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春叶  龚宝琪  屈瑾  李巍 《天津医药》2018,46(8):869-872
目的 研究双能CT (DECT) 成像、 血清白细胞介素 (IL) -1β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 年6月—2016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的有关节肿痛并明确诊断为痛风患者 (痛风组) 76 例, 另抽取40例非痛风患者做为对照组, 其中类风湿关节炎33例, 骨关节炎7例。DECT检测所有入选患者的受累关节, 获取患者存在绿色结晶沉积的数目及堆积部位;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2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评价DECT和IL-1β诊断通风的临床价值, 绘制IL-1β的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 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 (AUC), 确定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DECT共发现尿酸盐沉积病灶349处, 主要位于第1跖趾关节 (245处), 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假阳性, 3例为甲周伪影, 2例为足垫伪影。DECT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7.5%, 血清IL-1β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5.7%和90.0%, 两者联合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是100%和95.0%。IL-1β的AUC为0.929 (0.882~0.977), 最佳诊断界值为5 ng/L。结论 DECT联合血清IL-1β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痛风, 明确尿酸盐沉积部位,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氯噻酮(Chlorthalidone)是长效利尿剂,商品名Hygroton。本品先后被收载于英美等十多个国家的药典。至今在英美等国仍载于药典。我国也列入国家基本药物。上海第二制药厂于1966年早已研制成功,曾批量生产,一度停产。为了满足医疗上需要,准备恢复生产。药理作用氯噻酮的药理作用与噻嗪类利尿剂相似,但它不属于噻嗪类,其从胃肠道吸收不完  相似文献   
3.
几个常用相转移催化剂的制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转移催化反应(Phase Transfer Catalysis,简称PTC)是有机合成的一种新方法。具有付反应少、收率高、可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温度、操作简便,并且可以节约价贵的无水质子溶剂等优点。所以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很快,在有机合成方面的应用,极为广泛。可用于C-烃化、O-烃化、N-烃化、S-烃化等烃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卡宾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Darzen缩合、Wittig-Hornar合成等等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股骨假体柄安放角度对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头颈部拉/压应力分布的影响,预测骨折发生的可能性,为临床髋关节表面置换选取最适股骨假体柄安放角度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采集正常成人髋关节数据,建立安放角度为120°、125°、130°、135°、140°、145°的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所有模型施加关节及肌肉载荷,观察不同模型间股骨头颈结构中的中性层位置、拉/压应力区范围,并统计超过屈服应力的节点比例。结果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随股骨假体柄安放角度增加,中性层的位置发生变化,拉应力区范围逐渐减少。当股骨金属假体柄安放角为135°~145°时,这种变化趋势不明显,并且股骨金属假体下松质骨及股骨颈皮质骨没有超过屈服应力的节点存在,股骨颈松质骨内超过屈服应力的节点比例数均未超过0.3%;随着假体柄安放角度的减小,股骨头颈部皮质骨、松质骨均存在超过屈服应力的节点,且该节点比例明显增加。结论骨质正常时进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股骨假体柄安放角度在135°~145°间可降低骨折的危险性,140°为其最适安放角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SAH)对股骨近端及髋臼侧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单侧RSAH病人26例,于术后1年行髋关节手术侧及健侧的股骨近端和髋臼的骨密度检查,参考Taylor及Wilkinson方法分别将术后股骨近端及髋臼分为6个(1~6区)和3个(A1~A3)兴趣区,测量各兴趣区骨密度,用t检验对各区手术侧与健侧骨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侧的股骨近端5、6区的骨密度值大于健侧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4区的骨密度值在手术侧与健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侧全部区域中髋臼头侧(A1区)密度值,手术侧小于健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侧与健侧的髋臼内侧及尾侧(A2、A3区)的骨密度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近端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存和恢复,而髋臼侧骨质有丢失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股骨假体植入角度对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近端力学变化的影响,为临床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股骨假体植入角度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正常成人髋关节数据,建立植入角度为120°、125°、130°、135°、140°、145°的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所有模型施加人体缓慢行走时的载荷及约束,观察不同模型间股骨近端不同结构应力分布的变化。结果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应力集中部位位于股骨金属假体-股骨骨质交界面处。随着股骨金属假体植入角度的增加,有效应力峰值呈逐渐减小趋势,135°~145°应力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骨质正常时,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股骨金属假体植入适宜角度为135°~145°。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mDIXON-Quant技术定量测量肌肉脂肪含量,研究慢性冈上肌脂肪浸润、肌肉萎缩及肌腱损伤程度(TT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5例肩关节有临床症状者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MRI检查(包括mDIXON-Quant)。通过mDIXON-Quant获取脂肪分数(FF)图。用冈上肌的相对大小(RSS)作为冈上肌萎缩的指标。根据常规MRI显示的冈上肌TTS将其分为正常组、退变组、部分撕裂组和完全撕裂组。RSS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检验;FF多组间比较采用Welch近似F检验,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s T_3法。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FF、RSS与TT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间RSS及F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完全撕裂组RSS明显低于正常组及退变组(均P0.05);FF完全撕裂组明显高于部分撕裂组、退变组和正常组,部分撕裂组高于退变组和正常组,退变组高于正常组(均P0.05)。RSS和TTS呈负相关(r_s=-0.384,P0.001)。FF和TTS呈正相关(r_s=0.808,P0.001)。FF和RSS呈负相关(r_s=-0.495,P0.001)。结论mDIXON-Quant可定量评价不同程度冈上肌腱损伤后脂肪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形态参数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9年1月─10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CS患者121例,另选取于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且结果正常者35例作为对照组,以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作为血小板形态参数指标。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结果统计Gensini评分,分为低分值组(1~40分)、中分值组(41~80分)、高分值组(81分及以上),比较各组之间血小板形态参数的差异,寻找Gensini高分的危险因素。 [结果]ACS组MPV、PDW、PLCR及男性比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酸(UA)、心肌肌钙蛋白I(cTn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W、MPV、PLCR在对照组、Gensini低、中、高分值组中逐步递增(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DW(r=0.814,P<0.05)、MPV(r=0.822,P<0.05)、PLCR(r=0.802,P<0.05)与Gensini评分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CR可作为冠状动脉Gensini高分的危险因素。 [结论]PLCR、PDW、MPV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肢血管病变中血栓与非钙化斑块的能谱CT参数差异,探究鉴别两者的参数及其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下肢能谱CT检查且1周内完成DSA手术的81例病人,共纳入109处血栓或非钙化斑块病变进行分析。根据DSA结果将病变分为血栓组(34处)与非钙化斑块组(75处)。在能谱CT上测量并记录能谱参数,包括能谱曲线斜率(λ)、有效原子序数(Eff-Z)、钙水物质密度[Ca(W)]、碘水物质密度[I(W)]、水碘物质密度[W(I)]、水钙物质密度[W(Ca)]、70 keV下的CT值(CT70 ke V)。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比较2组间参数,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能谱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血栓组病人的急性病程和房颤占比均高于非钙化斑块组,高血压和冠心病占比低于非钙化斑块组(均P<0.05)。血栓组中能谱曲线斜率(λ)、W(I)和W(Ca)均高于非钙化斑块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程、冠心病、房颤、λ、W(I)和W(Ca)是鉴别血栓...  相似文献   
10.
正摘要目的 MR静脉成像(MRV)方案一直采用血池对比剂和长扫描序列来术前挑选适合于治疗的病人。然而,血池对比剂的可变性、高成本以及缩短常规MR采集时间的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