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炮制是传统的中药加工工艺,针对不同中药采用不同的炮制工艺从而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炮制工艺介绍及不同类中草药加工后药效变化给予归纳,为未来中草药炮制加工原理的认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HPLC法检测通脉养心丸中甘草酸铵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通脉养心丸中甘草酸铵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r)C18柱(4.6 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铵醋酸(67∶33∶1),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甘草酸铵在0.085 28~0.852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平均值为96.78%,r=0.999 9,RSD为1.44%。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良好,可有效控制通脉养心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HPLC、LC-MS检测3种亳白芍栽培品种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用HPLC、LC-MS分析亳白芍3种栽培品种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LC-MS方法对3种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HPLC方法测定药材及其加工品中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白芍苷的含量。结果: LC-MS法结合对照品指认出10个特征峰的归属。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品种间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药材经传统加工后,芍药苷含量明显增加。选出亳白芍栽培品种中4年生“蒲棒”和5年生“线条”为最佳品种。结论: 本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亳白芍不同栽培品种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唐氏综合征中线粒体DNA突变情况.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焦磷酸测序检测7个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家系中的患儿和母亲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DS患儿中检测到36个与其母亲中不同的线粒体DNA突变,其中14个位点是首次在唐氏综合征样本中发现;②36个线粒体DNA突变主要发生于D-Loop区和线粒体复合物Ⅰ中;③ 线粒体基因组13个编码基因中,有11个基因检测到线粒体DNA的突变;④ 焦磷酸测序对线粒体基因组杂合突变频率的检测结果和高通量测序结果吻合.结论 DS患儿中广泛存在线粒体DNA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与唐氏综合征的线粒体功能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HPLC法同时测定购自台湾的大、小承气汤浓缩颗粒中柚皮苷、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的含量.方法:采用Licrospher 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5%冰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流速:1 mL/min,柱温:25℃.结果:所测8个大、小承气汤样品中柚皮苷的含量在0.54~44.20 mg/g;大黄酸的含量在0.51~2.10 mg/g;厚朴酚的含量在0.44~6.65 mg/g;大黄素的含量在0.02~0.23 mg/g;厚朴酚的含量在1.09~2.92 mg/g;大黄酚的含量在0.09~2.70 mg/g,但个别样品中未检出和厚朴酚及厚朴酚.此方法加样回收率与线性范围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且对台湾市售的8个样品均可适用,具有方法的普遍性,可作为大、小承气汤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小包装是一种新型中药包装模式,其应用的便利性、安全性及标准性,备受医药制造商所关注。随着中药小包装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包括中药小包装的规格、使用成本及其占有空间等。结合中药小包装的利弊分析,对目前中药小包装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探讨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为规范中药的使用及优化中药小包装加工,更好的解决中药小包装市场推广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下肾移植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肾移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实行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前后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健康教育方式,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测评得分与术后6个月内遵医行为追踪结果。结果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前后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术后6个月内非正常服药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患者术后半年的随访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提高了术后6个月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但对患者的随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闭合性腹部损伤(BAT)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提高BAT存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31例BA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680例纳入研究,排除51例。结果将纳入研究的680例BAT患者分为存活组(n=650)和死亡组(n=30),其中受伤至就诊时间、合并失血性休克、合并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入院收缩压<60 mmHg(1 mmHg=0.133 k Pa)、入院24 h内红细胞比容(Hct)<40%及动脉血碱剩余(BE)<-6 m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合并感染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就诊时间、合并失血性休克、合并多发伤、入院24 h内Hct及BE是影响BA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受伤至就诊时间、入院24 h内Hct<40%、BE<-6 mmol/L、合并失血性休克及合并多发伤是影响BAT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评估BAT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05/2008年我院收治19例心电图正常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2例,女7例,年龄41~65(平均52.6)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胸闷、心前区及肩背疼痛,持续时间达0.5h左右,发病时行ECG检查无ST—T改变(由我院心电图室专业人员判定)。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1例、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3例、有长期吸烟史8例。CK、CK—MB值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