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dar hyperplasia,FNH),为肝脏的良性病变,临床多无症状,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出现肝痛,腹部包块,门脉高压及破裂出血[1]. 病例介绍 患者,女,17岁,体检时发现肝脏占位(图1),今入院治疗.入院后查AFP为5.96ng/ml B超检查示肝左外叶探及椭圆形等回声结构,边界欠清,大小约3.1 cm×4.6 cm×1.9 cm.复查CT扫描(图2):肝左叶片状低密度影,病灶大小约3 cm×3.7 cm×2.1 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稍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D、3D重建在颅骨修补术前、后颅内情况,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计算机个性化设计钛网在临床的应用。方法35例颅骨缺损患者行螺旋C T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行2D、3D重建,进行钛网修复体的个性化设计并应用于临床,分析颅骨修补术前、后颅内的变化,术后并发症的表现。结果35例患者修复体嵌合满意,钛网固定牢固,行修补术前脑膜弧线正常30例,脑膜凹陷5例,术后代骨板均无移位,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下血肿3例,头皮感染2例。结论2D、3D重建在颅骨修补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肺动脉夹层是一种极罕见的心血管疾病,生前检出率很低,多为尸检时意外发现,是慢性肺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其发病病因、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案尚不明确[2].笔者遇到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5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30余年,再发加重伴发热2个月余"入院.患者30年前开始出现受凉后咳嗽、咳痰症状.白色泡沫样痰(量不多),易咳出伴有活动后喘息.服用药物后可以缓解(具体药物患者表述不清).2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痰,为黄色浓痰,不易咳出,自服药物并无缓解而入院.体检:Bp 130/90 mmHg(1 mmHg =0.133kPa),口唇轻度发绀,胸廓呈肺气肿征象,无胸痛,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哮鸣音,腹软,未触及异常,双下肢未见浮肿,无高血压病史.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阻塞性肺气肿.行抗感染,祛痰,解痉治疗.患者入院当晚出现反应迟钝,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PO2) 43 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 91 mmHg,立即行双水平正压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56层智能CT(intelligent CT,iCT)灌注成像技术显示高压电损伤肢体血管及肌肉微循环变化的能力及优势。方法:采用Phillips公司256层iCT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侧肢体及相应躯干同时灌注检查,所得图像传入Phillips公司专属EBW工作站,用Functional CT-general模式行灌注图像处理,计算灌注参数和重建相应的灌注参数图;并用MPR、CPR、VR、MIP及AVA软件进行血管的分析。结果:21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均得到清晰血管CTA图像,CTA示血管狭窄、中断、闭塞7例,血管未见明显异常14例;肌肉损伤21例。结论:256层iCT高压电损伤肢体灌注成像,检查安全、方便,图像处理简单省时、图像质量清晰,能同时获得肢体血管形态信息及肌肉微循环信息,为临床治疗方式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灿丽  王家平  袁曙光  闫东  郭立   《放射学实践》2010,25(5):519-521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拟行临床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临床治疗前2-3 d行MRI平扫、增强及灌注成像,然后将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灌注值、重建灌注图。结果:原发性肝癌为高动脉灌注、低门脉灌注;将原发性肝癌病灶中心与边缘相比,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中心的HAP、HPI高于边缘,PVP低于边缘;病灶中心与边缘的全肝灌注量(T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模糊瘤灶的PVP高于边缘清晰瘤灶,边缘模糊瘤灶有更多门脉参与供血。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除能提供解剖图像外,还能反映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25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于四肢高压电击伤后损伤肢体截肢及保肢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高压电击伤截肢患者61例,其中截肢19例,在术前行灌注检查,术后确定截肢平面并采集截肢平面与截肢平面下灌注数据,将检查结果(肌肉微循环灌注信息及相应部位血管CTA图像)与手术结果以及患侧肢体不同平面灌注参数对照。将灌注所得图像传入Phillips公司专属EBW工作站,用Functional CT-general模式行灌注图像处理(去卷积算法)。结果 (1)高压电损伤后肌肉、皮肤、骨骼CT影像表现:患者肌肉损伤在CT平扫、增强图像上一般表现为低密度影;皮肤损伤表现为皮肤局部缺损、皱褶;血管表现为中断;(2)高压电损伤后不同患者CT灌注表现:高灌注、低灌注及无血流灌注表现均可。结论应用256层螺旋CT灌注诊断四肢高电压损伤,能够获得清晰的血管CTA图像及不同损伤部位灌注参数值,并且这些灌注参数对皮瓣修复的预后具有评判价值;MSCT灌注成像对高压电损伤截肢与否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4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阵发性绞痛2天,伴有恶心、呕吐.体温:40.5℃;右肾区叩痛.血常规:白细胞:19.31×109/L;尿常规:红细胞:0~ 2/HP、白细胞:+/HP、潜血:(+). CT灌注检查:采用256层Philips brilliance CT机进行双肾灌注扫描.电压:120 kV;电流:220 mAs;连续扫描10组;经前臂肘正中静脉以4~5 ml/s流率注射含碘对比剂80 ml.图像传入工作站,分别在双肾皮、髓质取感兴趣区(ROI)(面积2mm2)得到血流灌注(BF),峰值增强(PEI),达峰时间(TTP),血容量(BV)及时间密度曲线(图3、4,表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以及ADC值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前列腺15例、BPH32例、前列腺癌22例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DWI和ADC图表现.测量不同b值(b=400、500、700、800、1000s/mm^2)下前列腺癌区域、BPH及正常前列腺的中央腺体(CG)及外周带(PZ)的ADC值,并同时测量膀胱区域的ADC值.结果DWI和ADC图能清晰地显示正常前列腺的中央腺体和外周带;BPH在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较均匀,中央腺体信号欠均匀;b=700s/mm^2时,前列腺癌在DWI图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b值越高,ADC值越低.b值相同时,各组间膀胱ADC值无统计学差异.正常前列腺中央腺体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02±0.275)×10^-3 mm^2/s;和(1.884±0.378)×10^-3 mm^2/s;BPH组中央腺体增生结节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514±0.326)×10^-3 mm^2/s和(1.816±0.473)×10^-3 mm^2/s;前列腺癌组前列腺中央腺体非癌灶区与外周带癌灶平均ADC值分别为:(1.499±0.345)×10^-3 mm^2/s和(1.118±0.484)×10^-3 mm^2/s.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正常前列腺及BPH的ADC值,Pca组与正常前列腺组组间差异及Pca组与BPH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09,P=0.00),正常前列腺组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可用于前列腺的检查,能反映病变的病理变化,提供定量诊断信息.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正常组织及BPH的增生组织,ADC值可用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肺静脉畸形引流属于临床罕见病例。大多数是先天发育异常所致。随着多层螺旋CT(muhi-sliceCT,MSCT)的应用,其检出率日益增加。我院近日发现1例肺静脉畸形引流患者,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病例男,54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伴尿频、尿痛,无肉眼血尿,无发热,未行任何治疗.2年来上述症状持续存在,近1周加重,伴血尿.否认既往结核病史.人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未见异常.专科情况:外生殖器发育正常,睾丸、附睾末触及结节.肛诊:前列腺Ⅰ度,表面不光滑,质硬,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液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2.03Ng/ml;肝肾功能正常.胸部X片:未见异常.尿路IVP+KUB双肾及肾盂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