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抑白升血糖浆对化疗小鼠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抑白升血糖浆(YBSX)对环磷酰胺(CTX)处理的小鼠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给药方式。方法将YBSX按照单纯预防、单纯治疗和预防 治疗3种给药方式ig给药,常规方法计数小鼠白细胞数、血小板数、骨髓有核细胞数,测定脾脂数;鸡红细胞吞噬实验测定巨噬细胞(M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YBSX对白细胞数、血小板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脾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TNF-α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YBSX可改善受CTX抑制小鼠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且预防加治疗给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123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43)、硫酸镁组(n=40)、普米克令舒组(n=40).观察组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硫酸镁治疗,硫酸镁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普米克令舒组给予普米克令舒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水平、肺动脉收缩压(PASP)、氧暴露时间、住院时间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2、24 hpH与同期硫酸镁组和普米克令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分压明显高于硫酸镁组和普米克令舒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硫酸镁组和普米克令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4 h PASP水平明显低于硫酸镁组和普米克令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暴露时间[(5.49±0.85)d]和住院时间[(12.95±2.31)d]均显著短于硫酸镁组[(7.93±1.12)、(16.41±2.57)d]及普米克令舒组[(7.78±1.05)、(16.23±2.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05%)显著高于硫酸镁组(65.00%)和普米克令舒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家庭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3月—2005年3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出生的早产儿28例(男15例,女13例)进行早期干预,指导家长按《挖掘儿童潜能始于零岁》一书中0—3岁教育大纲在家中进行早期干预训练,同时设立同期出生的早产儿30例(男15例,女15例)和足月新生儿30例(男16例,女14例)为对照组,仅常规育儿指导,两组均定期用Gesell方法进行智能发育评定。结果:早产儿干预组各项发育均优于早产儿对照组,且随月龄增加差异逐渐显著(P<0.05);干预组各评定值均低于足月儿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家庭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行之有效,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超微剂量肝素并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治疗血清D-二聚体阳性的重症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肝素组应用超微剂量肝素,肝素剂量24u/(kg·d),分4次皮下注射,直至血清D-二聚体转阴停药;肝素低右组应用超微剂量肝素(剂量和用法同前),同时加用低右,用量为每次5ml/kg,每天1-2次至血清D-二聚体转阴停药。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的第2天,血清D-二聚体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4天肝素低右组患儿血清D-二聚体转阴率明显高于肝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低右组的病死率较肝素组低,两组分别为5.88%、17.65%。结论超微剂量肝素加小剂量低右能更快地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逆转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情。  相似文献   
5.
潘春梅  柯桦  陈若珊  唐渊 《河北医学》2007,13(3):314-316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早期给药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疗效的观察.方法:对19例患NRDS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PS治疗并同时进行临床对照实验.结果:NRDS患儿给药后24h PO2/FiO2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呼吸机参数(除PEEP外)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NRDS,早期给予PS治疗可明显改善近期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P.pubescens 系产于南美洲的一种豆科植物,其种子油以杀尾蚴活性而著称。虽然它的抗炎作用已有记载,但其抗风湿作用尚未  相似文献   
7.
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渊 《河北医学》2000,6(6):573-574
酚妥拉明,又名立其丁(Regitine),为短效a受体阻滞剂。由于对心脏有兴奋及拟胆碱作用,近年多用于重症肺炎的治疗,尤其是联合多巴胺治疗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本文应用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与结果1.1 一般资料:1995年3月至1999年3月我院收治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8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出生至2岁30例,2至6岁12例;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出生~2岁27例,2岁~6岁11例。两组临床特点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别。1.2 诊断标准:根据1987年卫生部颁发小儿肺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新型抗毒剂宾赛克嗪对维埃克斯染毒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浆内毒素浓度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06只雄性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维埃克斯染毒模型组以及宾赛克嗪、阿托品和山莨菪碱3个治疗组;各治疗组分别于皮下注射维埃克斯0.02 mg/kg染毒前10 min经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各组均于染毒后1.5、3、6、24、48和72 h取血,检测血浆内毒素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内毒素浓度为(1.90±0.41)kEU/L]比较,模型组1.5 h血浆内毒素浓度为(5.36±1.62)kEU/L,升高了约2倍;之后逐渐升高,至24 h达高峰,浓度为(11.47±3.90)kEU/L,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了约5倍(P均<0.01),异常增高可持续至48 h,72 h后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宾赛克嗪治疗组在1.5 h和3 h时内毒素浓度分别为(3.73±0.71)kEU/L和(3.95±1.26)kEU/L,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和P<0.05);6 h和24 h血浆内毒素浓度分别为(8.77±1.85)kEU/L和(11.47±2.51)kEU/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至48 h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阿托品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浓度在1.5~24 h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山莨菪碱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浓度在6 h达高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维埃克斯染毒后1.5~48 h小鼠血浆内毒素浓度显著增高,使用宾赛克嗪能减轻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延缓内毒素进入血中的速度,并能缩短内毒素在血中的停留时间.而使用阿托品和山莨菪碱后则能加重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 1,6 2磷酸果糖、生脉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 4 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4 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 1,6 2磷酸果糖 (FDP) 2 5 0~ 30 0mg/ (kg·次 ) ,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生脉注射液 2ml/ (kg·d) ,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 2 0ml中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7天。对照组4 0例 ,一般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 5 9.5 % (2 5 / 4 2 )和总有效率 90 .5 % (38/ 4 2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 2 .5 % (9/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结论  1,6 2磷酸果糖、生脉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壳聚糖胶原生物敷料(chitosan-collagenbiologicaldressing,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壳聚糖与鼠尾胶原分别按1:9和1:1配成敷料原液并制成CCBDA和CCBDB。以单纯胶原敷料组和自然愈合组作对照,测定伤后3、7、14、21d的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组织EGF、bFGF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象分析。结果CCBDA、B组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CCBDB组伤后3d和7d时EGF和bFGF的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结论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并呈剂量相关性,其促愈机制与使用CCBD后创面EGF和bFGF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