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场MRI在膝关节隐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的MRI表现及其分型,评价低场MRI在隐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有明确膝关节急性创伤史、临床上持续疼痛、活动不利及不能负重而常规x线平片未见明显骨折的病例,行低场磁共振检查,采用SE序列T1WI、GRE序列准T2WI和STIR序列脂肪抑制成像,发现隐性创伤骨折120例,分析病灶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结果120例隐性骨折发现病灶170处,根据骨折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将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分为隐性骨皮质骨折(31例)、隐性骨软骨骨折(13例)和隐性骨内骨折(76例)三型。结论低场MRI选择适当的检查序列,能清楚地显示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的病变特点,准确诊断隐性骨折的部位、类型及合并的关节附属结构损伤,对骨科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配合下应用锁定钢板治疗长节段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长节段胫骨骨折28例患者,利用单侧万向外固定支架的临时辅助固定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从手术情况、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及功能评价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为60~110分钟,平均90分钟,术中出血100~200ml。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28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结束时除1例外均获得骨性愈合,1例未愈合者经再次手术后1年获得愈合。结论本手术方法具有避免术中软组织再损伤,减少骨折端血运破坏,是治疗胫骨长节段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丁  季烈峰  朱江  谢越峰 《中国骨伤》2017,30(11):1055-1058
正患者,男,57岁,半年前因车祸外伤在我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查体:左膝关节肿胀明显,压痛阳性,前后抽屉试验阳性,外侧侧方应力试验阳性,肢端感觉血供良好。X线片、CT及入院第3天的MRI显示:左膝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左膝外侧副韧带损伤,左胫骨平台骨折,左腓骨小头骨折(图1a,1b,1c,1d,1e)。入院后第5天进行了膝关节周围的血管B超检查并复查MRI,结果显示腘动脉、腘静脉通畅,没有损伤迹象(图1f,1g)。经  相似文献   
4.
股骨颈骨折手术定位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设计原理 本定位器的设计是利用股骨头体表投影,借定位器的导引杆与定位杆两者平行之关系,可调整角度及计算出内固定所需的长度,一次住准确打入股骨颈定位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T型钢板治疗锁骨胸骨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应用T型钢板治疗锁骨胸骨端骨折30例,术后随访并通过Rockwood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9个月。Rockwood评分显示结果:优25例,良4例,差1例。结论 T型钢板治疗锁骨胸骨端骨折疗效优良,内固定坚强可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颈椎椎管内肿瘤后路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上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摘除肿瘤,同时行钉棒系统内固定加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27.4个月),根据Frankel分级,7例由术前的D级恢复至E级,5例由术前的C级恢复至D级,术后影像学检查见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后路椎板切除摘除肿瘤,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上颈椎椎管内肿瘤,达到了解除颈髓、神经根、椎动脉压迫,彻底切除肿瘤病灶,重建上颈椎的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后路微创切除术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腘窝囊肿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后路微创切除术。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法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37例术后随访12~23个月,平均(17±2.3)个月,无1例复发。Lysholm评分术前为(53.7±3.6)分,术后6个月为(81.2±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术前为Ⅱ级22例,Ⅲ级15例;术后6个月为0级21例,Ⅰ级13例,Ⅱ级3例。结论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后路微创切除术治疗腘窝囊肿具有术式简单安全、创伤较小、可针对关节内病损进行治疗、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下肢长骨关节外复杂骨折为临床常见。近年来,随着骨折治疗理念的改变,骨折内固定已从AO的坚强内固定技术逐渐演变为BO的生物接骨术。其强调保护骨折端的血液供应及软组织,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生物学环境,但这对术中骨折复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下肢长骨关节外复杂骨折患者102例,分别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结合LISS钢板或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种复位方法手术过程及术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和工伤事故的增加 ,股骨下段严重粉碎性骨折病例明显增多 ,虽有多种治疗方法 ,但因该部位的解剖特点 ,疗效常不满意。我们近年来应用逆行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21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中男17例 ,女4例 ;年龄22~65岁 ,平均36岁。骨折后3周内手术17例 (18侧股骨 ) ,3周后手术4例。A型骨折10例 ,C型骨折11例。闭合性骨折14例 ,开放性骨折7例。1例伴有同侧股骨颈骨折 ;1例伴有同侧股骨上段骨折。全部病例均无血管、神经损伤。1.2器材本组病例均使用国产逆行交锁髓内钉(江苏…  相似文献   
10.
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效果,目前已得到充分肯定。本院从1991年12月开始,使用单侧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骨骨折17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本文就单侧外固定架的疗效和并发症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76例,其中男134例,女42例;年龄13岁~73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92例,高处坠落伤53例,压砸伤21例,其它10例;闭合性骨折130例,开放性骨折46例;胫骨骨折127例,股骨骨折36例,肱骨骨折8例,尺桡骨骨折5例。2.治疗方法:开放性骨折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