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ds-DNA、ENA抗体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 98例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ds -DNA、ENA抗体。结果 :狼疮性肾炎患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抗ds-DNA、抗Sm抗体与狼疮活动指数密切相关 ;DM PM、SSc、SS、MCTD的标志性抗体分别为Jo - 1、Scl- 70、SSA和SSB、u1RNP ,其检出阳性率分别为 4 1.5 %、37.5 %、6 0 %和 4 0 %、90 %。结论 :抗核抗体对于结缔组织病的分类 ,病情监测 ,病效评估 ,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儿童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6(IL-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250位白癜风患儿为病例组,同时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25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患儿根据白癜风分型标准再分为寻常型白癜风187例(局限型27例、散发型36、泛发型102例、肢端型22例)和节段型白癜风63例;按病期分为进展期134例,稳定期116例。两组对象的血清IL-6和GM-CSF浓度使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并作比较。结果病例组中寻常型白癜风各亚型组患儿血清IL-6和GM-CSF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寻常型白癜风患儿血清IL-6和GM-CSF水平也比节段型白癜风患儿高(P<0.05),但节段型白殿风患儿与对照组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寻常型白癜风各亚型组进展期患儿血清IL-6和GM-CSF水平比稳定期患儿高(P<0.05)。结论寻常型白癜风患儿血清中IL-6和GM-CSF水平与节段型白癜风患儿存在差异,提示它们在两种类型白癜风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屑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1~2012年,我科共收治386例银屑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结果346患者中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红皮型银屑病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结论银屑病易反复,不能完全根治,但是在发病季节前做预防治疗,可控制银屑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除湿解毒汤辅治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加用除湿解毒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inophils,EOS%)、血清总IgE、激素剂量、皮损面积、BPDAI评分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除湿解毒汤辅治大疱性类天疱疮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45岁,因全身红斑、水疱伴发热4 d,于2019年10月30日收入我科治疗。患者4 d前因感冒及痛风于外院予抗生素及抗痛风药治疗后(具体药物及用法用量不详),躯干和四肢出现数个约3 cm×2 cm靶形红斑,伴瘙痒,未诊治。此后症状持续加重,2 d前于外院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6.
皮肤色泽取决于色素颜色及量的多少,色素沉着是皮肤或黏膜的色素颜色加深和色素量的增加。若色素沉着位于暴露部位,给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学习质量。现就近年来对遗传性色素性疾病的基因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湿疹中医外治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古今湿疹中医外治处方文献进行收集,通过频度分析总结治法及方药特点,以探讨湿疹中医外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整理的方法,从《中国方剂大辞典》中及维普医药信息咨询系统中湿疹中医外治处方合计共838首。对所选文献进行治则治法、方剂统计及药物整理分析,并总结归类。观察各药物、证型、引用频次及所占比例。结果:①湿疹外治法以清热、燥湿、祛风为主;②用药以清热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解表药等为主,以苦参、黄柏、白鲜皮、黄连、冰片、枯矾、苍术等为核心药物;③治疗湿疹外用药物主要药味以苦、辛二味为主,药性以寒性为多;④常用药对为苦参、黄柏;⑤常用剂型为溶液;⑥有使用毒性药物,以古代方剂明显。结论: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是湿疹外治的一大治法,同时湿疹外治处方辨证有多样性;外用药也需要辨证论治,立足病机;自拟方黄柏、苦参、白鲜皮、蛇床子、枯矾可用于急性湿疹治疗,常用剂型为溶液剂,多采用冷湿敷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3岁。2d前患者突发剧烈头痛,左侧肢体无力,后出现意识不清,体温达38.9℃,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芪加真武汤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的作用,旨在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实验组:环磷酰胺(CTX)+芪加真武汤。阳性对照组:CTX+胸腺肽。病理模型组:CTX+生理盐水(NS)。正常对照组:NS+NS。实验组小鼠用芪加真武汤灌胃4周。第3周末前三组用环磷酰胺15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造成免疫抑制模型。第4周断头取血,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四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用3H-TdR渗入法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理模型组IL-2水平降低(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溶血素均降低(P<0.05)。与病理模型组比较,实验组显著提高IL-2(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及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IL-2、淋巴细胞转化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加真武汤颗粒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IL-2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血清脱氢表雄酮及雌二醇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了38例男性雄激素性秃发(AA)患者血清脱氢表雄酮(DHEA)和雌二醇(E2)的水平,以探讨性激素在雄激素性秃发发病中的意义,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资料:38例男性AA患者均为2002年8~9月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平均年龄33.5岁(22~39岁),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