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尺骨鹰嘴骨折皮质骨加压螺钉固定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尺骨鹰嘴骨折加压螺钉与常用的4种内固定的强度,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用22具新鲜尸体肘关节做成横型、斜形和粉碎形鹰嘴骨折模型。用5种内固定后置于MD—10E万能电子力学试验机上,测定骨折处的位移与压力的关系;结果:钢丝内固定强度最小,钩钢板最大。髓内加压螺钉固定欠可靠。横形骨折皮质骨加压螺钉与张力带钢丝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斜形骨折皮质骨加压螺丝钉强于张力带钢丝(P〈0.01)。粉碎形骨折使用钩钢板尤佳(P〈0.01)。临床应用24例中,22例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达90.91%;认为皮质骨加压螺丝钉治疗横、斜形尺骨鹰嘴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确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按一定比例将脱钙骨粒(DBP)掺入骨水泥,行成年犬椎体间固定。分别于术后2、4、8、12周时处死。固定段行X线照片、CT扫描及生物力学测试。观察不同时相点的生物力学效应。结果显示:术后2、4周时复合骨水泥的抗压强度低于单纯骨水泥(P〈0.05),8周时两者相近(P〉0.05),12周时高于单纯骨水泥与正常脊柱功能运动单位(FSU)(P〈0.05)。而术后2、4周时,复合骨水泥的抗扭转强度优于单纯骨水泥,2、4、8周时,低于正常FSU,12周时与正常相近。临床应用于胸腰椎骨折侧前方减压后行椎体间固定。术后3个月、6个月CT复查,证明骨已长入骨水泥内。  相似文献   
3.
颈椎前融合保留终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保留颈椎椎体终板与否对融合间隙的影响。方法24例颈前路融合术采用保留椎体终板的植骨方法,并与未保留终板组相比,评价两组植骨块沉陷、后凸畸形及骨性融合,并进行新鲜标本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保留终板组融合节段高度平均降低0.9mm,后凸成角平均为2.5°;对照组融合节段高度平均降低2.8mm,后凸成角5.4°,两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生物力学实验表明,保留终板组椎体平均抗压强度为1360.2N,未保留终板组为877.1N,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临床观察和生物力学实验均表明,保留终板能有效防止植骨块沉陷,并可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拇指腕掌关节韧带力学特性 ,为关节运动分析、伤病致残时的修复与功能重建以及人工关节设计提供关节韧带力学特性参数。方法 :选择前斜韧带和背桡侧韧带做离体力学测试 ,得出韧带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和抗张强度 ,推导出本构方程。结果 :前斜韧带和背桡侧韧带的应力—应变关系呈幂函数关系 ,前斜韧带的本构方程 :σ =1.0 0ε1.17,背桡侧韧带的本构方程 :σ =2 .2 7ε1.60 。结论 :前斜韧带结构较疏松 ,其弹性模量和抗张强度都较背桡侧韧带小 ,外伤或自发性损伤引起退行性变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94例对比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适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非手术治疗组44例。疼痛缓解后,进行腰背肌锻炼;手术组50例,确诊后3天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5~7天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两组腰背肌锻炼均在6个月以上,且不进行重体力劳动平均随访2年9个月。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治愈为90.9%,手术组治愈率为94.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并非所  相似文献   
6.
股骨髁部Y型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临床选择有效的内固定方式提供实验数据,作者采用成人新鲜尸体股骨髁部标本,按照AO/ASIF分类模拟Y型骨折模型,以5种常用内固定方式,置于WD-10E万能电子学实验机上测定其抗剪切、抗扭转强度,并进行生物力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动力加压髁螺钉(DCS)强度最大,普通松质骨螺钉加骨栓固定强度最小,T型钢板加松质骨加压螺钉同L型钢板强度相近,二者均优于松质骨加压螺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颈椎终板的解剖结构及其抗压强度。方法:应用直接法测量10具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的终板厚度。标本切片进行光镜观察。生物力学测试比较保留终板和不保留终板时,其抗压强度及椎体植骨面的位移。结果:各节段颈椎经板和上、下终板之间的厚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终板中央区为多孔的松质骨样结构,平均厚度为0.51±0.028mm,终板前、后缘平均厚度分别为0.93±0.276mm和1.08±0.120mm。中央区与边缘比较,相差非常显著。保留终板组与不保留终板组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360.2±256.3N和887.1±167.3N,相差非常显著。其椎体植骨面位移分别为1.14±0592mm和235±0.753mm,相差亦非常显著。结论:保留终板能显著增加颈椎椎体的抗压强度,减少椎体植骨面的位移。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后 ,神经原性膀胱的功能康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间歇导尿感染率低 ,并发症少 ,是目前最常用的尿液引流方法。抗胆碱能药物能提高膀胱顺应性和排尿节制功能。经尿道球囊扩张术和经尿道留置支架外括约肌成形术能有效改善尿道外括约肌痉挛 ,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科学的膀胱再训练能促进自主排尿节律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Kaneda和AF器械的生物力学强度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常常导致脊柱严重失稳和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为使重建脊柱获得牢固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常需内固定治疗。本研究拟采用离体试验的方法,对Kaneda和AF两种器械的生物力学强度进行测试,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第1掌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在拇指运动中的意义.方法对未固定成人尸体第1掌骨进行压缩和扭转试验.结果得到压缩负荷-位移关系曲线,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扭角-应变关系曲线,计算得出本构方程和弹性模量.压缩弹性模量(2517.5±576.7)mPa,扭转弹性模量(737.7±249.7)mPa.结论第1掌骨是各向异性材料,纵向加压时弹性较好,在生理限度内可用广义的Hook定律作为本构方程,横向剪切时表现出粘弹材料特性,第1掌骨对抗纵向变形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