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Cho相对水平在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及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行1H-MRS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58例,分为Ⅰ~Ⅱ级(低级别)、Ⅲ级、Ⅳ级3组,其中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选取肿瘤实质Cho/Cr最大处及对侧正常表现白质为感兴趣区,获得肿瘤实质Cho/NAA、Cho/Cr、rCho/NAA及rCho/Cr值。根据Ki-67标记指数将Ki-67分级定义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4级。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Cho相对水平各参数的组间差异性并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确定诊断阈值。分析Ki-67级别与胶质瘤肿瘤级别、Cho相对水平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Ⅲ级及Ⅳ级胶质瘤实质部分Cho相对水平各参数显著高于Ⅰ~Ⅱ级胶质瘤(P<0.05),但Ⅲ级与Ⅳ级间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各参数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区分高低级别胶质瘤的Cho相对水平各指标中,Cho/NAA的诊断准确率最高,为81.0%,诊断界值为3.04,rCho/Cr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23。不同级别胶质瘤Ki-67分级存在显著差异性,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741, P<0.05)。Cho/NAA、Cho/Cr及rCho/Cr与Ki-67分级呈轻度正相关(r分别为0.313、0.444和0.336,P均<0.05)。结论 Cho相对水平可作为反映胶质瘤细胞增殖状态、评价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利欣注射液1994年起应用于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为观察该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我院2003年起前瞻性地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346例进行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按2000年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将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3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9例,其中男91例,女88例;对照组167例,男84例,女83例。年龄均为19~53岁,平均年龄38.4岁。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甘利欣注射液(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150mg加于5%葡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CT灌注成像评价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过程中血管通透性的变化及其与MMP-2、MMP-9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在30只雌性Wistar大鼠右侧尾状核接种C6细胞,于接种后1 W、2 W、3 W分别进行CT灌注成像,每次检查结束后留取鼠脑标本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各组肿瘤区PS值均比对侧正常脑组织PS值增大(P<0.01),荷瘤2 W及3 W组肿瘤中心区PS值比相应肿瘤周边区PS值增大(P<0.01),与荷瘤1 W组比较,荷瘤2 W和3 W组肿瘤中心、肿瘤周边区PS值增大(P<0.05);肿瘤区MMP-2和MMP-9阳性表达随肿瘤生长而增加;肿瘤周边区PS值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x=0.540,P<0.05).结论 PS值可反映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过程中肿瘤不同区域血管通透性的动态变化,肿瘤周边区域PS值变化与MMP-9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其发病的中枢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临床治疗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多模态MRI在探讨PHN发病的中枢机制中发挥着相互补充的作用。笔者主要对多模态MRI在PHN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研究PHN发病中枢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CT和MRI影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是由胚胎发育时期的神经肠管残余和异位组织演变而来,临床比较少见,多无典型临床表现,其发现与诊断多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本文介绍4例经CT、MRI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CT靶点定位给予大鼠C6脑胶质瘤X刀治疗的可行性及其急性期治疗反应.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制作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并于C6细胞植入后16 d采用不同扫描野、平扫和增强相结合的CT靶点定位方法给予20 Gu X刀治疗,并观察其急性期治疗反应.结果治疗组(7只荷瘤鼠)X刀治疗均成功,5只生存状态均好于肿瘤组(9只荷瘤鼠).治疗组肿瘤细胞密度减低和肿瘤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肿瘤组(P<0.05),同时伴有血管生成减少.结论本组CT靶点定位方法将在鼠脑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住院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定期检测其门静脉系血流,并于其出院约1个月后复查,探讨急性黄疸型肝炎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并评价双功超声应用价值。1材料和方法实验组为1997年1月~1998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学院传染病房诊断为急性...  相似文献   
8.
3D-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3D-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DSA检查诊为颅内动脉瘤,但瘤颈、载瘤动脉或产体形态显示不满意的患者11例,行3D-SCTA检查,重建方法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成像(SSD)。全部病例 手术证实。结果:11例术中共发现15个动脉瘤,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与DSA均检出14个动脉瘤,漏诊1个脉络膜前动脉瘤,检出率为93.3%。在DSA检出的14个动脉瘤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旨在评价不同管电流量的64排CT鼻窦图像质量及低剂量CT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怀疑副鼻窦病变而行64排CT检查的122例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54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35.5岁.随机分为4组.扫描设备为东芝Aquillion64排螺旋CT机.其他扫描条件固定,每组分别以110、20、15、10m...  相似文献   
10.
三尖杉酯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骨髓增生性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包括静脉放血,32P及烷化剂等,对多数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缓解,但达到满意疗效需较长时间,且治疗中发生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难以继续治疗,并有增加继发性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的可能。本文用三尖杉酯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意在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新的治疗方法。1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三尖杉酯碱治疗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56.69±3.39岁,病史资料,血液实验室,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均符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1],并排除继发性和假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