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鼻腔洗剂Ⅱ号中甲硝唑、氯霉素和氢化可的松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Intersil C18分析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8%乙腈-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6mL·min-1,检测波长245nm.结果甲硝唑、氯霉素和氢化可的松的理论板数分别为16000,12000,5000;回归方程分别为Y=-7.769+3.734×10-6×(r=0.9995),Y=13.97+4.111×10-6×(r=0.9999),Y=8.433+1.046×10-6×(r=0.9999);线性范围分别为52.00~416.0μg·ml-1,131.8~659.0μg·ml-1,21.40~107.0μg·ml-1;平均回收率(±RSD)分别为99.2%(±2.6%),100.4(±1.1%),100.3%(±0.85%);最低检出浓度分别约为0.6,0.6,0.3μg·ml-1.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鼻腔洗剂Ⅱ号中甲硝唑、氯霉素和氢化可的松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β环糊精丹参酮滴耳液中隐丹参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Intersil C18分析色谱柱(4.6 mm ID×250 mm,粒径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0%乙腈(55∶4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3 nm。结果隐丹参酮保留时间为23.9 min,与相邻峰的分离度大于1.5,理论板数分别为8000。回归方程Y=-0.6242 0.0000007859X,r=0.9998,线性范围12.93~64.64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9%。最低检出浓度为0.1μ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β环糊精丹参酮滴耳液中隐丹参酮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经丸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YWG-NH2分析色谱柱(4.6mmID×250mm,粒径5μm)。流动相乙腈-水(26∶74,含5ml三乙胺,磷酸调pH2.6),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6nm。结果黄芩苷的理论板数为2950,黄芩苷回归方程y=796121.5x 621926.0,r=0.9999,线性范围20.20~202.0μg/ml。其回收率为100.5%(n=6),RSD2.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理环节合理用药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苯硝那敏片中维生素B6、苯巴比妥、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硝西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150 mm ×4.6 mm,4.6μm).流动相A:乙腈-水-三乙胺(100∶900∶1,含0.01 mol/L庚烷磺酸钠,用冰醋酸调pH值3.5),流动相B:乙腈.洗脱程序:0~12 min,A100%~70%;12~200 min,A 7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维生素B6、苯巴比妥、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硝西泮的保留时间分别约为4.6、10.2、12.3和14.3 min,与各自相邻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以峰面积对进样量(μg)线性回归,维生素B6回归方程:y=251.4x 2.403,线性范围:0.168 4~2.021 μg,r=0.999 8;苯巴比妥回归方程:y=145.8x 1.612,线性范围:0.510 8~6.130 μg,r=0.999 9;马来酸氯苯那敏回归方程:y=697.3x-7.252,线性范围:0.122 8~1.474 μg,r=0.999 9;硝西泮回归方程:y=2 767x 17.75,线性范围:0.049 60~0.595 2 μg,r=0.999 8.维生素B6苯巴比妥、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硝西泮回收率分别为100.1%、99.4%、99.3%和100.7%,RSD分别为0.18%、0.13%、0.47%和0.16%.结论:本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好,操作简便,可用于复方苯硝那敏片中维生素B6、苯巴比妥、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硝西泮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金丸中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IntersilC_(18)分析色谱柱(4.6mm ID×250mm,粒径5μm),流动相为乙腈—10%乙腈(50:5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45nm。结果:吴茱萸次碱的理论板数为2100。回归方程Y=-0.2197+0.0000003484X(r=0.9999),线性范围12~60μm·ml~(-1)。平均回收率为96.9%(n=5),RSD 3.7%,最低检出浓度为0.lμg·ml~(-1)。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
中心摆药室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在中心摆药实施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药品合理使用方面的问题 ,为确保住院患者安全有效用药 ,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以改进和完善中心摆药室的工作 ,使其成为一种更加科学的供药方式[1] 。1 合理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1.1 口服药在“三查七对”中容易忽视“服法”问题。由于摆药室护士不直接为患者服药到口 ,药物的“服法”问题往往被忽视 ,造成了不合理用药。其一 ,餐前餐后药品混装于服药杯中。如常用的健胃和降糖药 ,在餐前 15~ 30min服用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但摆药时一般与餐后药不进行分装 ,达不到最佳治疗效果。其二 …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解毒固本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解毒固本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MZC18分析色谱柱 (4 .6mmID× 2 5 0mm ,粒径 5 μm) ,流动相A :10 %乙腈 (含 0 .5 %三乙胺 ,磷酸调pH3.0 ) ;B :85 %乙腈 (含 0 .5 %三乙胺 ,磷酸调pH3.0 )。梯度洗脱程序 :1~ 11min ,A :4 0 %~ 0 ;B :6 0 %~ 10 0 % ,流速 1.5ml/min。检测波长 4 33nm ;结果 大黄素回归方程Y =- 0 .0 0 14 75+0 .0 0 0 0 0 0 0 2 6 33X ,r =0 .9999,线性范围 0 .0 16 6 4~ 0 .6 6 5 4 μg ;大黄酚回归方程Y =- 0 .0 0 346 4 +0 .0 0 0 0 0 0 0 2 4 82X ,r =0 .9999,线性范围 0 .0 2 4 4 7~ 0 .9789μg。大黄素和大黄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6 .2 % (RSD =4 .7% )和 97.4 % (RSD =2 .1%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 ,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可用于测定解毒固本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滴耳液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10%乙腈(52∶48);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61 48+0.000 001 066X,r=0.999 8;Y=-0.531 8+0.000 001 270X,r=0.999 8;Y=-0.207 4+0.000 000 944 9X,r=0.999 6;Y=-0.073 30+0.000 000 955 0X,r=0.999 9.4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9.1%、4.4%;102.5%、2.3%;100.6%、5.0%;98.0%、2.8%.最低检出浓度分别约为0.2、0.3,0.2、0.2μg*ml-1.结论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丹参酮滴耳液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AgilentZORBAXEclipseXDB-C18,4.6mm×150mm,5Micron)。流动相A:甲醇-水-磷酸(50∶950∶5),流动相B:甲醇。梯度洗脱程序:0~30,A:95%~35%,B:5%~6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和黄芩苷的保留时间分别约为10.6、24min,与各自相邻峰的分离度均〉1.5。以峰面积(X)对进样浓度(Y)线性回归,绿原酸回归方程:Y=0.03298X-0.09386,r=0.9999,线性范围5.040~45.36μg·ml^-1。黄芩苷回归方程:Y=0.05155X-1.2864,r=0.9999线性范围:44.88~403.9μg·ml^-1。绿原酸、黄芩苷回收率(n=6)分别为99.6%和100.0%、RSD分别为0.32%和1.0%。结论本方法与2005版中国药典法含量测定结果一致,准确度好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