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瑞芬太尼剂量方案在全身麻醉下经喉罩纤维支气管镜术(FO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行经喉罩FOB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全身麻醉过程中瑞芬太尼的输注剂量分成低剂量组(LR组,n=29)、中剂量组(MR组,n=30)和高剂量组(HR组,n=30)。3组患者均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后插入喉罩并连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LR组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2μg/kg/min;MR组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3μg/kg/min;HR组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4μg/kg/min。记录在入室(T_0)、诱导前(T_1)、喉罩置入前(T_2)、喉罩置入后即刻(T_3)、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声门(T_4)、纤维支气管镜通过隆突(T_5)、纤维支气管镜撤出(T_6)、患者苏醒(T_7)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LR组在T_4、T_5和T_6时的BIS值显著高于MR组和HR组(P<0.05)。LR组在T_4和T_5时的MAP和HR显著高于MR组及HR组(P<0.05)。LR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4%(12/29),显著高于MR组及HR组(P<0.05)。结论在应用丙泊酚保证恰当镇静程度的前提下,中剂量和高剂量瑞芬太尼方案更符合实施全身麻醉下经喉罩FOB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全麻非心脏手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择期手术病人90例,分3个年龄组,每组30例,group1(青年组):20~44岁,group2(中年组):45~59岁,group3(老年组):60岁以上,分别于术前、术后24h内,术后1周对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问卷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数值广度试验(DSPT)顺向及逆向、数值符号试验(DSYT)、循环连线试验(TMT)、小故事记忆试验(SSMT)进行比较,每项试验与术前比较,大于2个标准差认为有意义,全部试验中大于2项有意义认定存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3组病人术后第一天pocd发病率分别是13.3%、23.3%、36.7%,术后一周发病率分别是6.7%、10.0%、13.3%,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为术后第一天的危险因素,而ASA分级与低氧血症为术后一周的危险因素。结论 POCD的发生随年龄增加呈增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A为术后第一天的危险因素,而ASA分级与低氧血症为术后一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一个月龄,出生后24h内右上臂三角肌内注射乙肝疫苗30μg(疫苗来源于北京生研所,批号:8867886—7)。之后全身无任何反应。隔月注射第二针疫苗10μg,注射后次日晨,脸部出现一丘疹,中间有暗红小点。以后逐日扩大,有对称性,属典型的虹膜红斑样损伤。一周左右隆起的斑片样损伤消退有轻度脱屑。病程持续一个月。不发烧。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普遍被人们所重视,但仍难免还要出现一些病人,一旦发现急性肝炎病人,就应立即送往医院隔离治疗,在无条件住院情况下,应设立家庭病床,在医生指导下,做好消毒、隔离管理工作,防止传染给别人。 一、家庭隔离 家庭隔离就是肝炎病人暂时不与外界接触,单独进行休息、治疗。 (一)隔离期 急性甲型肝炎病人隔离期,一般从发病日计算为21天。乙型肝炎与甲型肝炎不同,可不定隔离期。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隔离期同甲型肝炎。非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则与乙型肝炎相同。  相似文献   
6.
临床实习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目标的关键阶段。为保证实习质量,我院以医学专科生为培养对象,探讨麻醉专业的临床实习教学培养模式,在教学医院中尚属新的尝试,所构建的多层面临床实习培养模式,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医学专科生麻醉专业培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5例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TPVB复合全身麻醉.记录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术后3天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术后6、12、24、48 h安静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自控镇痛次数、恢复进饮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术后3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48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进饮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TPVB可有效减少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有利于早期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9.
剖宫产术后不同药物自控镇痛效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低浓度舒芬太尼、芬太尼和曲马多3种药物对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C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且自愿接受PCA的产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和曲马多组,每组20例。观察3组产妇术后各时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镇痛满意度、镇静Ramsay评级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3组患者VAS评分、镇痛药耗量、镇静Ramsay评分、镇痛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舒芬太尼、芬太尼和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PCA,均能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的感染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预计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2亿多人,我国占一半,这些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对社会危害极大,要求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疫苗的应用是很重要的。 一、乙肝疫苗的种类 (一)血源疫苗 目前由于HBV尚不能体外培养,又无普通易感动物,给疫苗的制备带来许多困难。Blumberg首先提出用HBsAg制备疫苗,并用无症状携带HBsAg人的血液中的抗原,提纯制备疫苗。称为乙型肝炎血源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