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肝细胞癌SCT表现特征与Rb,PCN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SCT (spiralCT)表现特征与癌细胞中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 39例 (41个病灶 )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肝细胞癌病例 ,观察每个病灶的SCT表现特征 :肿瘤的大小、包膜、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和肝硬化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Rb ,PCNA表达 ,分析评价SCT表现特征与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 HCCSCT图像中肿瘤大小、包膜形成、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和周围肝组织有无硬化与Rb蛋白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肿瘤大小、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与PCNA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肝细胞癌的SCT表现特征与PCNA的表达相关 ,根据其表现特征 ,可在一定程度上推测肿瘤组织PCNA表达情况 ,这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肿瘤性病变血供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肝肿瘤或肿瘤样病变行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资料齐全者66例,采用CT电影技术对肿瘤中心层面进行四层同层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供血分数(HAF)、对比剂到达时间(IRF TO).结果三组样本资料的HBF、HBV、MTT、HAF均数差别各组间具有高度统计意义.恶性肿瘤组、血管瘤组HBF、HAF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组,而恶性肿瘤组与血管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恶性肿瘤组HBV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组,血管瘤组和正常肝组织组间及恶性肿瘤组和血管瘤组间无显著差异.恶性肿瘤组较正常肝组织组MTT明显缩短,血管瘤组和正常肝组织组及恶性肿瘤组和血管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CT灌注参数和函数图可定量评价正常和病理肝组织血流状态、血管通透性和肝动脉供血比例;HBF、HAF对鉴别正常肝实质或病理肝组织具有显著意义;仅根据灌注参数和函数图,尚不能鉴别肝恶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抑或炎性假瘤.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与螺旋CT增强特征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VEGFR)表达及其与螺旋CT(SCT)增强表现和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9例共4 1个HCC病灶 ,观察其SCT表现和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CC中VEGF、VEGFR 1/Flt 1和VEGFR 2 /KDR/Flk 1蛋白的表达 ,并与SCT增强表现和特征对照。结果 VEGF、Flt 1、KDR/Flk 1阳性率分别为 6 1.0 %、6 8.3%和 70 .7% ;在侵袭高危组、包膜欠完整和 /或无包膜组、小肝癌组中VEGF和KDR/Flk 1的表达均高于侵袭低危组、包膜完整组和大肝癌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VEGF和KDR/Flk 1的表达与动脉期强化类型之间无相关性。Flt 1的表达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 检验提示VEGF表达与KDR/Flk 1表达相关 (P <0 .0 0 1) ,而未显示VEGF表达与Flt 1表达、KDR/Flk 1表达与Flt 1表达之间的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VEGF通过结合其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KDR/Flk 1促进HCC肿瘤血管生成因而促进HC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且可通过SCT增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推测VEGF及其受体KDR/Flk 1和Flt 1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评价3.0T磁共振3D-FS-SPGR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将要进行关节镜检查的35个膝关节进行磁共振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其中包括矢状位3D-FS-SPGR序列及矢状位、冠状位、轴位FS-FSE-T2WI序列.在MRI上对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平台、股骨滑车及髌骨6个关节面关节软骨(共210处)进行评价.将3D-FS-SPGR序列及FS-FSE-T2WI序列上软骨损伤分级与关节镜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3D-FS-SPGR序列对软骨损伤显示的敏感度为97.50%,特异度为97.69%,Kappa值为0.798 ;FS-FSE-T2WI序列的敏感度 为90.00%,特异度为94.61%,Kappa值为0.714.结论 3D-FS-SPGR序列显示膝关节软骨损伤优于FS-FSE-T2WI序列;3D-FS-SPGR序列是目前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最佳序列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VEGFRs)在肝细胞癌 (HCC)肿瘤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3 9例 (男 3 4例 ,女 5例 )共 41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病灶VEGF、Flt 1和KDR/Flk 1的蛋白表达。观察病灶肿瘤大小、包膜、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和肝硬化等。记录HCC患者的临床资料 ,如年龄、HBsAg、HBV和AFP情况。手术结果记录病灶大小、数目、肝硬化和包膜情况。病理结果记录病理分级、肝硬化等情况。结果 :在转移高危组、包膜欠完整和 (或 )无包膜组、小肝癌组中VEGF表达阳性率均高于转移低危组、包膜完整组和大肝癌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而VEGF的表达与Ed mondson分级、HBV、HBsAg、AFP水平以及肝硬化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KDR/Flk 1表达阳性病灶 2 9个 ,阳性率为 70 73 %( 2 9/4 1) ;KDR/Flk 1在转移高危组、包膜欠完整和 (或 )无包膜组、小肝癌组中表达的阳性率也均高于转移低危组、包膜完整组和大肝癌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KDR/Flk 1蛋白的表达亦与Edmondson分级、HBV、HBsAg、AFP水平、肝硬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Flt 1阳性病灶 2 8个 ,阳性率为 68 2 9% ( 2 8/4 1) ;Flt 1的表达与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优化检查流程,对3.0TCMRI的临床价值进行再评价。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4月1临床怀疑有心脏疾患行3.0TCMR检查的36例患者,应用黑血对比和亮血对比成像以及心肌首过灌注和延迟增强等“一站式”优化检查,对心脏的解剖形态、运动功能和心肌的血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0TCMRI能够清楚显示各房室形态结构,36例患者中,CMRl无异常10例,缺血性心脏病7例,其中心肌缺血伴肺栓基1例,非缺血性心肌痛12例,CMRI偶然发现胸腺瘤及心包肿瘤各1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查体明确有无血栓3例;左室假腱索、二尖瓣返流各1倒。结论3.0TCMRl“一站式”优化检查图像质量好、可重复性强,不仅对心脏本身而且对其临近结构也可一并观察,对心脏的形态结构、心室功能以及心肌活性等生理方面可做出;住确评价。  相似文献   
7.
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肺结节的影像诊断研究多集中在动态增强扫描上。MRI动态增强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理论依据充足,动态增强和灌注扫描技术条件成熟,根据MRI动态增强曲线参数(最大强化率、强化斜率、达峰时间、廓清率、强化曲线类型)及强化模式可以对良恶性肺结节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肝癌细胞凋亡和增殖与CT表现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细胞凋亡 (apoptosis)和增殖与CT表现的关系。方法 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 42例 ,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和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采用TdT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各标本的AI和PCNA -LI。结果 随着肿瘤的增大 ,凋亡指数 (Apoptosisindex ,AI)降低 ,PCNA -LI增高 (Ρ <0 .0 5 )。肿瘤包膜完整组AI高于无包膜或包膜欠完整组 (Ρ <0 .0 5 ) ,而增殖指数 (PCNA -Labelingindex ,PCNA -LI)在肿瘤包膜完整组低于无包膜或包膜欠完整组 (Ρ <0 .0 5 )。AI在门静脉无癌栓组高于门静脉有癌栓组 (Ρ <0 .0 1) ,PCNA -LI在门静脉无癌栓组低于门静脉有癌栓组 (Ρ <0 .0 1)。无淋巴结转移组中 ,AI较淋巴结转移组高 ,而PCNA -LI低于淋巴结转移组 (Ρ <0 .0 1)。AI和PCNA -LI呈负相关关系 (Ρ <0 .0 1)。结论 HCC的SCT表现与细胞凋亡和PCNA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 ,根据肝细胞癌的CT表现 ,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细胞凋亡和PCNA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评价3.0T磁共振3D-FS-SPGR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将要进行关节镜检查的50个膝关节进行磁共振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包括矢状位FSE-T2WI、FSE-T1WI、FS-FSE-T2WI、3D-FS-SPGR序列及冠状位、轴位FS-FSE-T2WI序列。利用矢状位3D-FS-SPGR序列图像重建出冠状位及轴位图像。将磁共振检查结果与随后进行的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在MRI上对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平台、股骨滑车及髌骨六个关节面关节软骨(共300处)进行评价。另外选取10名志愿者20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组进行MR成像,成像序列同患者组。结果:①在FS-FSE-T2WI序列上正常膝关节软骨为光滑的曲线状高信号带,在股骨内、外髁及胫骨平台表面关节软骨呈由表及里的高、低、高3层结构;FSE-T2WI及FSE-T1WI上关节软骨分层现象不明显呈中低信号;在3D-FS-SPGR序列上关节软骨呈明显带状高信号并呈由表及里的高、低、高3层结构;②软骨I级损伤在FS-FSE-T2WI上表现为低或高信号,在3D-FS-SPGR序列上表现为低信号,软骨分层现象消失;软骨缺损(II~IV级损伤)在FSE-T1WI上呈等信号,在FSE-T2WI及FS-FSE-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在3D-FS-SPGR上表现为低信号;③3D-FS-SPGR序列对软骨损伤显示的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95.9%,Kappa值为0.808(〉0.75);FS-FSE-T2WI序列的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96.8%,Kappa值为0.774(〉0.75);FSE-T2WI序列的敏感度为75.3%,特异度为98.2%,Kappa值为0.548;FSE-T1WI序列的敏感度为64.2%,特异度为99.1%,Kappa值为0.444。结论:①FSE-T2WI、FSE-T1WI、FS-FSE-T2WI、3D-FS-SPGR序列均可以很好的显示膝关节软骨,以3D-FS-SPGR序列显示的最清晰;②3D-FS-SPGR序列显示膝关节软骨损伤优于FSE-T2WI、FSE-T1WI、FS-FSE-T2WI序列,为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最佳序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肺病变行屏气弥散加权成像,对比分析良恶性病变在DWI像上信号强度(S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是否存在显著差别。结果 19例恶性病变和14例良性病变在DWI像上的SI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以DWI中SI(病灶)/SI(胸壁)比值大于1.2作为判定恶性病变的标准,则本组病例的灵敏性为79%,特异性为86%,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75%,诊断准确率为82%。但良恶性病变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形态学鉴别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