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利多卡因在肝癌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在肝癌化疗栓塞中止痛疗效。方法:将340例中晚期肝癌分成三组:非利多卡因组56例(未加利多卡因),单纯利多卡因组120例,(经靶血管注入利多卡因)和乳化剂利多卡因组164例(经靶血管注入利多卡因和碘化油乳化液),以Seldinger技术选择插管至肝动脉进行化疗栓塞,然后根据术中和术后止痛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非利多卡因组、单纯利多卡因组乳化利多卡因组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60.7%、77.5%和88.4%,三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利多卡因在肝癌化疗栓塞中止痛 有效,且乳化利多卡因组止痛疗效优于单纯利多卡因组。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3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X线胸片检查,其中14例经CT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肺结核6例(18.7%),表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肺不张;亚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12例(37.5%),两肺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浸润型肺结核14例(43.7%),表现为陈旧性病灶周围炎,伴空洞及播散病灶,病变范围较广。结论:AIDS中晚期合并肺结核主要为原发肺结核及广泛播散病变。  相似文献   
3.
贝叶斯粗糙集处理噪声数据能力强,分类肺部肿瘤CT图像结果准确,为图像去噪提供精准的图像分类结果。基于此,设计基于贝叶斯粗糙集的肺部肿瘤CT图像抗噪算法,基于贝叶斯粗糙集分类模型进行肺部CT图像分类,约简贝叶斯粗糙集属性和决策规则,基于决策规则预测肺部CT图像类别;对存在肿瘤的CT图像噪声小波系数构建拉普拉斯数学模型,基于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小波系数概率密度,计算噪声方差和子代小波系数标准差,使去噪算法具备自适应性;基于小波系数的概率密度得到最大后验(maximum a posteriori,MAP)估计值,对该值做小波反变换,实现肺部肿瘤CT图像自适应去噪。结果表明,该算法去除肺部肿瘤CT图像噪声效果好,抗噪能力强,较好保留图像细节特征,视觉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认识弥漫型肝癌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弥漫型肝癌介入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4例弥漫型肝癌进行了肝动脉造影及化疗栓塞治疗.治疗前根据肝癌的DSA、CT等影像学表现特点、血供及门脉情况、肝功能状况,选择适宜的介入治疗方法,经肝固有动脉注入化疗药及/或栓塞剂.结果①影像学表现14例弥漫型肝癌DSA及CT的主要表现有肿瘤血管密集增多,肿瘤染色广泛,呈弥漫分布的栗粒状、小斑点状或结节状影或密度减低区,左右叶均可受累,肝脏体积明显增大,明显肝硬化伴门脉瘤栓或动静脉瘘形成,弥漫性碘油分布等.②治疗效果14例中,生存期最长10月,最短15 d,平均3月.结论①"弥漫小结节征"、"毛玻璃征"、"双轨征"及"巨肝征"为弥漫型肝癌的较特征性表现.②弥漫型肝癌的介入治疗效果及预后远较其他类型原发型肝癌差.选择适宜的介入治疗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夹闭大鼠肠系膜动脉制作肠缺血再灌注病理模型,研究大鼠肠缺血45 min再灌注后肠粘膜谷光甘肽(GSH)、氧化代谢产物 (MDA)抗氧化酶及肝肾功能的动态改变。结果肠缺血45 min后再灌注2、4、8 h,GSH明显减少;MDA 水平明显升高。肠粘膜CAT、SOD和GSH-PX活性未见明显改变。血清ALT和BUN明显升高。结论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可致肠粘膜严重氧化性损伤,并引起远隔器官(肝肾)功能受损,其损伤程度与再灌注时间呈现动态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X光片及CT对HIV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42例HIV感染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经X线胸片(普通X光片及数字化X光片)检查,分别摄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胸片,其中24例经CT检查。结果:26例(61.9%)具有典型的双肺弥漫性、以肺门为中心、双肺对称性网结节状及斑片状高密度影,X线诊断为PCP,正确率为100%。不典型表现的16例全部进行了CT检查,其中9例(21.4%)表现肺多发性、囊性及实质性改变并经CT诊断;另外7例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4例(9.5%)为多小叶渗出性病变,3例(7.1%)为大叶及局灶性实变,7例病人中仅有1例CT检查后确诊,其余6例均不能肯定诊断。X光片结合CT检查,对PCP诊断总符合率为85.7%。结论:对具有典型X线表现的病例,X光胸片符合率为100%;对不典型表现的病例,需行CT检查。X光片结合CT检查对确定HIV患者是否感染PCP较大帮助,其诊断符合率为85.7%。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合并肺孢子虫肺炎的影像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艾滋病病人合并肺结核(TB)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影像学特征差异,探讨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CD4细胞低200个/μL的艾滋病病人,19例感染肺结核,13例PCP,分别比较病变的影像学特征与病变的分布范围。结果 PCP与TB比较,影像学上毛玻璃密度影、斑片状渗出、大小不等结节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变均可能出现病变多于3个肺野(84.62%,63.16%,P〉0.05)。感染TB时,粟粒结节、增殖病变、空洞、肺外感染、胸水,虽然发生率稍高,但两组间差别仍无显著性(P〉0.05)。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时多为TB(P〈0.05),PCP更多出现肺大片实变与肺气囊(P〈0.05)。TB病变多位于上肺尖段或下叶背段(42.11%,7.69%,P〈0.05),病变的发展多由上肺往下肺进行(31.58%,P〈0.05)。患PCP时,病变主要位于下肺(53.85%,15.79%,P〈0.05),其发展主要由下肺往上肺(38.46%,5.26%,P〈0.05),由肺门向外带(30.77%,P〈0.05)。结论 在艾滋病期,当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时,感染TB与PcP均可能出现毛玻璃影、大小不等结节影,双肺弥漫性改变。TB更多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病变多在上肺尖段及下叶背段,由上向下蔓延。出现大片实变,肺气囊,病变由下肺向上蔓延,由肺门为中心向外扩展,则诊断为PCP。  相似文献   
8.
回盲部良恶性病变特点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盲部是消化系统病变的好发部位,其常见的病变是炎症和肿瘤。因两种病变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易造成误诊。本文收集经X线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和临床确诊的回盲部病变  相似文献   
9.
10.
肺癌并肝转移的联合介入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联合介入治疗肺癌并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晚期肺癌并肝转移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经支气管动脉和肝动脉进行化疗和/或栓塞术。结果:肺原发灶有效率73.3%(11/15),肝转移灶有效率80.0%(12/15)、肺原发灶合并肝转移灶有效率66.7%(10/15)。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60%。结论:经支气管动脉和肝动脉联合介入治疗肺癌并肝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