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1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多粘菌素B琼脂糖亲和层析法清除内毒素,结果表明:5ml多粘菌素B层析柱的总吸附内毒素能力为450 μg,用此法可完全清除体液或各种液体中的内毒素,对血清及腹水中的内毒素也有明显的吸附作用,而其他各种主要成分(除内毒素外)经过处理后无明显改变。去氧胆酸是一种强有力的去污剂,可使已饱和的柱子复活,复活率达85%左右。该方法有简便,可靠,吸附能力大,柱子的复活率高等优点。本方法的建立为内毒素血症的治疗展示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应用抗-HCV NS4单克隆抗体(McAb)以酶标链酶亲和素生物素化二抗方法(LAB法)对IFN—α治疗前后肝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HCV—Ag位于肝细胞浆中.治疗前后肝内HCV—Ag定位未见异常。但是治疗后HCV—Ag阳性肝细胞数量有明显变化.IFN有效者的HCV—Ag阳性肝细胞数量明显减低或消失.且与血清HCV RNA的变化基本一致。治疗前后肝HCV—Ag染色的变化与肝HAI计分变化的符合程度优于血清ALT和HCV RNA,提示肝内HCV—Ag的检测可能有助于IFN疗效的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3.
22004年2月在香港举行的沪港国际肝病会议上美国Baylor医学院的Hollinger教授作了一个很精彩的报告,现将内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178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的预后因素.方法AP患者178例,男76例,女102例,年龄17岁~85岁,平均536岁±16岁,其中水肿型120例,坏死型58例.分别以Ranson标准和BankWise标准作为判断轻症和重症的标准.CT和(或)B超对AP的诊断采用Balthazar分级法.结果Ranson标准5项以下者(轻症)149例,死亡率为604%,6项以上者(重症)29例,死亡率为6550%.BankWise标准阴性者(轻症)144例,死亡率为417%.1项以上阳性者(重症)34例,死亡率为6470%.预测轻症和重症的死亡率这两种标准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年龄、胰腺坏死程度、并发症等对AP预后有显著的影响(P<001).CT和(或)B超诊断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的敏感度为707%,特异度为100%.结论Ranson标准应结合BankWise标准,综合考虑胰腺坏死程度,并发症等对AP预后的影响.CT、B超等影象学诊断对于判断胰腺坏死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6.
肝肾综合征     
刘红春  刘厚钰 《肝脏》1996,1(2):103-105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一种发生于急、慢性肝病,明显肝衰竭和门脉高压患者的综合征。HRS是一种特异性的急性肾衰竭,其肾功能衰竭是功能性的。虽然肾功能严重减退,但肾脏无显著的组织学改变。如把HRS患者的肾脏移植给慢性肾衰竭患者,后者肾功能即恢复正常,而  相似文献   
7.
罗忠芬  刘厚钰 《上海医学》1989,12(11):662-663
慢性胃扭转是一种少见病,于1866年由Berti在尸检时首先发现,至1986年张树基等复习文献,仅能搜集到300余例,且其临床表现多变而缺少特异性,常易导致漏诊或误诊。本文将我院自1958年1月至1987年12月30年间收治的慢性胃扭转12例作一分析,目的在于引起临床上对本病的警惕和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 62株由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 ;用酶免疫方法测定同一患者血清CagA抗体。结果 :HpcagA基因阳性率为 5 6.4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5 5 .5 6%、5 4.17%和 63 .64 % ,三种疾病患者之间感染Hp的cagA基因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0 .3 7%、79.17%和 40 .0 0 % ,血清CagA抗体总阳性率为 68.8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之间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p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Hp感染个体发生的不同类型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无关联  相似文献   
9.
应用抗-HCV NS4单克隆抗体(McAb)以酶标链酶亲和素生物素化二抗方法(LAB法),对77例肝炎患者肝穿刺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HCV—Ag(NS4)呈细小颗粒状位于肝细胞浆中。急慢性肝炎肝组织中HCV-Ag阳性肝细胞数较少,呈散在分布.易见于汇管区周围;慢性重症肝炎肝内HCV—Ag阳性肝细胞数较多,提示HCV可能与慢性肝炎病情加重有关。15例血清抗HCV阳性和HCV RNA阳性患者中,12例肝HCV—Ag阳性.11例血清抗-HCV阳性和HCV RNA阴性患者中,3例肝HCV—Ag阳性,提示肝HCV—Ag(NS4)的表达与血清HCV RNA水平关系较为密切。HCV可能主要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
甘草甜素多相脂质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建  唐红敏  刘厚钰  倪燕君 《肝脏》2003,8(3):30-3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营养状况普遍得到改善 ,而都市人又缺少运动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长趋势 ,2 0世纪 90年代曾有国外学者报道[1] ,在整个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 9%。最近据上海市一项内部资料对 10 0 0余名“白领族”的调查表明 ,脂肪肝的流行率已高达 12 .9% ,同时发现脂肪肝也是健康体检ALT活性异常升高的最常见原因 ,约 3 0 %病例的肝功能异常由脂肪肝引起[2 ] 。某些地区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近年来研究显示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约 15 %可以从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脂肪性肝炎 ,进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