法 以Ranson和APACHE-Ⅱ评分为标准,把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轻症胰腺炎组(MAP)及重症胰腺炎组(SAP),选择年龄匹配的1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在患者入院24 h内采静脉血并检测血清中IL-6、IL-8水平.结果 二种细胞因子血清水平均为SAP组最高,对照组最低,其中IL-6水平在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8水平在对照组与SAP组之间、MAP组与SAP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与M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对早期鉴别诊断轻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骨组织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1例骨组织肿瘤患者均接受动脉化疗和/或栓塞术,部分患者于栓塞后2~15d行外科手术;未行手术患者继续采用动脉化疗和栓塞治疗,同时加放疗、静脉化疗等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1例进行了肿瘤完全切除或扩大根治术,其中6例股骨肉瘤患者局部刮除并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0例未进行手术治疗,加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术病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平均术中失血为1170ml,显示肿瘤缩小、软化、组织坏死。其中统计的20例原发恶性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为90%,2年生存率为75%,9例患者5年生存率44.4%。结论:介入治疗是骨组织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前栓塞治疗可大大减少术中出血,动脉化疗栓塞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血管腔内成形术配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体会.方法:2003年11月~2006年1月对16例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外科手术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联合治疗,术后随访2~26个月.结果:14例患者因术后侧枝循环建立患肢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动脉再闭塞2例,人工血管闭塞1例,支架部分再狭窄1例.结论:血管腔内成形术配合外科手术治疗,降低了手术难度与复杂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临床难治性鼻出血的止血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技术,对1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进行超选择性上颌动脉和/或面动脉栓塞。结果 其中15例达到立即止血目的,其中1例因合并筛前动脉出血,后经筛前动脉结扎出血控制。结论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技术下,对难治性鼻出血患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是有效、快捷的止血方法,但因导管技术的限制,对筛前、筛后动脉所致的鼻出血仍应采用传统的动脉结扎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