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彩超、增强磁共振动脉造影对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术前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彩超、增强磁共振动脉造影(CEMRA)对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93例因颅外颈动脉狭窄而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前彩超、CEMRA检查结果。结果 超声检查可判断狭窄性质和狭窄程度,CEMRA能显示颈动脉全程,显示多发狭窄。但两者对狭窄程度都有过高评估的倾向,对斑块溃疡难以显示。结论 就目前彩超和磁共振机器的性能,尚无法替代DSA检查。必须有机地结合彩超、CEMRA和DSA检查,以多侧面、全方位地了解狭窄的颈动脉,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利用已有的设备如CT、MRI、DSA和直线加速器自行配置X-刀的过程,包括研制CT(或MRI、DSA)到计算机的数据接口、准直器、立体定向装置、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以及测定直线加速器配上准直器后的有关参数。结论:只要有直线加速器和CT的医院,再做些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制工作,开展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可能的,而且还是一种节约的、可逐步升级的、并能推广到除脑部以外的其他领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在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3月~2005年9月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36例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根据胶质瘤恶性程度不同分为A、B2组,其中A组为低恶性组(包括星形细胞瘤Ⅰ级和Ⅱ级、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21例,B组为高恶性组(包括星形细胞瘤Ⅲ级和Ⅳ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间变型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15例。观察氮乙酰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肌醇(Ins)的共振峰及比值。大脑对侧对应正常脑组织的结果作内对照组。结果2组胶质瘤均表现为异常的。HMRS,与大脑对侧对应正常脑组织相比,A、B2组表现为NAA/Cr含量显著下降,Cho/Cr含量显著增高(P均〈0.05),cr总量变化不大,且无规律性(P〉0.05),Ins含量表现为轻度下降(P〉0.05)。A组NAA/Cr和NAA/Cho均显著高于B组(t=4.235,P=0.011;t=2.832,P=0.031),A组Cho/Cr显著低于B组(t=-2.323,P=0.042)。结论。HMRs可提高对胶质瘤诊断和分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扩大经额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的经额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应用.方法:1997年6月至2002年3月采用该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10例,肿瘤主要累及于鞍上、蝶筛窦及上斜坡区.结果:本组10例中,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发生颅神经麻痹4例,其中动眼神经障碍3例,外展神经障碍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影像学随访6~24个月,全切除肿瘤病例未见肿瘤复发,次全切除者无明显增大.结论:该入路可充分显露鞍区肿瘤,术野开阔,对脑组织损伤小,适用于已侵犯蝶筛窦区及上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  相似文献   
5.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附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toma,CEICH)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脑内血肿,自1981年Hirsh等首先报道这类血肿以来,才逐渐被人们认识。由于CEICH发病缓慢,临床上常误诊为脑肿瘤。近年来我们收治3例CEICH患者,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93例(微腺瘤93例,大腺瘤301例,巨大腺瘤99例),其中经唇下-鼻中隔入路345例,经鼻小柱-鼻中隔入路99例,经单鼻孔入路4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69例(54.6%),次全切除117例(23.7%),部分切除107例(21.7%);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占86.7%(268/309),内分泌指标改善者占73.8%(259/351),出现并发症43例(8.7%).结论:经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安全有效的;大型垂体腺瘤可以采用分次经蝶窦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垂体瘤来源于垂体前叶细胞,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它因其细胞增殖及内分泌特性而表现出各种的生物学行为.以往,对于垂体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学和超微结构上;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垂体瘤的认识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从染色体变异、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突变、转基因动物模型及基因治疗等方面综述了垂体瘤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X刀治疗脑内病变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对283例X刀治疗的脑瘤和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1~8年,平均(2.05±4.66)年.结果:82例转移瘤消失35例(42.7%),缩小28例(34.1%),无变化11例(13.4%),增大8例(9.8%);61例胶质瘤消失10例(16.4%),缩小19例(31.1%),无变化16例(26.2%),增大16例(26.2%);55例动静脉畸形消失29例(52.7%),缩小20例(36.4%),无变化6例(10.9%);17例海绵状血管瘤缩小4例(23.5%),无变化13例(76.5%);35例脑膜瘤消失5例(14.3%),缩小15例(42.9%),无变化13例(37.1%),增大2例(5.7%);12例神经鞘瘤消失3例(25.0%),缩小6例(50.0%),无变化2例(16.7%),增大1例(8.3%);10例生殖细胞瘤消失8例(80.0%),缩小2例(20.0%);11例其他肿瘤消失2例(18.2%),缩小4例(36.4%),无变化4例(36.4%),增大1例(9.0%).影像检查还发现病灶有坏死表现99例,囊性变19例,周边环状强化73例,胶质细胞增生20例,暂时性反应性肿大23例,放射性脑水肿28例.结论:X刀对小型脑肿瘤和血管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X刀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放射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并发脑内出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颅内出血并发症原因及对策。方法:自1999年4月至2003年3月我们对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510例帕金森病病人行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术后出现颅内出血9例,其中毁损灶出血3例,穿刺道出血6例。结果: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5例。术后意识恢复但遗留偏瘫4例,经非手术治疗5例.恢复良好,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采用磁共振结合微电极导向提高靶点定位精确度,减少微电极记录针道数,降低毁损温度,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等措施,有助于降低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正确诊断脑肿瘤才能更好地对其处理和治疗。^1H MRS是获得肿瘤生化信息的非侵袭技术,其对传统的影像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对于非肿瘤性病灶和不易手术切除而需放疗或化疗的肿瘤性病灶,无创伤并准确判断病灶性质的方法可取代不必要的活检。本文综述了^1H MRS在脑肿瘤分类和分级中的应用,观察肿瘤的治疗反应和肿瘤进展情况,是决定肿瘤治疗计划的重要分子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