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对比研究18F-FDG PET/CT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SPECT全身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经临床确诊的29例多发性骨髓瘤初治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39~81(60.14±10.41)岁。所有患者均于两周内先后行18F-FDG PET/CT显像及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对比分析18F-FDG PET/CT和99Tcm-MDP SPECT显像检出的骨异常改变,对两种显像方法检出MBD例数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χ2检验。 结果 2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伴发MBD,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28例(骨骼局灶型摄取显像剂18例,弥漫型骨髓摄取1例,混合型摄取9例),99Tcm-MDP SPECT骨显像阳性21例(表现为骨骼单发或多发放射性浓聚灶),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6%(28/29)和72.4%(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P<0.05)。 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比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对MBD的探测更为灵敏,且对骨髓浸润及髓外侵犯亦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双时相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在肾脏和膀胱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安庆市立医院因肾脏和膀胱占位性病变的62例患者~(18)F-FDG PET/CT图像,所有患者均行双时相~(18)F-FDG PET/CT,比较早期相和延迟相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SUVmax的变化情况、周围淋巴结显示情况、最终诊断准确率。最终诊断以临床随访和病理结果为依据。结果在恶性肾脏和膀胱病变组,早期相SUVmax为2.1~13.4,平均为3.3±1.2;延迟相SUVmax为2.8~14.2,平均为3.9±1.6。延迟相SUVmax明显高于早期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良性肾脏和膀胱病变组,早期相SUVmax为1.1~6.4,平均为1.6±0.9;延迟相SUVmax为1.0~6.2,平均为1.5±0.8;延迟相SUVmax与早期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早期相共45例诊断正确,17例诊断错误;延迟相共51例诊断正确,11例诊断错误。延迟相的鉴别诊断良性和恶性肾脏、膀胱占位性病变准确性明显高于早期相。结论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对于鉴别诊断肾脏、膀胱良性与恶性占位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分析SAPHO综合征X线、CT 和核素骨显像影像特征,提高本病正确诊断率。 方法  通过对该病22例的X线、CT 和核素骨显像图像分析,总结各自的影像学特性,并对比各自的优缺点。 结果  SAPHO综合征在各种成像上都有特征性的表现,但X线、CT特征性更突出,而核素骨显像敏感性更高。 结论  对可疑SAPHO综合征患者,应及早行X线或CT检查,必要时加做核素骨显像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